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人言:最实用的养生箴言(8)|刘影

(2024-12-08 20:33:36)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老人言:最实用的养生箴言(8)|刘影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秋季是由夏到冬的过渡季节,进入秋季后各种天气变化就非常明显。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秋天里每下一场雨,都会给人添几份凉意,这时随着一场又一场的秋雨,气温会越来越低,人们迫不得已添加衣物,这就是谚语说的“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一场秋雨一场寒
        进入秋季后,各种天气变化非常明显。这时,太阳直射光线逐渐向南移动,因此照射在北半球的光和热一天天减少,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北方冷空气积累增强。但与此同时,南方地区上空却是正在逐渐衰退中的暖湿空气,于是这时的冷空气南下后就与之在江淮地区交汇就形成了雨。于是,便开始了一场又场的绵绵的秋雨。
        人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发现,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会带来一场秋雨、一阵秋风,同时也就会造成一次降温,气温也变得一次比一次低。如此,几次冷空气南下后,气温就显得很低了。这时夏天早已一去不返了,人们也就需要加衣御寒了。也该做一些相应的日常保健,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一、防止腹部受凉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这时应该注意保暖。特别是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加衣服。尤其是在夜间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
        二、早睡早起
        深秋之后,天气越来越凉,人们的生活要规律,需要早睡早起。因为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三、讲究心理卫生
        在秋季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加重的时节,但其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很重要。所以,在秋季还要避免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四、注意皮肤保养
        在秋季,人的皮肤水分蒸发很快,外露部分的皮肤因缺水会变得粗糙,弹性变小,严重时还会产生皲裂。这时一定要注意皮肤的日常护理,多吃泥鳅、白鸭肉、花生、红枣、葡萄、芝麻、核桃、蜂蜜、梨等食物,能较好地滋润肌肤。
        十场秋雨便穿棉
        所谓“十场秋雨穿上棉”,并不是说下了十场秋雨之后人们就一定要穿棉衣了。这种说法只是形容十场秋雨后,天气已经比较寒冷,秋天即将走到尽头,冬天也就要来临了,人们就需要穿上棉衣防寒了。因此,究竟何时穿棉衣,不能一概而论,还要看各地具体的天气情况与自身的素质条件,做好充分准备,适时保暖,以防受寒。
        【健康小贴士】
        秋天一定要注意饮食调养。在饮食上,应有所忌嘴。不可以再像之前那样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的食物,更要戒烟禁酒。平时,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特别是胃部不舒服者,一定要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

        所谓“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是提醒人们,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寒者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不能再像夏天那样穿的单薄,而应开始注意加衣、保暖了。
        白露不露身
        白露不露身,是告诫人们,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穿露体的短衣服。因为白露过后,气候逐渐转凉,特别是在早晨与晚上时,更添几分凉感。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衣短裤,就很容易受凉。白露的含义,古人解释为“露凝而白也”,意为露水凝结为白霜;这时霜降也开始了,通常每天早晨就能看到霜雪降临。古时人把白露节气分为“三候”时段。通常从这个节气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凉爽的秋风会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因此,这时炎夏已逝,暑气渐消,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呈现出天高气爽、云淡风轻的天气。
        《养生论》里说:“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意思是提醒人们,这时如果再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这是因为秋季主气为燥,燥易伤肺。如果因为着凉而使免疫能力下降,就会无力抵御外邪,这时很容易就会患上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而且,如果风邪侵犯到体内的经络筋骨,就会使经筋阻痹,从而出现四肢痹症。所以,白露时节穿长衣防着凉是非常必要的。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一天气特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白露”过后燥气渐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必首先侵袭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窍等)。因此,在白露节气,人们对养生也很有讲究。由于这时的气候特点是“秋燥”、“燥邪伤人”,常会出现干燥引发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等症状,所以,就要开始滋阴防燥的养生方法。
        此外,民间还有一个说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意思是提醒人们,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应该撤掉床上的凉席,晚上睡觉时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而且再将薄棉被备在床头,以防睡到半夜身体感觉凉时好盖住肚子。否则肚子着了凉,就很容易引起腹泻。特别是一些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加被加衣。
        此外,白露时节,还要注意多饮水,防治皮肤干裂、邪火上侵。因此,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之效;也可以适当食用一些人参、杏仁、胖大海、冬虫夏草之类具有益气滋阴、养肺化痰功效的药膳。应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及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寒露脚不露
        寒露时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节,随着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气候变化极快,遇到寒潮侵袭,就会突然变冷,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霜冻,骤然降温。到了10月中下旬,白昼日益缩短,黑夜逐渐增长,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长江中下游基本上受冷高压控制。这时如果在晴朗的清晨,凝结在草木上的露水会更多更凉,故称寒露。
        寒露的意思是在晴朗和水汽丰富的夜晚,凝结在草木上的露水增多变凉,脚露在外面感觉有寒气侵袭。寒露一过,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就有了“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人们这时应开始注意天气变化了,更应注重保暖,及时增衣,以防寒邪入侵,尤其不要赤脚露腿,以防“寒从足生”。
        为什么寒露时节要特别注重脚部保暖呢?因为人的两脚离心脏最远,因此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特别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而且,一旦脚部受凉,就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人体抵抗力下降。要知道,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最为敏感,一遇到冷空气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这时,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会导致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发作。因此,寒露时节做好脚部保暖是养生的重要原则。
        此外,寒露时的多变气候,使早午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深秋寒气袭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这时,通常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往往会加重。所以,寒露之时,应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促进身体健康。
        【健康小贴士】
        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衣服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因为常用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对身体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并且,热水泡脚还可以改善脚部皮肤和营养组织,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从而缓解一天的疲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