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乞丐行骗之事,特别是那些自带粉笔写下一行行粉笔字要钱的乞丐,那些好手好脚,不惜男儿膝下有黄金的硬汉子,有孩子在时,我们是否该施舍。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意见。对于成人来说,明智他们是骗子,但在孩子面前我们到底该怎样做?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有的父母认为应该教会孩子分辨黑白,告知他们是骗子;有的父母认为施舍一点没关系,即时被骗也不要紧,也就一点零钱,重要的是孩子同情心得到了培养。作为父母的您,是怎么做的呢?是否会有更好的办法呢?
我的做法是:有言在,我会在意言的做法,将一点零钱让言亲自放进乞丐的碗中,让言明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至于是不是骗子,我会暂时不谈论这个话题。因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同情心的培养或许比理解乞丐为何要用骗的手段更实际,更何况是不是骗子,我们也只是猜测,我相信总有一滴雨会落到花朵上!
在19世纪末叶的西伯利亚,富于同情心的小镇居民,常常在深夜房外的窗台上放着酸奶、面包和旧衣服,以供那些从流亡地逃跑的十二月党人食用,一些著名的十二月党人,就是靠着这些食物和衣服才逃出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小镇居民的名字至今谁也不知道,更不见经传史册,可他们的善举,不仅温暖了冻饿之极的十二月党人,也至今还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一个如此被人们惦记的小镇,是对同情心最好的诠释。
每一个成长阶段,言都能更我意想不到的惊喜,5岁的言似乎进入了同情心的爆发期。这是我不曾想到的。
除了在
5岁儿子拥有推理式的同情心 中提到的一些例子外,更多的例子见证着这个只有5岁孩子的品德——同情心。
1、昨晚,言和我们一起看感动中国,看到救学生被高位截肢老师张丽莉推着轮椅上台,短片中播放着张老师的感人事迹,言时不时的抹眼泪,不停地问:“妈妈,她的腿还能长出来吗?”
2、年前,看到电视里总有留守儿童的报到,小家伙得知了留守的真正含义时,总是投以同情的目光,还问我:“是不是爸爸上班了,我也成了留守儿童。”
3、言姨婆打工受伤,言外婆等亲戚上姨婆单位向老板要钱缴医药费时,老板东躲西藏,煞是气人,生气的言外婆对其中一个负责人说:“我们准备了方便面,今晚老板不见,你也别想回家,更没有方便面吃。”哪知被言听见了,小家伙当着负责人责备外婆:“怎么可以不拿方便面给他吃呢,把他饿到咋办呀?”弄得外婆哭笑不得。。。。。
4、言得知姨婆的医药费用完,医院即将停药时,小人儿俯身赶紧告诉我:“妈妈,我把压岁钱拿500元出来,缴给医院吧!”
5、不见垃圾桶的言,绝不会乱丢掉手中的垃圾,言时常告诫那些乱丢垃圾的伙伴:“要尊重清洁工人的劳动果实!”
6、参加试听课路途中,在轻轨前看见躲在某一角落的一男一女老人,女的端着空碗拉着男的衣角,男的吹的笛子,看得出女的可能是一位盲人,但由于躲在角落里,几乎被路人所遗忘,哪知被已经上轻轨的言看见了,小家伙有些难过的说:“妈妈,回来时我们给他一元钱吧,太可怜了。”。。。。。。
。。。。。。。
写到这里,我这个妈妈自愧不如言,偶尔对生活的抱怨、对路边乞丐的视而不见。。。。。特别是近日里言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完美的诠释着幼小心灵里种下的同情之花,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内心。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需要重新拾起那差点丢失的同情心。
细想育儿之路,言的同情心培养纯属无心插柳柳成荫,我这个妈妈唯一喜欢做的就是告诫言,我所见所闻的一些弱势群体,告之言他们生活的不易,生活中、媒体上这类事真的很多,用孩子自己的眼光,可能他们看不出什么,但经过父母的不断提醒、精心呵护,播撒于心底的那颗爱的种子定会开花结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