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骆平《譬如朝露》读后
小仵的天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曹操
相依相恋是美好的,在人生最浪漫的时代,在浪漫的青青校园谈一场恋爱无疑更是美好的,然而美好和浪漫常常是短暂的,仿佛漂浮在湛蓝天空的朵朵润白丰满的棉花云,恬淡静美,只需一阵微风就会马上支离破碎做披头散发状。
就读也供职于成都高校的女作家骆平写的中篇小说《譬如朝露》主要内容正是从这儿样的美好和浪漫开始的:“其实正是一年当中最温暖也最慵懒的季候,杜鹃花开到了烂醉,秘密簇簇的花瓣拼尽全力撑到了极致,反倒失了真,与根茎无关似的,像摊开在阳光暴晒的巨大的调色盘,从清浅的微红渐次加深,直至惊悚的烈焰”。“梁三思和程穗就坐在那只调色盘的边缘,一张隐秘于花丛背后的石板椅上”
这篇小说平铺直叙的就是作者最熟悉的大学生的情事,却没有从漂浮在现实俗常之上的简单 美好
纯净入手来写,而是直击恋爱婚姻
生活的本来面目:恋爱,怀孕,手足无措,堕胎失败,草草扯证,忙乱困顿的新婚与孕期生活------骆平的思维理性,行文却跳跃而富有美感,时时有金句蹦出:
“恋爱闹到一定的份儿上,不是结婚,就是分手,这是普适的规律。但在大学校园里,不太行得通。常常是,小火细煨的爱上那么一段,分分合合,不问始终,及手机少往结婚的路子上去凑活去琢磨。”
“是,从国家法律的层面来衡量,仿佛没有什么障碍。教育部规定是,大学阶段可以结婚生孩子。很人性很光明,却似北极的冰雪,太宏大太厚重了,若是不管不顾的来消暑,纯属自掘坟墓。想一想,年纪倒是成年人了,阶层却是被圈养者-----心智与养家糊口,陈家栗业什么的好不搭界,这样的状态来结婚吧,那就是一头扎进了茫茫大雾,前头不知是悬崖,还是陷阱。”
小说的男女主人公梁三思和程穗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从享受恋爱的小确幸到不幸中奖怀孕,并且是不适合做人流的双孕囊,于是两人在极度挣扎和痛苦后,不得不一下子跌进双方起初都抗拒的婚姻生活,并且这还不是一般的婚姻生活-----缺少生活来源,只能靠梁三思母亲不情不愿
数目不多的生活费生活;程穗孕期反应和大学常规学习作息的反常配搭。于是,本应在漫长的相互妥协中才能形成的婚姻生活的妥协,就这样哐当一声直接落地,直接的在俩人的现实中炸开了花。
更严重的花火还在后头,那就是小家伙儿的降生,双胞胎香香
臭臭心急火燎的提前降生了,并且香香还显出了脑瘫儿的初期症状-------只是梁三思和程穗还暂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更多的是在筹划一天一两万的住院费用的来源,照顾两个孩子的起居的忙乱中挣扎着。直到一切都稳定下来,才在柴米油盐的烦躁中间看清孩子的这一点。
梁三思从一个没心没肺只想着研究生毕业直接留校当助教,然后考博走科研路线的理科男,一下子升格成需要担当的丈夫,再升格成需要照顾一家三口的需要创收的父亲,这画风突变得太快,表面上云淡风轻的他彷徨了,恐惧了,想逃脱了--------
梁穗需要面对的转变更多
更暴烈!
文艺少女----孕妇----妈妈----脑瘫儿的妈妈,既要忙着照顾孩子,还要时不时的担心和恐惧一下丈夫是否会因为恐惧这样的现实而弃自己而去----
骆平的笔触是现实的更是娴熟的,她把程穗和梁三思的忙碌与困顿,迷茫与惶恐,接受与退缩,就这么剥茧抽丝般的展现在你的面前,似乎杂乱无序又自然真实。
于是,自然的,主人公在内心挣扎后开始准备反击。
程穗开始预谋已久的杀死自己的最大累赘:脑瘫的香香;梁三思也开始实施自己的逃亡计划。
骆平又是慈悲的。她让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历经挣扎与磨难,但是却仍然让太阳透过乌云的狭缝透出屡屡光亮,不让冰冷的现实封印所有的温暖。
于是,程穗放下了好不容易伸出去的掐死香香的手,梁三思在一个人看了一场电影,痛哭一场之后,又平静的回到了程穗的身边,他自自然然把梁妈看成了原生家庭的一员,而梁穗娘儿仨才是自己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晶莹剔透的朝露阳光的普照之后,经历了痛苦的蒸发汽化过程,但是他没有消失,渐渐的他已经开始融入白天日常的空气中,无足轻重却必不可少的,自自然然的成了白天的一部分。
正如曹操在这首《短歌行》的结尾中所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