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宋诗人故事-白居易3|张学淳著

(2024-09-20 20:15:10)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唐宋诗人故事-白居易3|张学淳著

        被历史尘封的爱情——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人们也许会想,一个封建帝王的爱情故事,在白居易笔下为什么会如此缠绵悱恻?仅仅是受当时文艺思潮的影响,缘于一种“崇情”倾向吗?
        原来,白居易自己就有一段被历史尘封了的凄恻感人的爱情故事——
        白居易11岁时随同家人定居在东关外毓村宅东林草堂。东边邻居是个普通农家,有个小女儿名叫湘灵,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两个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了朝夕不离的玩伴。
        随着岁月推移,白居易学业有了长进,他曾南下苏州、杭州。在饱览江南风物中,不但扩大了视野,也增长了很多知识。十八岁那年,他来到长安,拜谒了诗坛前辈顾况,深得顾况的赏识和延誉,很快名噪京华。
        也许是因为离家有些时日吧,当他回到家乡符离之后,总觉得有一种说不清的感受:看看周边景物,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同;想想身边的人和事,又隐隐中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天,白居易走出家门,向东走了不远,忽然眼睛一亮:那是谁家女郎如此绰约风姿、天生丽质?顿时,仿佛有一根无形的长长的丝线牢牢地拴住白居易的眼光,他长时间地凝眸注视。哪知,这位少女不但不回避,还快步迎上前来,嫣然含笑,说话的声音像银铃般:“居易哥,你回来了吗?”
        白居易这才缓过神来:当年还幼小的湘灵妹妹,如今竟出落得这么亭亭玉立、美丽动人。
        “原来是你呀,这么多年不见,真的是女大十八变,变得越来越漂亮。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在湘灵眼里,白居易从前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玩伴,今天竟成了风度翩翩的青年公子,禁不住春心萌动,心里像闯进一只小鹿乱冲乱撞。顿时,一片红霞飞上两腮!
        “居易哥哥的诗不也是越来越好吗?”
        这时候,四目相对,好像触了电似的!这是爱的交流,心的碰撞!
        湘灵一时不知如何应对,生怕有失少女的矜持。于是借口妈妈在喊她,转身匆匆离去,白居易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她渐渐消失的背影,久久不忍走开……
        夜渐渐地深了,四周万籁俱寂。白居易躺在床上却怎么也不能入睡,满脑子都是湘灵的身影……
        他禁不住思潮涌动,只好翻身下床,提笔写了一首诗: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是湘灵有意回避他吗?此后一连几日,不见她的踪影……
        白天,他站在庭院里痴痴地望着门外;晚上,独坐在油灯下直到天亮,时而神情恍惚,时而长吁短叹……
        他写了一首诗《夜坐》:
        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
        此情不语何人会,时复长吁三两声。
        既然无由会面,也许梦中能见伊人;当他卧下之后,却怎么也难以入梦……于是有了《昼卧》:
        抱枕无言语,空房独悄然。
        谁知尽日卧,非病亦非眠。
        精神恍惚,神魂颠倒,相思得如此刻骨铭心,湘灵妹妹,你知道吗?
        有一天,他毅然决定守在湘灵家门前,等候她,不见不归。是精诚所至,还是心有灵犀?湘灵果然飘然而出。白居易喜出望外,大胆地邀她到湖边散步……
        他把几天来的诗作交到她的手中,湘灵读着、读着,而对年轻人的爱情自白,她不由得脸热心跳;其实,对眼前这位文质彬彬的才子,何尝不早就芳心暗许?从此,两颗年轻火热的心紧紧地拴在一起……
        不久,白居易的父亲被派遣去襄阳任职。白母出于门户之见,明确反对白居易与湘灵的结合,就以白父年迈多病需要照顾为由,强迫白居易随母一起去襄阳。母命难违。两人分别时,白居易握着湘灵的手,含泪久久无语;湘灵拿出一柄盘龙铜镜放在白居易手中:“就让它代替我日夜与你相伴吧。”白居易珍藏好铜镜,挥泪踏上征途。
        后来,白居易的父亲不幸去世,白居易回到符离。好不容易与湘灵见面,被白母发现后,他遭到一顿怒斥!白母的反对固然妨碍了有形的交往;可是又有什么强力能阻止两颗心的契合与两人爱的交流呢?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白居易不得不离开符离往江南投靠长兄。临行前一天深夜,两个人面对大地山河与高空明月郑重宣誓:
        “今生非湘灵不娶,江河作证!”
        “今生非居易不嫁,明月为媒!”
        第二天,白居易带着对湘灵的眷恋与思念,离开了符离。一路上,频频回首,湘灵的身影萦回脑际,他写了一首诗《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已经是深冬季节了,深夜,窗外北风呼啸,室内孤灯如豆,孤独、寂寞在啮噬着苦苦思念的心……
        他写了一首《寒闺夜》:
        夜半衣裯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尽管岁月在悄悄流逝,爱情之花却永不褪色;秋去春来,相思日炽……
        他写了一首《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箱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这后两句与《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是出自同一机杼吗?
        洒下播种的汗水,就会有喜人的丰收。白居易在二十九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他兴高采烈地回到符离,向母亲报告科举的喜讯,也向母亲提出与湘灵结婚的请求。由于封建门第观念,母亲拒绝了他的请求。他陷入愁肠百结中,于是,写了这首《生离别》:
        含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
        晨鸡载鸣残月没,征马重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忧积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满腔酸楚,两眶热泪,都倾注在诗行中……
        白居易三十一岁的时候,参加吏部举办的官吏选拔考试,一举登科,题名雁塔。朝廷任命他为校书郎,既要在朝廷任职,当然要举家迁往长安。白居易火速赶往符离,再一次向母亲提出请求,要迎娶湘灵,怎奈仍遭白母断然拒绝!白居易苦苦哀求,白母却毫不松口。白居易清醒地意识到,与湘灵结合再也没有指望了。他想,他将怎么面对湘灵?怎么面对当年的盟誓?与其凄凉话别,还不如不见为好!可是,爱情的热望,思念的殷切怎么也窒息不了与湘灵见面的冲动!他不由自主地走出家门……
        白居易离开之后,湘灵就一直枯守家中,紧锁心扉,空闺独对,心里只有唯一的情郎白居易!她知道,白母一直持反对态度,希望已是渺茫,她却要在渺茫中等待……
        听说白居易回来了,她把为他精心制作的绣花鞋藏在袖子里,失魂落魄地枯坐窗前,不经意间猛一抬头,正在大门前徘徊的不正是心爱的情郎吗?是快乐、甜蜜,还是担心、惶恐?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她还是悄悄地从家里走出来……
        “居易哥,你回来了?”
        白居易紧紧地攥住她的手,喉头哽咽,说不出话来。湘灵已清醒地意识到面临的结果。她把绣花鞋放到白居易手中,含着泪低声地说:“这是我给你精心做的,你今后看到它,就像看到我吧!”
        第二天,白居易在寒冷刺骨的西风中登上了帆船,望着送行人群中湘灵的倩影,泪如泉涌,写了一首诗: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痛苦的相思使白居易始终无法释怀,他写了一首《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又是一年秋天,霜空寥廓,百卉凋零。只有两颗坚定的心始终不变!他写了一首《感秋寄远》: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意,蕙香销故丛。
        佳期与芳梦,牢落两成空。
        三年后,校书郎任期已满,夜深人静,明月高悬,他想起当年的爱情盟誓,想起远在符离的心爱恋人,他又写了一首诗《三年别》:
        悠悠一别已三年,相望相思明月天。
        肠断青天望明月,别来三十六回圆。
        一转眼,白居易三十五岁了,又一次以高分及第,被朝廷任命为周至县尉,之后又任京兆府考官,也算功成名就吧,可是他依然守身如玉,始终未娶。长夜漫漫,面对孤灯,他写了一首诗《独眠吟》,表达对湘灵的思念:
        夜长无寐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
        四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独眠。
        将届不惑之年,白居易依然恪守誓言,终身不娶,这可急坏了白母,告诫、诱惑、威胁直至各色人等轮番上阵……真的是如此这般,无所不用其极。白居易呢,却苦恋湘灵,矢志不渝。最终,白母使出了绝招,以死相逼!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与同僚杨虞卿的妹妹结了婚。这时候,白居易已经三十七岁!
        白居易心中仍然苦苦地思念湘灵,在一个潇潇细雨的秋夜,愁绪满怀,提笔写了思念的诗章《秋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不得见,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日不思量……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不到遁入空门,怎能抛却前缘?
        后来,白居易因上书直谏,被贬为江州司马。一路上车马颠簸,昏昏欲睡。他掀起帘子向外张望。猛然间看见湘灵的背影,幻觉吗?他轻轻呼唤:
        “湘灵!”
        那女子猛一回头,果然是旧日恋人。容貌虽减,却风华依旧!两人共诉离情,白居易得知,湘灵此时已满四十岁了,仍然信守誓言,孤身未嫁。白居易泣不成声……
        他满怀愧疚,写了一首诗《逢旧》: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旁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白居易五十三岁的时候,杭州刺史任期已满,返回洛阳途中,经过符离。他来到旧日村庄,屋舍依然,却伊人不见!
        六十多岁的时候,白居易再次经过符离,他重访恋人故居,虽不敢抱有奢望,却站在门前寻寻觅觅。不曾想,却突然收到一封来信:
        湘灵久不问世事,忽闻白居易来访,奈何年老貌衰,相见徒增遗憾。故致信一封,以告故人:初,湘灵仰赖父母恩准,得以终身侍奉父母,以践当初不嫁之诺;后父母仙逝,仍投靠兄弟,家中资产尚丰,温饱无忧;如今以居士之身,居于西楼,每日奉佛诵经,晨钟暮鼓,木鱼陪伴,多年以来,已成习惯。湘灵一心向道,早已心如死灰。望公子勿挂勿念,保重身体……
        白居易读罢,不由泪流满面,他遍访湘灵踪迹,却音讯全无。每当夜深人静,湘灵的身影却频频入梦。于是,他写了一首诗《梦旧》: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夜深有梦,还不是缘于旧念难消?因为“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