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俐:陪老娘过年

标签:
徐俐央视主播过年团员母亲杂谈 |
分类: “央视名嘴”演播室 |
网络转载请注明“原载于《世界知识》2010年第05期”
纸媒转载请致电《世界知识》编辑部010-65265934
http://s6/middle/66dd4564t85334381a915&690俐:陪老娘过年" TITLE="徐
俐:陪老娘过年" />
陪老娘过年
徐 俐(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新闻主播)
早在一个月前我就告诉老娘,今年我要回家过除夕,而且机票已经订好。电话里老娘不知是高兴还是担心:走得开不?回家好累的。你要上班,你的工作好累的。有空就在北京多休息几天,别记挂我,我没事。当她确认我确实要回家的时候,便多话没有了,只问我想吃些什么,“土鸡,土鸭,闷烟笋……”老娘的拿手菜多得数不过来。
出门在外近20年,这是第二次回老娘家过除夕。做新闻很“拴人”,过去岗位人少,逢年过节走不开;这几年人多了些,可自己又成了小头头,逢年过节依旧很少走得开。老娘是个豁达的人,她的豁达老年人里少有:你们都给我走得远远的,守在家里干什么?没出息!都走,不要管我!现在守在她身边的只有妹妹两口子,我与兄长还有几个孙辈都走了,国内国外真的走得远远的,妹妹平时也忙,大多数时间便落下老娘一人在家。
我刻意赶在腊月二十八到家,心想还有一两天的时间可以帮着老娘做点事,准备年夜饭;从北京带了春联窗花福字挂件过去,也好在年前把家里贴得喜气洋洋。我是实实在在希望同老娘一起,一点一点地“过”年的。
其实老娘没有多少事情需要我做,一来老娘从不认为我除了会播新闻之外还会干什么,二来老娘从不认为远道回家的孩子还应该做些什么,于是早早就把该准备的准备妥当。老娘兴致勃勃地把我领到朝阴面的阳台上,让我看她准备的年货,鸡鸭鱼肉、干鲜果疏,堆了满满一阳台——“冰箱已经满了,只好堆在这里。”我问老娘这得吃到啥时候,老娘快活地说:“几天就完了,你不晓得你们多能吃,小时候给你们蒸鸡,一次要蒸两只,要不三兄妹就不够吃。”我说那是小时候,现在吃不了了,老娘听都不听,把手随意一挥:“吃得,当然吃得。”
有“当然吃得”的指导思想,老娘每天早起就把当天要吃的两顿正餐的菜品全部洗好切好,鸡鸭鱼肉也开膛破肚,整整齐齐地码在厨房案台上。“人老了,只有早起的这点力气。”老娘准备完了便疲劳地偎在沙发上,就着电暖气烤脚取暖。
年夜饭就是老娘早起准备的,嫂子最后下厨做成。一家人围坐一张圆桌,老娘按照我们小时候的食量,把大块大块的鸡肉夹在我们碗里,一个劲儿地催促着:“吃呀,多吃点!”碗里没有吃完,她又接着夹过来。兄妹几个自然是要喝点酒的,老娘年岁大了,不喝,饭菜也吃得少,一会儿工夫老娘就起身,说是饱了,然后站在一旁看我们吃饭喝酒。老娘兴致勃勃地盯着我们各自的碗,吩咐着该给老大添点什么,该给老二减点什么,一边吩咐着,一边说着我们小时候吃这些东西的各种典故,热热闹闹直到把饭吃完。
这次的团圆,由我发起和促成,因为一直惦记着要拍一张真正全乎的全家福。嫂子的父亲搬了新房,嫂子本来打算回常德娘家过年,我便动了小姑子的威风:你是谁家的媳妇?你姓宋,但你叫徐宋氏,知道不?嫂子立刻软了,笑道:好,好,好,等你回来过年。于是全家都齐了。
我知道照全家福的时候老娘并不高兴,因为父亲不在,父亲没有看到他儿女成双成对就走了,走了快30年了。印象中的上一张全家福,还是父亲在世的时候,一家五口在照相馆里。现在,三个子女分成了三家,老娘却成了孤零零的一人。面对镜头,老娘脸上笑着,眼睛里却分明有些落寞,在我们制造的欢笑里,有些神情恍惚地把全家福照了。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陪老娘吃饭打麻将,我不会打,但手气好得一塌糊涂,老娘的快乐就是看见我莫名其妙地和大番子,把妹妹嫂子输得没了脾气。我一和,老娘就哈哈大笑,拍手说我这个傻姑娘傻人有傻命。
老娘依旧会一遍又一遍地同我们说着小时候的事情。老娘耳背,声音很大,说久了容易伤神,我便提醒她少说。但除了小时候的事情,老娘似乎也没有更多的话题,用她的话说,你们都大了,大了的事情我管不了啦。
初三返京,长沙又下小雨。老娘忙了几天,腿脚有些痛,可她还是艰难地把双脚从暖和的被子里抽出来,坚持把我们送到楼下,看见我们坐上车,努力露出一点笑容,同我们再见。我知道车后的老娘一定还会站一会儿,我便不回头,走了。
老娘老了,我知道。我对老娘说,以后每年我都回家过年。我知道那是老娘一年的盼头,我还有什么理由让老娘的盼头落空呢?我们大了,老娘老了。
《中国报道》
CCTV-4 每晚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