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亲情篇
绝症织梦
姚厚芝,1975年生,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2006年,姚厚芝被查出乳腺癌,需立即做切除手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药疗”。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
2009年,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她就坐车辗转十多个小时,咬牙花二千八百元购回一幅六点五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十七个小时。2012年七月,经过三年零五个月的昼夜赶制,这幅一百二十七万针的《清明上河图》终于刺制完成。有收藏家上门出二十万元收购,姚厚芝拒绝了。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将来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
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二十二米、宽零点八五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2014年二月,姚厚芝荣获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称号。
暴走妈妈
陈玉蓉,1954年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
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斌,十三岁那年被确诊得了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2005年,叶海斌的肝已经严重硬化,需要做移植手术。但高额的移植费用,对这家人来说,是个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陈玉蓉只得选择让儿子接受保守治疗。
2008年十二月,在外出差的叶海斌再次吐血,儿子的这次吐血让陈玉蓉做出了捐肝救子的决定。但意外的是,经检查陈玉蓉的肝为重度脂肪肝,不适宜做肝捐赠。为了能给儿子捐肝,陈玉蓉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她选择了暴走。每天十公里路,每餐半个拳头大的米饭团,常人难以想象需要怎样的毅力才能坚持。
经过七个多月的努力,她的鞋子走破了四双,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她的体重从六十六公斤减到了六十公斤。检查显示,脂肪肝没有了!这个结果让医生大为震惊,“这简直是个奇迹!”
2009年十一月三日,武汉同济医院为“暴走妈妈”陈玉蓉和儿子叶海斌成功进行了肝移植手术。
2009年,陈玉蓉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她的感人事迹也被以“暴走妈妈”为名拍成了一部电影。
长姐养残
罗长姐,女,土家族,1928年九月出生,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
1978年,在四川某部队服役六年的祁才政,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时不幸患上乙型脑膜炎,经抢救虽保住生命,但精神失常,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家住深山中的罗长姐,将儿子接回家悉心照料。三十五年来,为照顾每天都要发病的儿子,罗长姐的脸无数次被儿子抓破,胳膊和手被咬伤,全身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一次,她帮儿子洗澡,儿子突然一拳挥来,把她的右眼珠打了出来,她失去了右眼。每年,她都将家里的口粮卖掉一半,领着其他孩子拔野菜、挖葛根填肚子,攒钱买祁才政喜欢吃的大米。她买来绞剪和剃刀,每月给儿子理发,儿子不听话,她理一次发短则三四天,最长的一次用了七天。罗长姐不让医生给儿子注射镇静剂,也不让家人用铁链锁住儿子,儿子在哪里她就在哪里,全天候照料儿子吃喝拉撒睡。曾有医生预言,罗长姐的儿子活不过四十岁,但是她用母爱创造了奇迹,2013年罗长姐八十五岁,她六十二岁的儿子身子骨依然硬朗。
2013年,罗长姐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有人拍摄了一部电影,叫《天下娘心》,真实地再现了罗长姐的传奇故事。
许张育瘫
许张氏,1916年四月出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
四十年前,许张氏的小儿子许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连家人都不认识,全家倾其所有为他治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从那时起,许张氏就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1990年,老伴去世,年过七旬的许张氏只能独自担起照顾儿子的重任。1994年,许全意病情恶化完全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此时,许张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宽裕。体恤儿女的许张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坚持照顾许全意,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自己动手去做。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腰背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病床上的许全意虽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褥疮,双眼有神。
许张氏的“慈母之心,无声大爱”经过微博的传播,感动了无数人,被网民称为“最坚强母亲”、“最美母亲”。许张氏2011年被评为“中国好人”,2013年当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2013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许张氏安详地离开人世,享年九十八岁。
映珍日记
罗映珍,1980年出生,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工作。
罗映珍的丈夫罗金勇是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民警。2005年十月一日,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临危不惧与三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就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罗金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罗映珍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六百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
后来,罗金勇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能眨眼,能开口讲“你好”“是”“累了”等几个简单的字,并在特殊的体位下能喝水了。见证了这个奇迹的人们都说,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唤醒了沉睡的丈夫。
罗金勇和罗映珍的先进事迹经媒体宣传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08年二月,罗映珍被评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菊珍无悔
许菊珍,1959年出生,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水产村人。
许菊珍与许雪祥是同村人,可谓“青梅竹马”。1975年,许雪祥应征入伍。1976年三月,在执行完成下海维修通讯设施的任务后,许雪祥出现了双腿麻木的症状,随后发展到双腿常常不受控制,虽经几家大医院检查和手术治疗,但都由于病因不详,未能根治。
面对伤残的恋人,周围人都劝许菊珍离开,男友本人也不愿意拖累她,赶她回家,但是许菊珍没有走。1980年初,许菊珍带着一等乙级伤残的许雪祥回到了家。
为了让丈夫能够重新站起来,她不惜重金,四处求医问药,不论中医西医,哪怕有一点希望,她都付出百倍努力,决不放弃。她学会了护理,学会了肌肉注射,学会了营养搭配,学会了心理辅导……。她不仅要工作、还要照顾病人、照顾家庭,不仅要面对经济上的拮据,更要承受精神上的压力,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
二十年前,经检查发现,许雪祥第七颈椎内有肿瘤(胶质肿瘤),原手术处患有脊椎空洞症。之后,许雪祥的病情逐年加重,以致全身瘫痪,只能长年卧床,连大小便都无法自理。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许雪祥的抵抗力越来越差,身体出现的并发症更是越来越多,经常会腹泻,发烧,每次都有生命危险。每当此时,许菊珍总是寸步不离地看护左右,伴着丈夫渡过每一个难关。
在许菊珍三十多年如一日的精心照顾下,许雪祥拥有了常人的幸福、完整的家庭。如今,他们可爱的外孙也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一家人生活美满,其乐融融。
2016年一月,许菊珍荣登“中国好人榜”。
耀华爱妻
张耀华,1948年四月出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〇团退休职工。
1970年,分别从北京、上海来兵团工作的小伙儿张耀华和姑娘王晓婉相恋结婚。1971年,儿子出生,可王晓婉却怎么都下不了床,经医院诊断,她因患胸椎结核导致瘫痪。不久,孩子也夭折了。张耀华带着妻子跑遍上海各大医院,可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张耀华不得已,只好带妻子回五〇团。
男人的责任,使张耀华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王晓婉的爱。从那时起,照顾生病的妻子就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妻子大小便不能自理,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烫洗夜里弄脏的床单被褥。他知道妻子爱干净,准备了三十多块垫子、十多条床单、毛巾被,总把妻子弄得干干净净。王晓婉不想拖累丈夫,1978年夏天,她想服农药自杀,幸好发现及时。张耀华耐心劝说,让妻子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
四十多年的悉心照料,一万五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呵护,张耀华用行动诠释了真挚的人间亲情。
2013年,张耀华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