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心  反弹还没结束呢!

(2011-06-23 08:12:46)
标签:

财经

双薇

深市

宋体

狮头股份

放心  反弹还没结束呢!

李双薇 2011-6-23

周三大盘继续小幅反弹,盘中震荡,热点散乱,周二表现较好的金融、地产、能源等板块进入调整,拖累大盘,尾盘勉强拉红,收报红色十字星。量能继续创出年内新低,这将决定市场的反弹性质及反弹级别。

板块方面,水泥、酿酒食品、消费板块盘中表现较强,要不是地产、金融、能源、等板块陷入调整。我看大盘的反弹将会是更加坚定的。预计后市这些板块都还会反复活跃,毕竟资金已经提前流入了这些板块,就算是诱多出货行情,不也会活跃一下吗?

消息方面,影响比较大的有一年期央票利率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加息预期,不过我个人觉得这其实应该影响不大。反而说明央行现在使用金融手段开始谨慎,利用更多的理财产品回笼资金,其实也是控制流通的一种,不敢动不动就加息、提准。除非6月份的CPI公布果然比5月份大幅上涨,否则,见了这些信号反而是安全的。不过6月的CPI也确实可能较高,也不能彻底排除加息可能,即便是加息,双薇个人认为这应该也是今年内最后一次加息,因为我前面几天的文章中也分析过,如果再这么加息下去,将会伤害到很多中小企业。对很多企业盈利能力将影响巨大。

外围方面,近日投资者对希腊政府的信任投票结果表示乐观,在希腊政府的信任投票即将举行之前,全球几大股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美股三大股指高开高走,震荡收高。其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57.60点,涨幅为2.19%,至2687.26点,而道指涨幅较小,涨幅0.91%。美股大幅度反弹,但还处于中期均线的压制下,能否有效通过压力位还需要更强大的动能。这间接利好A股,也将会促使A股短线反弹的展开,但国内基本面没变,因此中期上涨趋势仍没能形成,需要继续观察。

另外,据中登公司数据,上周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为20.34万户,相比前一周上升52.6%;两市新增基金账户数为6.42万户,相比前一周上升33.2%无疑,在不断的下跌中,风险大量的释放,场外资金正在不断被吸引进场,是一则根本性的向好信号,只是力度仍不够,如能继续放大数据,那么市场人气的恢复将指日可待。

资金方面,截止62215时,沪市资金流入273.2亿元,资金流出269.6亿元,净流入3.6亿元。深市资金流入186.7亿元,资金流出180.6亿元,净流入6.1亿元。资金仍在呈流入状态,对反弹的延续性有一定的保障,记得我从4月中旬开始的文章每天在资金栏目都提示大家要减仓,风险来临了,因为当时的市场每天的资金都是呈大幅流出状态的,有时指数上涨,但是资金仍是流出,因为我判断为诱多出货,果然如此。而当前,市场虽然没涨多少,但是资金已经连续两日流入状态,这是一种好现象。有些可惜的是成交量严重不足,这将决定后市的走势,市场必要通过反复的震荡来进行补量,并且有可能再次出现一波回到2610点下方的回调,大家要注意节奏。

  点击进入 -- 李双薇:623日周四盘中股市直播

技术上来看,昨日的十字星是一种多空平衡状态的结果,虽然没有完成2650点,但是顶着强烈的加息预期能收出红色十字星实在不容易的了。至少能说明反弹仍在延续中,现在这种行情,投资者心怀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信心已经早快跌没了。因此只要今日金融、地产、煤炭能再度活跃起来,反弹再进一步展开,一点也不奇怪的,因为外围市场都在涨呢!

细化到指标上,日K线上证指数已经成功收复了5日线,日线技术指标有望趋于多头,6RSI上穿12RSI,继续转强,MACDKDJ回升,即将形成金叉。当然大盘短线的阻力位就在2700点,这个关口可能不容易冲过,要注意减仓。另外,非常可惜的就是量能不足,反映出来的是人气不足,这随时可能会结束反弹。

综合来看,虽然大盘仍不具备发动大行情的基础及条件,但是短线机会也是可圈可点的,像我反复提示的水泥、建材,它们的延续性就非常好,如600539狮头股份已经2天两涨停,而且中线上还将有不错的表现。因此,不管大盘如何,至少个股行情可为,尤其是在大盘相对稳定之际。一些题材股,成长性较佳的超跌品种带来的机会还是可以适当把握的。从大盘整体状况来看,成交水平依然低迷,欲要上扬,需要震荡补量及政策拐点信号放出,后者可能需要些时间,这也恰恰给了市场一个补量的震荡时间。希望大家从近期要开始关注股市,认真去研究。即使是再度出现下跌,也离底部不远了!

 

请点击此处‖‖关注双薇的股票池 

好了,祝博友们投资顺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