彻底降服化武恶魔,有可能吗?
(2014-02-12 15:56:44)
本期封面话题:“赶走化武幽灵:难于上青天?”
其中包括“全面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什么样的节奏?”“彻底降服化武恶魔,有可能吗?”两篇精编文章,因篇幅有限,现特精选第二篇中的一节,供读者阅览。
彻底降服化武恶魔,有可能吗?
化学武器,是利用有毒化学物质造成敌人大量受伤或死亡的武器,是一种极具实战价值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武器最早在战争中露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29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围攻雅典城的斯巴达军队就曾将沥青和硫磺混合起来制成抛射物,点燃后投入敌人阵地。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使得守军无法招架,最终帮助斯巴达人攻占了雅典。我国古代也有过这样的战例,《左传》记载,“夏诸侯之大夫从晋侯伐秦时,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即在中国春秋时期的战争中,秦军也曾在河水上游下毒,毒死前来进攻的诸侯联军。但古代的化学武器制造简单,杀伤力有限,在战争中只能作为辅助的杀敌手段,并未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直到工业革命后,现代化学工业的兴起使得人类制造有毒化学物质的能力有了巨大增长,军事技术的发展使得武器载荷的投送方式得到极大改观,化学武器的毒性和威力都有了质的提升。至此,化学武器的恶灵才真正飞出潘多拉的魔盒来到人间,开始了对人类生命的大规模摧残。
一次大战时尽显威力(略)
“庞大的家族”
经过多年研发,目前化学武器已经是一个“拥有近百名成员的庞大家族”。按其毒害作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六类:
窒息性毒剂、糜烂性毒剂、神经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
“生”不难,“灭”很难
出于销毁过期化学弹药以及处理战败国化学武器的需要,化学武器的销毁技术几乎与其生产技术同时开始发展。但是与制作比起来,销毁化学武器更为复杂、难以操作。早期的化学武器销毁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海洋倾倒法、陆地掩埋法、露天焚烧法、高温焚烧法、化学中和法。
虽人人喊打,但仍禁而不止(略)
各国的小九九
为确保化武销毁过程的不可逆转,禁止化学武器组织需要按照《公约》的规定对化学武器销毁过程进行核查。虽然在道义上,大家都认同化学武器应该尽早销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困难和阻碍远远超出想象。
德国
作为首个在现代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国家,德国拥有两次世界大战遗留的大批化学武器和染毒废物需要销毁。1980年,德国在下萨克森州的蒙斯特地区建成了该国第一座化学武器销毁工厂(现称蒙斯特一厂),通过高温焚化法销毁化学毒剂和染毒物,每小时可销毁胶粘芥子气20~35千克。
至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蒙斯特一厂的设备逐渐老化,加之该厂销毁被化武污染的土壤以及固体毒剂的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德国国防部决定,在蒙斯特建设一座新的化学武器销毁厂,即蒙斯特二厂。该厂采用了等离子体热处理与土壤物理化学清洗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2006~2012年,蒙斯特的销毁设施处理了2585吨化学武器,销毁效率在全球同类型设施中排在前列。
美国和俄罗斯
在整个化学武器裁军的过程中,美国和俄罗斯始终是重中之重。根据1997年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登记的数据,俄罗斯与美国拥有的储量分别高达40000吨和31500吨,远远超过其他各国总和。
《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必须在2012年4月前完成对所有库存化学武器的销毁。为实现这一目标,美俄两国投入了大量人力与财力进行销毁工作。由于存量巨大,2012年4月最后期限到来时,美俄两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化学武器未能销毁。截至目前,俄罗斯还有约10000吨,美国还有约3000吨化学武器等待处理。俄罗斯计划于2015年完成销毁目标,美国预计将在2023年完成销毁工作。
日本
日本也是未能在2012年4月前完成化学武器销毁任务的国家之一。但不同的是,日本需要处理的是侵华日军遗弃在中国境内的过期毒弹。
二战战败时,为逃避使用化学武器的责任,侵华日军将拥有的大批化学武器秘密埋在地下,投入江河,或是将其混入普通武器中交给战胜国。这种处理方式导致日遗化学武器的下落没有详细记录,寻找和处理难度极大。1945年至今,中国各地不时传出发现日遗化学武器的报告,泄漏的毒剂累计已造成2000多人死伤。
为切实履行《公约》的规定,妥善解决身边的安全隐患,中国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起,多次与日本政府接洽日遗化学武器问题。两国最终于1999年订立《关于销毁中国境内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备忘录》,规定由日本政府提供资金、技术、专家和设施支持,在中国境内挖掘销毁日遗化学武器。从2000年到2010年,日方实施了22次来华挖掘回收工作,共挖掘出4.7万枚遗弃化学武器。
2010年9月,日方在南京郊外宣布正式开始进行化学武器销毁作业。由于中国境内遗弃化学武器的储存位置分散在多个城市,销毁作业采用日方提供的移动式销毁装置,通过高温焚烧法对废弃毒弹进行初步处理,破坏其中的化学毒剂成分,产生的废气经净化后就地排放。废液及染毒弹片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废物则统一运送到吉林省敦化市的哈尔巴岭,经脱毒处理后固化填埋。
截至2014年1月,日方已经销毁了3.7万枚遗弃化学武器,日方已决定在哈尔巴岭建设一座新的销毁设施,采用效率更高的处理方法,预计可于2014年秋季开始运行。
节选自《世界知识》2014年3期
责编:吴晓芳
欢迎加入《世界知识》新浪微博、凤凰博客、搜狐博客、网易博客
发行联系方式:1361105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