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晚清·王永彬(3)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

莲朝开而暮合,至不能合,则将落矣,富贵而无收敛意者,尚其鉴之。
草春荣而冬枯,至于极枯,则又生矣,困穷而有振兴志者,亦如是也。
译文:莲花早晨开放,到夜晚便合起来,到了不能再合起来时,就是要凋落的时候了,富贵而不知收敛的人,最好能够看到这一点,而知道收敛。春天时,草木长得很茂盛,至冬天就干枯了,等枯萎到极处时,又到了草木再度发芽的春天了,身处穷困的境地而想奋起的人,应当以这一点自我勉励。
伐字从戈,矜字从矛,自伐自矜者,可为大戒;
仁字从人,義字从我,讲人讲义者,不必远求。
译文:伐字的右边是“戈”,矜字的左边是“矛”,戈、矛都是兵器,有杀伤之意;从这两个字,自夸自大的人可以得到极大的警惕。仁字在旁边的“人”,義字的下面是“我”,可见得要讲仁义,并不在远处,只要有人有我的地方,就可以实行。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
人虽富贵,不可忘稼穑艰辛。
译文:纵使家境贫穷困乏,也要让子孙读书;虽然是个富贵人家,也不可忘记耕种收获的辛劳。
俭可养廉,觉茅舍竹篱,自饶清趣;
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都是化机。
一生快活皆庸福;
万种艰辛出伟人。
译文:勤俭可以修养一个人廉洁的品性,就算住在竹篱围绕的茅屋,也有它清新的趣味。在寂静中,容易领悟到天地之间道理,即使鸟儿鸣啼,花开花落,也都是造化的生机。能一辈子快乐无愁的过日子,这只不过是平凡人的福分;经历万种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一个伟人。
济世虽乏赀财,而存心方便,即称长者;
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
译文:虽然没有金钱财货帮助世人,但是,只要处处给人方便,便是一位有德的长者。虽然天生的资质不够聪明,但是,考虑事情却能处处清楚详细,就是一个能干的人。
一室闲居,必常怀振卓心,才有生气;
同人聚处,须多说切直话,方见古见。
译文:闲散居处时,一定要时常怀着策励振奋的心志,才能显出活泼蓬勃的气象。和别人相处时,要多说实在而正直的话,才是古人处世的风范。
观周公之不骄不吝,有才何可自矜;
观颜子之若无若虚,为学岂容自足。
门户之衰,总由于子孙之骄惰;
风俗之坏,多起于富贵之奢淫。
译文:周公制礼作乐,是周朝的圣人,但是,他却不因为自己的才德,而对他人有骄傲和鄙吝的心。有才能的人,哪里可以自以为了不起呢?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却“有才若无,有德若虚”,不断虚心学习。求学问哪里可以自以为满足呢?一个家族的衰败,总是由于子孙的骄傲懒惰,而社会风俗的败坏,多是由于大家过度的奢侈浮华。
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亦为之呵护;
圣经贤传,乃古今命脉所系,人物悉赖以裁成。
译文:孝子和忠臣,都是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凝聚而成,所以连鬼神都加以爱惜保护。圣贤的经书典籍,是从古对今维系社会人伦的命脉,所有的忠臣、孝子、贤人、志士,都是靠着读圣贤书,效法圣贤的行为,而成为伟人的。
饱暖人所共羡,然使享一生饱暖,而气昏志惰,岂足有为?
饥寒人所不甘,然必带几分饥寒,则神紧骨坚,乃能任事。
译文:人人都羡慕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可是,就算一生都享尽物质饱暖的生活,崦精神却昏昧怠惰,那又有什么作为呢?忍受饥寒是人们最不愿意的事,但是,饥寒却能策励人的志气,使精神抖擞,骨气坚强,这样才能承担重任。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
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译文:在愁闷烦恼中,要具有豁达而无拘无束的胸怀,那么,心情便能如徐徐春风般一团和气。在昏暗不明的环境里,要能保有光明的心境,内心就能像青天白日般明亮无染。
势利人装腔做调,都只在体面上铺张,可知其百为皆假;
虚浮人指东画西,全不向身心内打算,定卜其一事无成。
译文:势利的人喜欢装模作样,只知道在表面上铺张,由此可以看透他所作所为都是虚假的。不切实际的人言不及义,东拉西扯,完全不从自己的内心下功夫,可以料定他什么都无法完成。
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
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功夫。
译文:由安贫知足,与世无争,不陷害别人,不贪取钱财的态度,可以看到一个人心境的光明。在涵养的工夫上,既不要忘记聚集道义以培养浩然正气,也不要因为正气不充足,就想要尽办法帮助它生长。
数虽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数亦难违;
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
译文:运数虽有一定,但君子只求所做的事合理,若能合理,运数也不会违背理数。凡事虽然应该防止意外,但君子如果能持守常道,只要常道不失去,再多的变化也能御防。
和为祥气,骄为衰气,相人者不难以一望而知;
善是吉星,恶是凶星,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
译文:平和就是一种祥瑞之气,骄傲就是一种衰败之气,看相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并不困难。善良就是吉星,恶毒就是凶星,算命的人哪里必需要按照五行才能论断吉凶呢?
人生不可安闲,有恒业,才足收放心;
日用必须简省,杜奢端,即以昭俭德。
译文:人活在世上是不可闲逸度日,有了长久营生的事业,才能够将放失的本心收回。平常花费必须简单节省,杜绝奢侈的习性,正可以昭明节俭的美德。
成大事功,全仗着秤心斗胆;
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
译文:能够成大事立大功的人,完全靠着坚定的心志,以及远大的胆识。真正有气节的人,才可能铁面无私,不畏权势。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
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译文:只责备自己,不责备他人,是远离怨恨的最好方法。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是做事情失败的主要原因。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
有做作气,便非本色人。
译文:没有执着滞碍的心,才是通达事理的人。有矫揉造作的习气,便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耳目口鼻,皆无知识之辈,全靠者心作主人;
身体发肤,总有毁坏之时,要留个名称后世。
者(俗作这)
译文:眼耳鼻口,都是不能够思想的东西,完全依赖这颗心来作为它们的主宰。身体肌肤,在我们死后都会腐败毁损,总要留一个好名声让后人称颂。
有生资,不加学习,气质究难化也;
慎大德,不矜细行,形迹终可疑也。
译文:天生的资材很美好,如果不加以学习,脾气性情还是很难有所改进的。只在大行为上留心谨慎,却在小节上不加以爱惜,到底让人对他的言行不能信任。
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
末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译文:世俗的风气愈来愈流于狡猾欺诈,但是,忠厚的人诚恳踏实,他们的稳重质朴,永远是众人行事的横范。近世的习俗愈来愈崇尚奢侈浮华,不过,还是寂静平淡的日子,更耐人寻味。
能结交直道朋友,其人必有令名;
肯亲近耆老成,其家必多善事。
译文:能与行为正直的人交朋友,这样的人必然也会有好的名声;肯向德高望重的人亲近求教,这样的家庭必然常常有善事。
为乡邻解纷争,使得和好如初,即化人之事也;
为世俗谈因果,使知报应不爽,亦劝善之方也。
译文:替乡里的邻居解决纷争,使他们和最初一样友好,这便是感化他人的事了。向世俗的人解说因果报应的事,使他们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这也是一种劝人为善的方法。
发达虽命定,亦由肯做工夫;
福寿虽天生,还是多积阴德。
译文:一个人的飞黄腾达,虽然是命运注定,却也是因为他肯努力。一个人的福分寿命,虽然是一生下来便有定数。仍然还是要多做善事来积阴德。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一起邪恶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
译文:心中常抱着仁心、孝心,那么,天下任何不正当的行为,都不会忍心去做,所以,孝是一切行为中应该最先做到的。一个人心中一旦起了邪曲的淫秽恶念头,那么,平常很不愿做的事,现在做起来一点也不困难,因此,淫心是一切恶行的开始。
前一篇:中国最美的散文(3)|南怀苏/编
后一篇:相思莫相负·白落梅谈宋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