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的大汉江山里的功臣们一个个被以莫须有的名义诛杀,放逐,最让萧何无奈的是杀韩信的是吕后,但谁能不说韩信是死于信任自己的萧何之手,更让萧何惴惴的是伴君如伴虎,在各异性王被杀之后,他私下安排了和自己一起从沛县出来的曹参告发自己贪污,说只有自己有了贪心刘邦才不会怀疑自己有野心,这才好留自己一条生路。。。
伴君如伴虎,百试而不爽。在助越王勾践称霸后的范蠡,自知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再加上哪个君王会让功高盖主的人留在身边,时时刻刻里提醒自己的霸业有这个人的一份功劳呢?所以范蠡便辞别了勾践,渡海到了齐国,经营物业,而后又到了陶,从事耕畜,也做起生意,买卖兴隆成了巨富。天下人称之为陶朱公,就和现在的富二代们一样,陶朱公的二儿子也因为杀人而被囚,范蠡于是想派小儿子带着黄金千镒去楚国赎人,都说是金钱能买鬼推磨,这在荣辱半生的陶朱公这里更深谙此理,可就在小儿子将启程之时,他的长子非得自己替了弟弟前往,而他的母亲看他执意要去,也在一旁帮着求情,陶朱公执拗不过,再三交代了大儿子去到楚国见着自己的故交庄生后,将拿去的银两要尽数奉给,并要按照庄生所说的去做,不要迟延才是。
但大儿子虽然答应的好好的,可当他看见庄生家穷门闭户的,自然不信庄生能如他说的那样救出自己的弟弟来,他没听庄生让他离楚回家的劝告,而是继续留在楚国找其他权势贵族打点上下。
他毕竟不了解父亲为何信任庄生,庄生虽穷,但这个人却以性子秉直而闻名楚国,自楚王以下的人都尊重他,而范蠡给他送来的金钱他也并非想据为己有,只想事成之后再还了陶朱公,以此来感谢范蠡对自己的信任。而庄生自己进宫后则善言与楚王说上天有好生之德,让楚王大赦才是,楚王对庄生说的话深信不疑,于是昭告天下大赦,陶朱公的长子自不知这是庄生走动的结果,还以为是自己的弟弟偏巧好运赶上了这么个好机会,还不花钱还能活命。。。
庄生自恃自己以君子待人,但却因陶朱公长子进的家门讨要送来的银两而羞,遂又进宫说与楚王:我们虽然以好生之德感悯之心待之,但因陶朱公恣肆钱多而持金贿赂君王左右,而他的行为会影响朝堂内外的,楚王即令杀了陶朱公的二儿子,次日才大赦天下。。。
全家人痛哭流涕,只有陶朱公不然,说:知子莫若父,我知道大儿子跟着我过穷日子过怕了,会不舍得金钱这身外之物,而小儿子虽只知花天酒地挥霍放任,但不会吝啬到置哥哥的性命不顾,所以怨不得别人,如果我执意让小儿子去救人,世上岂能真有怀璧自爱之人?岂能有不让次子生还的道理么。。。
可见金钱名利会帮人,但金钱名利也真真的会害了人了。人,因无而有,因有而失,因失而痛,因痛而苦。人总是从无到有就欢欣,从有到无则悲苦。其实,“有”有何欢?一切拥有都以失去为代价;“无”有何苦?人生本来一场空。有无之间的更替便是人生,得失之后的心态决定苦乐。缘来不拒,境去不留,看淡了得失,才有闲心品尝幸福。。。
边框来自印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