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泡泡脚,胜过吃补药
有一句古谚语:“热水泡泡脚,胜过吃补药。”足部洗浴保健法,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种优秀的理疗保健方法。中医保健理论曾这样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湿灼。”说明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很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并运用泡脚与足部按摩来防病和治病。
养人应先养好脚
中医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因此,民间有“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的谚语。因此,睡前用热水泡脚,成了人们养生保健的一大疗法。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如果能常用热水泡脚,不但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肌张力,而且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等都有很大裨益。
脚部又被现代医学称为人的“第二心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穴位),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如果每天能泡脚15分钟左右,就能发挥很好的保健作用。
足部热水洗浴的理疗应用范围很广,一些常见病症均可以缓解或解除,像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另外,像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大病以及重病后的康复及治疗都可以。
经常坚持热水泡脚足疗,对于缓解现代城市人群易发的各种职业病,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比如,精神不振、睡眠不好、头痛头晕、疲乏无力、饮食不佳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把双脚浸入到40左右的热水中,约15分钟之后,或直至发热,会感到神清气爽、全身轻松,一些头痛等症状便会明显缓解。
这是因为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可相对减少脑充血,从而缓解头痛。如果在泡脚同时,再不断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压大脚趾后方偏外侧足背的太冲穴,还有助于降低血压;如果是感冒发热病引起的头痛,用热水泡脚还有助于退热。
泡脚方法要得当
热水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泡脚不同于一般的洗脚,必须将脚泡到一定的程度,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泡脚保健方法一定要得当。
有些人习惯在泡脚时,往往把脚泡得通红,还以为水温越高,效果越好。殊不知,泡脚水不能太热,太高往往会引起其他方面的不适。常见有以下四个原因:
其一,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其二,正在发育期的小孩,如果常用过热的水泡脚,便会使足底韧带因受热而变形、松弛,不利于足弓发育,日久容易诱发扁平足。
其三,水温太高,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更为不利。这是因为太热的水会使双脚的血管过度扩张,那么,人体内的血液便会过多地流向下肢,从而极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其四,糖尿病患者,对水温的高低也应特别留意。由于病症的原因很容易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从而使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也往往感知不到,那么就很容易被烫伤。
泡脚时,最适宜的水温应为40左右。开始泡时,应先倒入少量热水,让水没过足背,但水温以能忍受为度。然后,随着水温降低,逐渐添加热水,保持水温,直至双脚变红,全身有热感,有微汗出方可。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人应以15—30分钟为宜。泡脚时,由于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因此那些体质虚弱者便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并且,在泡脚过程中,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也比平时快,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就容易增加心脏负担。所以,泡脚时还要控制好时间。
老人泡脚最好加点中药
由于我们的双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因而每到冬天,在寒冷空气的刺激下,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发生障碍,便易诱发多种疾病。而热水泡脚,则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所以,在寒冷的天气里很多老人都喜欢用热水泡泡脚,这样既能解乏又利于睡眠。不过你知道吗?如果泡脚前在水中加点中药,便可以调整脏腑功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这是因为,我们的脚部是人体经脉会聚处之一。脚部的经络穴位多达六十多个,人体12条正经中有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通过中药浸泡,刺激这些穴位,就可以调节经络、疏通气血。并且,皮肤本身也能够吸收药物,再借助热水,则更利于药效在人体内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适合于采用中药足浴。像更年期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肠炎、神经官能症、冻疮以及高血压的头痛眩晕、慢性支气管炎、中风后遗症等,多种疾病症状都可以通过中药泡脚浴的方式得到良好缓解。
这里我们介绍几种老年常见病症所采用的中药足浴疗法:
一、高血压老年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眩晕感的症状,可采用热水足浴疗法,泡脚前可在热水里加入适量的夏枯草、桑叶、菊花、钩藤等。
二、经常神疲乏力、没精打采的老年人在足浴时,可加入适量的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
三、经常头昏眼花、心悸失眠的老年,足浴时可加入适量的当归、白芍、丹参、酸枣仁等。
四、经常腰腿冷痛的老年人,可以加入适量的威灵仙、当归、桂枝、川芎等。
五、对于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小便清长和腹泻者,泡脚时可加适量的附子、桂枝、吴茱萸、五味子等。
六、一些眼目干涩、腰膝酸软、大便秘结者的老人,泡脚时可加一些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火麻仁等。
七、对于爱患冻疮的人,可加一些当归、桂枝、生姜、麻黄等;而皲裂者,则可加白芨、甘草、地骨皮、刘寄奴等。
用中药泡脚,药物需在煎好后加入热水中,为防烫伤皮肤,温度应以40左右为宜,时间以半小时为宜。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并马上躺在床上休息片刻。
【健康小贴士】
泡脚时,不要用铜盆等金属盆,因为此类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从而使药物的疗效大大降低。因此,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此外,饭后不宜马上足浴,以免影响消化。
温水刷牙,健固牙齿
在我们平常刷牙时,水温过热或过冷都不好,只有适宜的温水才有益于牙齿的健康。一般来说,牙齿在35的温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太热或太冷都会给牙齿和牙龈带来很大的刺激,从而引起牙龈出血和痉挛,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及口腔溃疡等病症。而适宜的温水,犹如良性的口腔保护剂,会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感觉,对牙齿有保健作用。因此,用温水刷牙,能起到健牙与保护口腔的作用。
温水刷牙,健固牙齿
说起刷牙,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可以说人人都会,它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之一。可是,我们真的会刷牙吗?那么,刷牙最适宜什么样的水温?这个简单的问题恐怕会有好多人都答不上来。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刷牙时都不注意水温,往往是不假思索地打开水龙头,直接用刷牙杯接些冷水就开始刷牙了;还有些人在冬天怕冷,就直接在杯子里放些热水去刷牙,但是,这样都是很不利于牙齿健康的。
要知道牙齿的保健是很重要的。健康的牙齿才是保证你享受美味大餐的前提,也是保证消化系统第一工序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因此,食物只有通过牙齿的良好咀嚼,拌以唾液,你才能真正享用,这样才能利于消化,减轻胃肠的负担。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牙齿健康呢?那就是良好的刷牙习惯与方法。那怎么刷牙才能更好得保护牙齿呢?那就是健康谚语告诉我们的,“刷牙用温水,健固牙齿护口腔”。
我们的牙齿表面看似坚固锋利,其实,它也是很脆弱的,而且也很敏感。热胀冷缩的原理大家都知道,每当牙齿受到骤冷骤热的刺激,就很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等口腔疾病发生。由于它又是很敏感的,对于一些过酸过甜的东西,也会使牙齿承受不了。这样长期下去,就会导致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牙神经的敏感,还会引起牙齿疼痛、牙龈肿胀等牙病的出现。
那么,用什么样的水刷牙才能保护牙齿呢?实践证明,35左右的温水最适于刷牙时使用。用温水刷牙,不但能起到健固牙齿的作用,而且还有保护口腔的作用。由于我们口腔内的温度是恒定的,牙齿和牙龈只有在35左右温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因此,只有常用35左右温度水刷牙,才能延长牙齿的寿命。
冷水刷牙的危害
如果刷牙或漱口时不注意水温,经常给牙齿和牙龈过冷或过热的刺激,则可能导致牙齿和牙龈出现各种疾病,使牙齿寿命缩短。如果长期用凉水刷牙,会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等。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牙齿的寿命平均比人的寿命短十多年以上,其根源就出在凉水刷牙这一习惯上。
因此,常用凉水刷牙,对牙齿的危害非常大。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牙齿过敏、龋齿、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溃疡的患者来说,如果经常用冷热的刺激,都会诱发或加重这些病情。
特别是中年人,由于年龄的原因,牙面磨损的程度很大,而且这时牙周也开始萎缩,牙本质暴露出来,于是牙齿就极易出现敏感症,每当遇到冷、热、酸、甜时,就往往会感到牙齿酸软、咀嚼无力。这种反复的过冷或过热的刺激,如果反复的进行,就会导致牙髓炎,损害牙齿的健康。
所以,我们建议中年人,要尽量学习民间的方法,“温水刷牙,冷水洗面,热水泡脚”。常用温水漱口刷牙,避免过冷或过热的刺激,可以减少牙髓炎的发生;常用冷水洗脸,可以预防感冒的发生;常用热水泡脚,可以使身体更健康。
温水刷牙,保护口腔
温水刷牙不但强健牙齿,还能起到保护口腔的作用。因为温水对口腔来说,犹如一种良性保护剂,不论口腔、牙齿、咽喉有病无病都很适用。而且,用温水含漱,会感到清爽、舒服,使口腔内的细菌、食物残渣更易清除。
实践也证明,35左右的温水,可以充当牙齿新陈代谢的催化剂,使牙齿更健康口气更清新。而且,如果用温水漱口,还可以使牙齿缝内的细菌和食物的残渣,得以清除,达到护牙洁齿、减少疾病的目的。
此外,常用温水刷牙,可以使牙膏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泡沫更丰富,有利于口腔清洁。而且,温水还可以使牙刷的毛软硬适中,这样就有利于清洁牙齿又不会刺伤牙龈。同时,还会对牙龈起到按摩的作用,有利于牙龈组织的健康。
【健康小贴士】
虽然你做到了坚持天天刷牙,但如果刷牙的方法不对,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刷牙的目的就是保护牙齿,因此,刷牙的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要反复多刷几次。并且,每次刷牙应最少3分钟。此外,在每次刷牙之前,最好能用35左右的温水将挤上牙膏的刷头浸泡1-3分钟,这样,使用时但可以使刷毛变得柔软而有弹性,可以减少对牙龈的刺激与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