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恐怖主义”的蔓延

(2013-04-18 15:51:06)
分类: 世界态势

   9.11之后,从数量来看,恐怖袭击是上升了,但其烈度、影响、战略性下降了,有人把这种恐怖主义叫“微恐怖主义”。

    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接连发生两起致命爆炸袭击事件,造成大量民众伤亡,引起民众恐慌。恐怖主义袭击再次刺痛了美国民众,但在美国之外,在如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等这种危恐怖主义的袭击已司空见惯。2011年击毙本拉登的喜悦似乎还历历在目,但伤痛却并未因本拉登的“正法”而消失。

越反越恐

达巍:

美国这11年的反恐经历,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9.11事件到伊拉克战争前,主要事件是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这一阶段是世界各国比较一致支持美国反恐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到2009年初小布什任期结束。这一阶段以伊拉克战争为主要事件,经历的时间比较漫长,反恐战争的方向有所偏离。

第三个阶段是奥巴马上台至今。奥巴马上台后,调整了反恐战略,将恐怖主义视作国家面临的安全威胁之一,不再是惟一的、首要的威胁;把布什时期单一的军事战争反恐方式变为综合反恐,如加强金融、国际合作、情报方式等,不太依赖于军事行动。

11年,说美国“越反越恐”,或说取得成功,都有一定道理,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看。首先,9.11以来,美国本土未再遭到大的恐怖袭击,这就是一大成就。其次,在反恐战争中,美国抓获或打死了许多恐怖分子头目,这也是反恐所取得的成绩。当然最大的成就是2011年本·拉登被击毙。

那为什么说“越反越恐”呢?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指由于美国反恐扩大化,导致恐怖主义发生的数量上升了。在过去十年里,恐怖主义袭击数量的上升和恐怖主义势力的发展,是美国过度的反恐行动激发出来的,这也是“越反越恐”的原因。

9.11之前,“基地”组织具有一种“战略性恐怖袭击”的能力,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的内政、外交,也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在9.11之后,经过十余年反恐,国际恐怖组织的这个能力被削弱了。从数量来看,恐怖袭击是上升了,但其烈度、影响、战略性下降了,有人把这种恐怖主义叫“微恐怖主义”。

 

没了拉登的世界并不美

傅小强:

拉登被击毙,完成了美国两个反恐目标的一个。9.11后,美国定下两大反恐目标,一个是消灭拉登,另一个是摧毁“基地”组织网络。可以说拉登之死是阶段性胜利,是标志性的重大事件。

但从长远来看,离摧毁恐怖组织网络还差得很远。近些年来,拉登越来越少直接指挥策划恐怖行动,他的意义在于作为“基地”等各种恐怖组织的标志和象征性符号。实际上,美国这些年来面临的威胁更加泛化,不只是一个“基地”组织,而且美国“国产”恐怖分子“外移”投身中东等地区的恐怖组织的现象越来越突出,通过网络等手段的宣传、策划和组织,美国国内的个体极端分子在美国本土的威胁行动也越来越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讲,拉登之死不会实质性改变美国面临的恐怖威胁。

拉登之后,“基地”网络可能出现三大发展趋势。首先,巴阿部落地区仍将成为“基地”核心藏匿和发展的重要根据地,“基地”在度过暂时权力真空后,新领导层将浮出水面,重扛与美国和西方对抗的大旗。其次,也门、索马里和北非等贫困、动乱地区和部落结构社会,将成为“基地”分支快速发展的新乱源。再次,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所留下的两个烂摊子,民族和宗教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导致新一轮的因果循环。

王逸舟:

从中立的角度观察美国过去十年反恐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到美国在反恐技术上有很多改善,但在战略层面总的来说是失败的。为什么呢?综观全球恐怖主义的分布和影响,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的投入越来越多,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人、财、物的调动越来越频繁,但是恐怖主义不仅没有根除,反而有蔓延、滋生的趋势,就像人们常说的“越反越恐”。“越反越恐”这句话没有量化的指标,不够精确,但从我的分析来看,过去十年,美国反恐失败多于胜利,得远远少于失。从北非到西亚再到中亚,甚至直到东南亚,这个广大的伊斯兰弧形地带的许多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上都有很多问题,民众中特别是青年中积累了许多不满情绪,呈现一个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局面。追根溯源,我认为这跟美国反恐战略的失误甚至是失败有关系。十年前我曾写文章说,9.11事件导致美国这个巨人非常鲁莽的反击,反恐扩大化给很多无辜者带来巨大的伤害,也伤害了很多持有不同文明、宗教的人,把许多本来与恐怖主义没有什么牵连的人、组织、势力推到了对立面,对国际关系也造成消极影响。

美国反恐扩大化在阿拉伯世界造成的影响,人们谈论的很多。但是我要强调的是,这一切确实使处在十字路口的伊斯兰弧带的动荡进一步升温,成为全球主要高危地带,激进势力在这里被外部因素激怒并逐渐坐大。与此同时也使欧美国家自身受到恐怖威胁的压力增大,人们在心理上的沉重和恐惧感一直没有消失,而且我认为,在未来也很难完全消失。虽然奥巴马进行了一些战略上的调整,但是美国十年反恐的巨大推力或者惯性不会消失,造成的恶果不会消失。我觉得,拉登被击毙后,美国当下可能是兴高采烈,但是沉静下来,想想这十年间,教训是远远多于成就的。

 

节选《世界知识》 被访者:达巍、王逸舟、傅小强  记者:薄旭  网编:黄译曼

欢迎加入《世界知识》新浪微博、凤凰博客、搜狐博客、网易博客 

欢迎订阅《世界知识》杂志,发行联系方式:136110551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