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子杂说|宋·苏轼撰(2)

(2025-02-01 20:06:53)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艾子杂说|宋·苏轼撰(2)

性仁
艾子为莒守,一日,闻秦将以白起为将伐莒,莒之民悉欲逃避。
艾子呼父老而慰安之曰:“汝且弗逃,白起易与耳,且其性仁——前且伐赵,兵不血刃也。”
【译文】
艾子担任莒邑太守。一天,听说秦国将要派白起为将,来攻伐莒邑,莒邑的民众都想逃亡避难。
艾子招呼百姓父老安慰他们说:“你且不要逃,白起这个人容易对付,况且他的性格仁慈,前些日子攻伐赵国时,可谓是兵不血刃。”

禽大禽大
艾子曰:“田巴居于稷下,是三皇而非五帝,一日屈千人,其辨无能穷之者。弟子禽滑厘出,逢嬖媪,揖而问曰:‘子非田巴之徒乎?宜得巴之辨也。媪有大疑,愿质于子。’
滑厘曰:‘媪姑言之,可能折其理。’
媪曰:‘马鬃生向上而短,马尾生向下而长,其故何也?”
滑厘笑曰:‘此殆易晓事,马鬃上抢,势逆而强,故天使之短;马尾下垂,势顺而逊,故天以之长。’
媪曰:‘然则人之发上抢,逆也,何以长?须下垂,顺也,何以短?’
滑厘茫然自失,乃曰:‘吾学未足以臻此,当归咨师,媪幸专留此,以须我还,其有以奉酬,’
即入见田巴曰:‘适出,嬖媪问以鬃尾长短,弟子以逆顺之理答之,如何?’曰:‘甚善。’
滑厘曰:‘然则媪申之以须顺为短,发逆而长,则弟子无以对,愿先生折之。媪方坐门以俟,期以余教诏之。’
巴俛首久之,乃以行呼滑厘曰:‘禽大禽大,幸自无事也,省可出入。’”
【译文】
艾子说:“齐国辩士田巴,居住在稷下,肯定三皇否定五帝,一天使千人屈服,他的辩才没有可以让他辞穷的人。他的弟子禽滑厘出门,遇到一位老婆子,向他作揖,并问道:‘您不是田巴的弟子吗?应该是得了田巴辩论的真传。我有个大的疑问,想请教您。’
滑厘说:‘你且说说,我可以用道理说服你的。’
老婆子说道:‘马鬃的毛向上生长并且短,马尾的毛向下生长并且长,它的原因是什么呢?’
滑厘笑着说:‘这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事,马的鬃毛向上是逆势争强,所以上天使它短;马尾巴下垂,顺势谦逊,所以上天使它长。’
女人又问道:‘但人的头发向上争强,是逆势,那怎么就长呢?人的胡须下垂,是顺势,那怎么就短呢?’
滑厘茫然若失地说:‘我的学习还不足以达到如此境界,这就回去问问的老师,你请留在这儿等我回来,到时会详细地回答你。’
滑厘即刻返到老师家,求见田巴说:‘刚才出去,有位老妇人问鬃毛尾毛长短的问题,弟子我以顺势逆势的道理回答她,怎么样?’田巴道:‘很好。’
滑厘接着说:‘但是,那女人又引申到,人的胡须顺势却短,而头发逆势却长,她这样一问,弟子无言以对,烦请先生教诲。那位老妇女还坐在门口等着,期待我用您的教诲,去说服她。’
田巴低着头沉思很久,却因滑厘在众多弟子中排行老大,怒斥滑厘:‘禽老大啊!禽老大!如果没什么事,你以后就少出门吧!’”

富贵
艾子曰:“尧治天下久而耄勤,呼许由以禅焉。由入见之,所居土阶三尺,茅茨不剪,采掾不斫,虽逆旅之居,无以过其陋。命许由食,则饭土簋,啜土器,食粗粝,羹藜藿,虽厮监之养,无以过其约。食毕,顾而言曰:‘吾都天下之富,享天下之贵,久而厌矣,今将举以授汝,汝其享吾之奉也。’许由顾而笑曰:‘似此富贵,我未甚爱也。’”
【译文】
艾子说:“尧治理天下太久了,岁到老年无力勤政,便想到了许由,要把帝位禅让给他。尧到许由家里去看他,见他所居住的不过是三尺高的矮土屋,屋顶的茅草也没修剪,房梁上的椽子也没砍修,即使客舍的土屋,也赶不上他居住的这般简陋。尧命许由先吃饭,见他使用的是陶土饭碗,泥瓦汤盆,吃的是粗米,喝的是灰菜豆叶汤,即使是那些听差人吃的饭,也不比他节俭。饭后,尧对许由说:‘我汇聚了天下的财富,享尽了天下的富贵,日子久了便感到厌倦,现在我打算把所有这些都传给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的进献了。’许由听后,笑着对尧说:‘像这样的繁华富贵,我从未喜欢过。’”

未了公事
秦破赵于长平,坑众四十万,遂以兵围邯郸。诸侯救兵列壁,而不敢前,邯郸垂亡。
平原君无以为策,家居愁坐,顾府吏而问曰:“相府有何未了公事?”
吏未对,辛垣衍在坐,应声曰:“唯城外一伙窃盗未获耳。”
【译文】
秦国在长平攻破赵国,活埋众人四十万,于是率兵围困邯郸。诸侯的救兵,虽在城外,却不敢上前,邯郸面临攻破的危险。
平原君想不出什么有效计策,便在家中坐着发愁,四望府吏问到:“相府还有什么未解之事?”
府吏没有人回答,辛垣衍在座上应声说:“只有城外的一伙盗贼,还没抓获。”

夸事
公孙龙见赵文王,将以夸事眩之。因为王陈“大鹏九万里”、“钓连鳌”之说。
文王曰:“南海之鳌,吾所未见也,徒以吾赵地所有之事报子。寡人之镇阳,有二小儿,曰东里,曰左伯,共戏于渤海之上。须臾,有所谓鹏者,群翔于水上,东里遽入海以捕之,一攫而得。渤海之深,才及东里之胫。顾何以贮也?于是挽左伯之巾以囊焉。左伯怒,相与斗之,久不已。东里之母,乃拽东里回。左伯举太行山掷之,误入东里之母,一目昧焉。母以爪剔出,向西北弹之,故太行中断;而所弹之石,今为恒山也。子亦见之乎?”
公孙龙逡巡丧气,揖而退。弟子曰:“嘻,先生持大说以夸眩人,宜其困也。”
【译文】
公孙龙拜见赵文王,想用夸张的事物,在文王面前炫耀,因此就为文王陈述“鲲鹏九万里”、“龙伯国巨人在南海仙山畔一连钓走六个支撑仙山巨鳌”的话。
文王说:“南海的巨鳌,我没见过。就单把我赵国地界上的事告诉你吧。我国镇阳地界有俩小孩:一个叫东里、一个叫左伯。他俩人一起在渤海上嬉戏。一会儿,有叫鹏的鸟,成群在水面上飞翔。东里赶忙入海抓鹏,一下就抓到了。渤海那么深,可才淹没到东里的小腿肚。但是用什么装鹏呢?于是,就拿了左伯的头巾来装。左伯生气了,他们互相争斗起来,很久都没个完。东里的母亲就拉东里回家。左伯举起太行山来掷东里,却误中了东里的母亲,迷了一只眼睛。东里的母亲用指甲把它剔出来,向西北弹去,所以太行山中间就断了,那么所弹出去的那石子呢,就是今天的恒山。您可曾经见到过?”
公孙龙举止犹疑,表情懊丧,只好向文王作揖,败兴退了出去。他的弟子说:“公孙先生拿大话想镇住别人,同样会因大话而窘迫。”

好折难
营丘士,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难而不中理。
一日,造艾子问曰:“凡大车之下,与橐駞之项,多缀铃铎,其故何也?”
艾子曰:“车、駞之为物,甚大且多。夜行,忽狭路相逢,则难于回避。以藉鸣声相闻,使预得回避耳。”
营丘士曰:“佛塔之上,亦设铃铎,岂谓塔亦夜行,而使相避邪?”
艾子曰:“君不通事理,乃至如此。凡鸟鹊多托高以巢,粪秽狼藉。故塔之有铃,所警鸟鹊也,岂以车驼比耶?”
营丘士曰:“鹰鹞之尾,亦设小铃,安有鸟鹊巢于鹰鹞之尾乎?”
艾子大笑曰:“怪哉,君之不通也!夫鹰隼击物,或入林中,而绊足绦线,偶为木之所绾,则振羽之际,铃声可寻而索也,岂谓防鸟鹊之巢乎?”
营丘士曰:“吾尝见挽郎秉铎而歌,虽不究其理,今乃知恐为木枝所绾,而便于寻索也。仰不知挽郎之足者,用皮乎?用线乎?”
艾子愠而答曰:“挽郎乃死者之导也,为死人生前好诘难,故鼓铎以乐其尸耳。”
【译文】
有个营丘人,性情不善变通,但又每每多事,好拐弯抹角地诘难别人,几乎没有一次是说在理上的。
一天,问艾子:“大车下面和骆驼的颈项上,大都挂着铃,这是为什么?”
艾子说:“大车和骆驼都是很大的东西,它们在夜里走,如不挂铃,狭路相逢就来不及避让,铃声可提醒对方早作准备。”
营丘人又问:“塔上面挂铃,难道也为了叫人准备让路吗?”
艾子笑他无知,回答说:“鸟雀喜在高处做巢,鸟粪很脏,塔上挂铃,风一吹,铃响起,雀就给吓散了。”
营丘人还要问:“鹰和鹞的尾巴上也挂着铃,哪有鸟雀到鹰和鹞的尾巴上去做巢的?”
艾子大笑,说:“你这个人呀,不通事理,太奇怪了!鹰鹞出去捉鸟雀,它脚上缚着的绳子,会在树枝上缠住;假使它一扑翅膀,铃就会叮呤当啷地响起来,人们就可以循声而找到它。你怎能说是为了防鸟雀来做巢呢?”
营丘仍旧问道:“我曾见过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人,手上摇着铃,嘴里唱着歌,我并没去究问是什么道理,今天才知道是怕树枝绊住他的脚,以便让人们循声去找到他。但我不知道钩绊挽郎脚的绦带,是用皮条做成的呢?还是用丝线编织成的呢?”
艾子听了,恼怒地回答:“挽郎是给死者导引送葬的人,因为死者生前好跟人出难题争辩,所以才摇着铃铛去娱乐他的尸体呀!”

掠赵括
赵以马服君之威名,擢其子括为将,以拒秦,而适当武安君白起,一战军破,掠赵括,坑其众四十万,邯郸几败。
艾子闻之曰:“昔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译文】
赵国因为其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威名,提拔他的儿子赵括为将军,让他去抵挡秦军,而恰好碰到的对手却是秦国猛将武安君白起。仅一战就被击败,赵括被虏,四十万军民被俘坑杀,国都邯郸几乎陷落。
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从前有个人准备去打猎但不认识鹘,买了一只野鸭子就去原野打猎。原野上兔子出来,他就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让他袭击兔子。野鸭子不会飞,掉落在地上,他又一次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还是掉落到地上。这样反复了三四次,野鸭子忽然蹒跚着走到猎人面前,说:‘我是一只鸭子,杀死我并吃掉我,这是我的本分。怎么能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强加给我呢?’那个猎人说:‘我以为你是鹘,可以捕捉到兔子,你竟然是鸭子啊?’野鸭子举起脚掌给那个人看,笑着对他说:‘你看看我这脚,可以捕捉到那兔子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