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日渔业会谈,选票比主权更重要?

(2013-04-17 15:26:08)

与日签订“渔业协定”,台湾当局会被外界批评为明知是诱饵,却还要上钩,也可能引起中国大陆不快。但如果不签,台湾当局又如何向渔民交待,因为这攸关渔民的切身利益,更可能直接导致选票的流失。

台湾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捕鱼问题是横亘在台日之间的一个棘手问题,对台日关系有着重大影响。近日,台日签订钓鱼岛海域的“渔业权协议扩大台湾渔民捕鱼适用范围,但钓鱼岛主岛12海里未列入范围,引起各方舆论喧哗。

谈判马拉松

钓鱼岛附近海域是台湾北部渔民的传统作业渔场。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前,东海大部分海域属于公海,台湾渔船在东海公海海域,包括钓鱼岛附近海域捕鱼不会面临被他国驱离、扣押的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后,日本于1996年7月颁布了《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根据该法,日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在与其他沿岸国专属经济区发生重叠时,应以中间线或日本与该沿岸国所达成的协议确定专属经济区界线。如果按照日本的中间线原则,日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外界线就划在台湾苏澳外海约30海里处,台湾渔船只要从苏澳出海一个多小时就到达日本专属经济区,这使得台湾北部渔民的传统作业渔场尽是在日本专属经济区内,对台湾渔民的权利构成了严重损害。自该法案公布后,台湾渔船被日本驱离、扣押事件屡屡发生。

为解决渔业纷争,台日之间开始了漫长的马拉松式的渔业会谈,在此次台日达成“渔业协议”之前,16年来双方已经进行了16次谈判,均无果。

别有用心的日本

日本由于实际控制着钓鱼岛,并无急于谈判的诉求,在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对谈判并不积极,总是敷衍了事。但最近一次渔业会谈、即第17次渔权谈判,日本则一改以往消极态度,主动向台湾提出。究其原因,并非日本诚心要与台湾解决渔权问题,其实乃为形势所迫。

日本向台湾提出举行第17次渔业会谈的大背景是中日关系已趋白热化,日本面临内外交困的局势。

日本迫于内外形势,再加上海峡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默契合作,不得不做一定的战术调整。日本必然明白:分散有限的力量,两头出击,不如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这一战术的运用,日本恰巧有可资利用的契机:台湾一直寻求与日本解决在钓鱼岛海域台湾渔民的捕鱼问题。于是,日本可藉渔业会谈,稳住台湾,使之不与大陆联手,这样日本可以“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中国大陆。

主权与选票,哪个更重要?

对于日本抛出渔业会谈的真实动机,台湾当局自然心知肚明。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中,台湾夹在中国大陆、日本和美国中间。台湾虽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但由于其实力薄弱,没有能力独力解决钓鱼岛主权问题;如果与大陆走得太近,又会使美国不悦,台日关系也会恶化。如何应对日本主动抛出的、突如其来的渔业会谈,台湾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谈还是不谈?在中日钓鱼岛之争已是白热化的这样一个时机,如果与日本进行渔业会谈,台湾当局会被外界批评为明知是诱饵,却还要上钩,也可能引起中国大陆不快。但如果不谈,台湾当局又如何向渔民交待,因为这攸关渔民的切身利益,更可能直接导致选票的流失。因而,对于台湾当局而言,面对日本主动抛出的渔业会谈,或许可以在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也或许可以火中取栗,解决悬而未决的渔权问题,但从长远看,不利于钓鱼岛主权争议的解决。

谈什么?渔权问题是台日渔业会谈的核心议题。但前16次会谈,双方要么在会谈中根本未涉及渔权,要么虽谈及渔权,但因分歧太大,终致无果而终。

在先前的会谈中,日本曾要求以台湾缴纳“入渔费”的方式,同意台湾渔民在钓鱼岛海域捕鱼,但台湾如果接受此种要求,无异于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双方也曾商议划定共管水域,允许台湾渔民进入捕鱼,但由于日本提议的共管水域面积过小,台湾方面难以接受。

在本次渔业会谈中,双方达成渔业协定,台湾渔民在“协议适用海域”的作业权益获得保障,台方渔船作业范围扩大约1400平方海浬,约4530平方公里。但只要钓鱼岛主权争议未解决,台湾渔民的渔权能获得多大保障,仍握在日本手中,因为主权乃是渔权的基础!

节选自《世界知识》201302  作者:伍俐斌  责编:范庆华  网编:黄译曼

欢迎加入《世界知识》新浪微博、凤凰博客、搜狐博客、网易博客 

欢迎订阅《世界知识》杂志,发行联系方式:136110551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