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晚上,儿子照旧跟我说起学校的事,当妈妈问到玩了什么游戏时。小子不再欢呼了,表情有点严肃,最后竟伤心的哭了。听得津津有味的妈妈突然懵了,赶紧问儿子怎么了。
儿子一边抹眼泪,一边伤心的说:今天玩“丢丢手绢时”,我一次也没有玩到。
为了让儿子说的更清楚,我追问了几个问题。
妈妈:班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参与了吗?小朋友们丢手绢是自愿丢在那个小朋友的后面,还是老师指定丢在哪个小朋友后面呀?
儿子:可以随便的丢在下朋友后面。
妈妈:有没有小朋友玩过2次的?
儿子:有哟。
从儿子的谈话中,我基本知道了游戏的规则和玩游戏时的情况。儿子的交际能力不错,加之是小班的同学,所以在他们玩游戏时,有选择性的丢在哪个同学后面情况并不多见。于是我大胆的推测,可能是老师把--手绢丢在哪个同学后面这个主动权教给孩子们后(很赞同交出这个主动权),加之孩子们游戏时一时紧张,就会把手绢随意的丢在小朋友后面,而根本没有注意到,有些小朋友可能已经玩了几次,而有的小朋友一次也没玩。而言言却正好碰上了第二种情况。由于是小班的孩子,即使老师发现了这种情况,及时提醒丢手绢的小朋友,但由于孩子们年龄小了,没太注意那些小朋友玩了,哪些小朋友没玩,也不能很好的扭转情况。这个就需要老师在游戏过程中注意了,应尽量照顾到每个小朋友的情绪,毕竟孩子是那么的渴望游戏。
听了儿子的陈述,我在维护老师形象的情况下,对儿子进行了思想沟通。以下是妈妈的谈话:
妈妈:宝宝,你想想,你们班上有20几个同学,要是每人都能玩一次,那可得浪费很多的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根本就不够。就像每次上课,老师提问时,你们班上是不是有很多同学举手呀,你有没有举手时,没有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情况呢?(这种情况我敢肯定有)
意料之中,儿子点了点头。
妈妈: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在很多举手的小朋友间,叫1-2个小朋友回答问题。所以,玩丢手绢的游戏也是一样,不可能每个小朋友都玩到,加上丢手绢的是小朋友,有时他们自己都忘了那些小朋友玩过,哪些没玩过呢?所以,一次没玩到是不是很正常了呀?
此时的儿子情绪已经平静了很多。
之后我又顺势将班级中的举手情况,编成小故事讲给儿子听,儿子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的为哥哥姐姐们出谋划策。
宝宝,这也许就是你人生中一个小小挫折的缩影,妈妈希望有一天你能明白,人生之路荆棘满地,只要我们用心筑造、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问题出现了能及时的解决,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第二次丢手绢游戏昨天又玩了一次,儿子回家又说没有玩上,显然情绪上比上次好多了,不过妈妈安慰道:“你是小警察呀,跑的特快,小朋友们都怕被你追上了,不敢丢给你的也。”儿子听了乐呵呵的。
感悟:
1、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家有情绪时,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认真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不管孩子做得对与否,认真倾听是我们做的第一步,耐心的帮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抚慰孩子情绪的目的。
2、在抚慰孩子情绪时,一定要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的尊严,切忌说老师的不是。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