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坚持光盘,自助餐也吃得理智又不浪费

标签:
英国杂谈 |
分类: 旅英生活 |
从小到大我最“痛恨”的事情之一就是剩饭了。大概是小时候背得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影响深入骨髓,我不仅总拿它来鞭策自己,也会在看到因为饭菜备多了或者不合胃口就轻易丢弃的人,或者酒会上剩的价格昂贵却没怎么动过的食物们时,觉得格外生气。
所以,最近的“光盘行动”真是呼吁出了我的心声,一定要大大支持!顺便也让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则英国自助餐厅对剩饭罚款的新闻,以及自己的一点小感想。于是分享出来:
自助餐在英国比在中国更受普罗大众以及留学生的欢迎。碰到午市和一些价格优惠的餐厅,只要花少许钱就能享受一顿“All
you can
eat”(想吃多少吃多少)的丰盛菜肴。比如,哪怕现在物价飞涨的年代,也能在伦敦的中国城找到如上这种5镑(50人民币)就管饱的餐厅。对于预算不高又平时省吃俭用的穷学生、到英国旅游却吃不惯当地菜的国人、以及胃口大又喜欢中餐的当地人来说,自助餐厅都是十分美好的存在。
不过,也是因为这种餐厅的性质,使得大家在“无所顾忌地拿”的同时,似乎也“无所顾忌地剩”。

其实这条新闻是去年的了(来源: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中说,一位英国女士带着孩子们去一家中国自助餐厅吃饭时,因为头盘的盘子里留下了2个洋葱圈、1个虾味土司和1个春卷,就被服务员提醒若是将食物剩下就要罚款20英镑(200人民币)。这位女士抱怨餐厅服务太差,但为了避免被处罚,就把剩下的这点食物悄悄地放在餐巾纸中包好,然后气得还没吃正餐部分就离开了。
不过我看到新闻后面评论中有很多为这位老板的做法叫好的。比如:“浪费食物太可怕了,老板威武霸气!”、“我再也不去最爱的那家中餐厅了,每次都要自私又贪婪地拿很多食物,然后不出意外地变成了个贪心的死胖子。”当然,也有比较好玩的,比如“再浪费食物我就找成龙来揍你!”……
在处处似乎都默许了“浪费”这种情况存在的社会大环境中,我觉得这个餐厅老板的做法确实在业界中做出了表率。
其实,我对自助餐厅的感情也是百味杂陈。虽然出国前几乎不去这种地方,但远离家乡到了一个异国僻静小城后,它就成了我的精神支柱之一。记得在留英的最初那年,时常在苦逼地奋战完各种论文后、或者在过于思念祖国的味道时,就会来这种地方狠狠吃上一顿以解乡愁和腹欲。
另一方面,对我来说,它又是个太过“纵欲”的地方,因为只要一踏进餐厅的门,人就会不自觉地变得有点贪心起来,难免会不小心吃很多。而且,英国的自助餐因为要迎合当地人的口味,通常多油多盐、又有不少油炸食品,所以味重、热量高,还不健康,早失去了传统中餐的风味。
看,曾经那个年轻又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我,为了坚持从小的“光盘”习惯,能一下干掉这四盘子的肥腻食物,大概还有一碗玉米汤?
那次同样因为贪欲作祟,对着那些琳琅满目的食物挨个挑一番,然后猛搓一顿。但它们对于我这个身高体重的女生来说简直是灾难,所以发照片给我妈妈时都快把她吓坏了。难怪从头盘到主食再到最后的甜点,几盘下肚摸着鼓鼓的肚子走出餐厅后,没有变得开心,反倒觉得又恶心又胃疼,直到之后需要吐出来一点才舒服……
那是我第一次吃饭也能吃到吐,而那一吐也终于让我理智了。深知反正自己怎么吃都吃不回本,与其等着变成胃穿孔的死胖子,不如早早把自助餐加进黑名单,再也不去碰。而且,每次吃自助,总是因为盛极的欲望而忙着拿各种食物,并在快速消灭的过程中少了细细品尝它们的心情。
记得之前很火的《舌尖上的中国》,看着同样让人很有感触。比如,很多人都喜欢吃藕,而很少会想到这么美味的食材是那么取之不易。记得在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中,就有一对挖藕兄弟的故事。在一片淤泥中,寻找到藕,再将它们完整地挖出,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但正因为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它背后的这些故事,才心安理得地面对眼前的食物却不知感恩,甚至随便地把它们剩于盘中,甚至弃至垃圾桶。
我一直觉得,每一份食物背后都一定有它的“灵魂”。它们是这个星球恩赐给人类,让我们得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宝贵资源,同时又包含着制作人的心血和付出。所以,吃饭时要怀着感恩的心去细嚼慢咽,慢慢品味,然后绝不剩下。
于是,“自助”真可谓是背离我精神信条的存在呐,不过拿它来修炼自己的意志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管怎样,不论是对食材和劳动的尊重,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考虑,还是女生们对爱美的追求,都建议大家在吃自助时保持冷静,适量取拿,不要浪费食物,也不要吃伤自己的身体!
同样,无论是自助也好,普通餐厅也好,还是在家里,都要将“光盘”进行到底!在我所知的日本和德国这些国家,剩饭都被当做不应该和让人感到羞耻的一件事,点适量的饭菜并在饭后打包是最基本的习惯。套句老话就是,“想想那些还吃不上饭的人”,“想想已经日渐紧张的地球资源”啊……
所以,最近的“光盘行动”真是呼吁出了我的心声,一定要大大支持!顺便也让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则英国自助餐厅对剩饭罚款的新闻,以及自己的一点小感想。于是分享出来:

不过,也是因为这种餐厅的性质,使得大家在“无所顾忌地拿”的同时,似乎也“无所顾忌地剩”。

其实这条新闻是去年的了(来源: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中说,一位英国女士带着孩子们去一家中国自助餐厅吃饭时,因为头盘的盘子里留下了2个洋葱圈、1个虾味土司和1个春卷,就被服务员提醒若是将食物剩下就要罚款20英镑(200人民币)。这位女士抱怨餐厅服务太差,但为了避免被处罚,就把剩下的这点食物悄悄地放在餐巾纸中包好,然后气得还没吃正餐部分就离开了。
不过我看到新闻后面评论中有很多为这位老板的做法叫好的。比如:“浪费食物太可怕了,老板威武霸气!”、“我再也不去最爱的那家中餐厅了,每次都要自私又贪婪地拿很多食物,然后不出意外地变成了个贪心的死胖子。”当然,也有比较好玩的,比如“再浪费食物我就找成龙来揍你!”……
在处处似乎都默许了“浪费”这种情况存在的社会大环境中,我觉得这个餐厅老板的做法确实在业界中做出了表率。
其实,我对自助餐厅的感情也是百味杂陈。虽然出国前几乎不去这种地方,但远离家乡到了一个异国僻静小城后,它就成了我的精神支柱之一。记得在留英的最初那年,时常在苦逼地奋战完各种论文后、或者在过于思念祖国的味道时,就会来这种地方狠狠吃上一顿以解乡愁和腹欲。
另一方面,对我来说,它又是个太过“纵欲”的地方,因为只要一踏进餐厅的门,人就会不自觉地变得有点贪心起来,难免会不小心吃很多。而且,英国的自助餐因为要迎合当地人的口味,通常多油多盐、又有不少油炸食品,所以味重、热量高,还不健康,早失去了传统中餐的风味。

那次同样因为贪欲作祟,对着那些琳琅满目的食物挨个挑一番,然后猛搓一顿。但它们对于我这个身高体重的女生来说简直是灾难,所以发照片给我妈妈时都快把她吓坏了。难怪从头盘到主食再到最后的甜点,几盘下肚摸着鼓鼓的肚子走出餐厅后,没有变得开心,反倒觉得又恶心又胃疼,直到之后需要吐出来一点才舒服……
那是我第一次吃饭也能吃到吐,而那一吐也终于让我理智了。深知反正自己怎么吃都吃不回本,与其等着变成胃穿孔的死胖子,不如早早把自助餐加进黑名单,再也不去碰。而且,每次吃自助,总是因为盛极的欲望而忙着拿各种食物,并在快速消灭的过程中少了细细品尝它们的心情。
记得之前很火的《舌尖上的中国》,看着同样让人很有感触。比如,很多人都喜欢吃藕,而很少会想到这么美味的食材是那么取之不易。记得在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中,就有一对挖藕兄弟的故事。在一片淤泥中,寻找到藕,再将它们完整地挖出,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但正因为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它背后的这些故事,才心安理得地面对眼前的食物却不知感恩,甚至随便地把它们剩于盘中,甚至弃至垃圾桶。
我一直觉得,每一份食物背后都一定有它的“灵魂”。它们是这个星球恩赐给人类,让我们得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宝贵资源,同时又包含着制作人的心血和付出。所以,吃饭时要怀着感恩的心去细嚼慢咽,慢慢品味,然后绝不剩下。
于是,“自助”真可谓是背离我精神信条的存在呐,不过拿它来修炼自己的意志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管怎样,不论是对食材和劳动的尊重,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考虑,还是女生们对爱美的追求,都建议大家在吃自助时保持冷静,适量取拿,不要浪费食物,也不要吃伤自己的身体!
同样,无论是自助也好,普通餐厅也好,还是在家里,都要将“光盘”进行到底!在我所知的日本和德国这些国家,剩饭都被当做不应该和让人感到羞耻的一件事,点适量的饭菜并在饭后打包是最基本的习惯。套句老话就是,“想想那些还吃不上饭的人”,“想想已经日渐紧张的地球资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