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子杂说|宋·苏轼撰(1)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

【《艾子杂说》,又称《东坡居士艾子杂说》,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撰,是“我国寓言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寓言专辑”,共三十九则。苏轼以一个齐宣王的臣下、似傻非傻的“艾子”为名,从一种奇特的视角带着我们调侃历史,借古讽今。】
殇子
艾子事齐王,一日,朝而有忧色。宣王怪而问之。
对曰:“臣不幸,稚子属疾。欲谒告,念王无与图事者,所朝,然心实系焉。”
王曰:“盍早言乎?寡人有良药,稚子顿服其愈矣。”遂索以赐。艾子拜受而归。饮其子,辰服,而巳卒。他日,艾子忧甚戚,
王问之故,慽然曰:“卿丧子可伤,赐卿黄金以助葬。”
艾子曰:“殇子不足以受君赐,然臣将有所求。”王曰:“何求?”曰:“只求前日小儿得效方。”
【译文】
艾是齐王的,上朝带忧虑之。齐宣王感到奇怪,就询问原因。
艾回答说:“我不幸呀,我的孩正好病了,原本想要告诉你,想王边没有为你谋划的,所以依旧上朝了,但是实在是牵挂我的孩。”
齐王说:“为什么不早点说呢?我这有好药,你的孩次服下去,就能够痊愈。”齐王就命人把药找来送给了艾。艾跪拜接受了齐王的赐药,回去就给的孩喝。时服,结果到了已时孩就死掉了。他日上朝,艾表现得更加忧虑悲伤。
齐王问明了他缘由后,悲伤地说:“爱卿失去了孩,的确是悲伤的件事,我赐你黄帮助你安葬孩。”
艾说:“我死了孩不以接受王你的恩赐,但是我有所求。”齐王说:“你有什么要求?”
艾说:“我只力求天前能对症治疗疾病的良。”
三物
艾子行于海上,见一物圆而褊,且多足,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蝤蛑也。”
既,又见一物圆褊多足,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螃蟹也。”
又于后得一物,状貌皆若前所见,而极小,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彭越也。”
艾子喟然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译文】
艾子巡视海边,看到一个东西既圆又扁,并且腿很多,他就问当地人:“这是什么东西?”回答说:“是梭子蟹。”
接着,又看见一个东西圆圆扁扁的好多腿,又问当地人:“这是什么东西?”说:“是螃蟹。”
在后来又发现一个东西,形状样子都像先前看见的那样,但非常小,问当地人:“这是什么东西?”说:“是彭越蟹。”
艾子长叹一声说道:“怎么一蟹不如一蟹大啊!”
冷债
艾子使于魏,见安厘王,王问曰:“齐,大国也,比年息兵,何以为乐?”
艾子曰:“敝邑之君好乐,而群臣亦多效伎。”
安厘王曰:“何人有伎?”
曰:“淳于髡之笼养,孙膑之踢球,东郭先生之吹竽,皆足以奉王欢也。”
安厘王曰:“好乐不无横赐,奈侵国用何?”
艾子曰:“近日却告得孟尝君处,藉得冯驩来,索得几文冷债,是以饶足也。”
【译文】
艾子出使魏国,拜见安厘王。安厘王问艾子:“齐国,是一个大国,现在连年息兵休战,拿什么当快乐呢?”
艾子长叹了一口气,说:"敝国的国君爱好欢乐,所以朝中群臣也都效法他的喜乐技艺。”
安厘王说:“什么人有技艺?”
艾子说:“譬如淳于髡的宠养之术,孙膑的踢球之术,东郭先生的吹竽之术,这此都足够侍候大王高兴了。”
安厘王说,“爱好欢乐多少会广施恩赐,国家受到侵犯怎么办?”
艾子说:“最近去告诉孟尝君,叫他把食客冯驩借来,去讨得几文闲散债钱,就可以富足了。”
献苜蓿
齐地多寒,春深未莩甲。方立春,有村老挈苜蓿一筐,以馈艾子,且曰:“此物初生,未敢尝,乃先以荐。”
艾子喜曰:“烦汝致新。然我享之后,次及何人?”
曰:“献公罢,即刈以喂驴也。”
【译文】
齐国这个地方,天气阴寒,暮春时节万物还没有萌芽。才到立春的时候,有一老汉提着一筐金花菜,送给艾子,并对艾子说:“这金花菜刚刚长出来,我都没敢吃,就先进献给您。”
艾子非常高兴地说:“有劳你送我新鲜的花菜,我品尝后,你准备再送给什么人呢?”
老汉说:“收割后进献给朝廷用来喂驴。”
好饮
艾子好饮,少醒日。门生相与谋曰:“此不可以谏止,唯以险事怵之,宜可诫。”
一日,大饮而哕。门人密抽彘肠致哕中,持以示曰:“凡人具五脏方能活,今公因饮而出一脏,止四脏矣,何以生耶?”
艾子熟视而笑曰:“唐三藏犹可活,况有四耶?”
【译文】
艾子喜欢喝酒,很少清醒。门生互相谋划:“我们既然劝阻不了他饮酒,只能用些险招数吓吓他,或许能让他戒酒。”
有一天,艾子喝醉酒,呕吐不止,门生悄悄把猪大肠放到呕吐物里,端给艾子看,并非常急切地说:“人要有五脏六腑才能活命,你今天因为喝酒而吐出一个来,只剩下四脏了,你怎么活呢?”
艾子看了很久,才看出了其中的原委,最后释然地笑着说:“唐三藏有三脏都能活着去西天取经,何况我还有四脏六腑呢?
二媪
艾子行,出邯郸。道上,见二媪相与让路。
一曰:“媪几岁?”曰:“七十。”
问者曰:“我六十九。然则,明年当与尔同岁矣。”
【译文】
艾子出门,行在邯郸路上,看见两个老妇人相互让路。
一位老妇人问对方说:“老太太今年高寿了?”另一老妇人回答说:“七十啦。”
先前发问的老妇人说:“我今年六十九,然而到了明年,我就和你同岁了!”
钻火
艾子一夕疾呼一人钻火。久不至。
艾子呼促之。门人曰:“夜暗,索钻具不得。”谓先生曰:“可持烛来,共索之矣。”
艾子曰:“非我之门,无是客也。”
【译文】
有天晚上,艾子身体畏寒怕冷,就喊一个弟子钻木取火。可是过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将火送来。
艾子便又喊着催他快点,弟子答道:“夜里太黑,找不到钻火工具。”接着他又对艾子说:“请点支蜡烛来,一起来找钻具。”
艾子听了叹道:“只有我的家里,
才有这样的弟子。”
舟师
艾子见有人徒行,自吕梁托舟人以趋彭门者,持五十钱遗舟师。
师曰:“凡无赍而独载者,人百金,汝尚少半。汝当自此为我挽纤至彭门,可折半直也。”
【译文】
艾子看见一个步行的人,便托请船夫把他从吕梁载到彭门去。他拿出五十钱给船夫,作为船钱。
可船夫说:“凡没有行李,只一个人乘船的,船钱为一百。你还缺一半,因此你只有为我拉纤,从这里拉到彭门,方能抵上所欠的一半。”
赶兔
穰侯与纲寿接境,魏冉将以广其封也,乃伐纲寿而取之。兵回,而范睢代其相矣。
艾子闻而笑曰:“真所谓‘外头赶兔,屋里失獐’也。”
【译文】
秦相穰侯魏冉封地与纲、寿两城接壤,昭王三十六年(前271年),相国穰侯魏冉与客卿灶商议,要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借以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这时有个魏国人叫范睢,讥笑穰侯竟然越过韩、魏等国去攻打齐国,他趁着这个机会请求劝说秦昭王。秦昭王于是任用了范睢,免掉穰侯的相国职务。
艾子听说此事笑道:“这真所谓是‘外头赶着捉兔子,家里却丢了獐子’”。
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日,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邪?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在何人也。”
【译文】
齐王一日上朝,他看着侍臣们说:“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现在我想抽调一批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长城,从东海筑起,当下,途经太行山,连接轩辕,直下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与各强国隔绝,使秦国不能窥觎我国的西方,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牵制我国的左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现让百姓修筑长城
,虽会有些劳累,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可以一劳永逸了。百姓听到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参加呢?”
艾子回答说:“今天早晨下雪,我来赶朝,看见路旁有百姓,袒露着身子,冻倒在地上,仰望着苍天唱哀歌。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他对我说:‘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正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贱价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这件事正像今天您所说的筑长城,等到长城修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呢?”
吞噬
艾子使于秦,还,语宣王:“秦昭王有吞噬之心,且其状貌又正虎形也。”
宣王曰:“何质之?”
曰:“眉上五角耸,目光烂然,鼻直口哆,丰颐壮臆;每临朝,以两手按膝,望之,宛然镇宅狮子也。”
【译文】
艾子到秦国出使,返回国内后,对齐宣王说:“秦昭王有吞并我国的野心,我观察到他的相貌正像一只老虎的样子。”
宣王说:“何以证明?”
艾子说:“秦王的眼眉上有耸起的肉角,目光炯炯光亮,鼻挺直,口张大,下巴丰硕,胸脯健壮,每到朝上,用两手按住双膝端坐,远远望去,活像一座镇宅的雄狮!”
前一篇:爆竹声中一岁除
后一篇:相思莫相负·白落梅谈宋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