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有感

(2019-12-07 10:52:43)
        俞正强老师的《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是很接地气的一本书,很多话说到心坎里去了;又很有境界的一本书,很多的观点让你对自己的课堂有了一个反思。书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为种子课,生长的课堂。俞老师认为如果将某一知识系统作为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表现为若干节“课”,那么,一定有一些课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一定有一些课可以“置也若弃”,让学生充分自主。“莳也若子”的课,通常处于起点或节点,谓之“种子课”。“置也若弃”的课,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谓之“生长课”。从以上这段话,就知道种子课的重要性,他是生长课的基础。
        种子课,为了每一个人的生长。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生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种子课就是合适学生生长的条件之一。形象的比喻点出了种子课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教的是人,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流水线上的像各种零件似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有生命,像一颗种子一样,能自己发芽、生长,只是,学生的发芽、生长,需要我们教师为其保驾护航,为其提供充足的养料及合适的生长环境。
        下编为种子课,为每个人的生长。讲的更贴近我们的教育现实:尤其是第一节感悟学生发展,体会童言童智,对学困生的观察与思考,学生为何害怕考试?学困与学习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课堂。第二节反思教师成长,写的贴切实际:教师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题,就要求教师本人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确立发展目标,找出目标与自身现有条件之间的距离,思考缩短距离的途径方法不折不扣的实施于行动。因此在具备一般的教育教学素质之后,其努力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成长 ,自己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只有立足于学生与学生的学习为起点,并回到学生学习的专业发展才是教师有意义的专业发展。
        其中《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中记录,三个阶段是:以教案设计为特征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基本功的好坏对教师个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文本设计为特征的中级阶段(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识别能够达到脉络的梳理,比如准备题的落脚点在于哪个知识点、准备题与例题之间的关联在何处、练习题分别针对哪些知识点、练习题与例题所展现的知识点间的存在何种程度的对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班级阅读计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