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小禅散文选(2)

(2024-09-17 06:22:37)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雪小禅散文选(2)

        《坚守》
        坚守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比如对爱的坚守。
        安德烈·杨坚守杜拉斯。她死后,他做永远消失的情人。她是他并不太甜美的一个梦。过分的坚韧、硬朗。甚至嚣张暴燥、狂妄,但他坚守到最后。
        如燕子低低飞过水面,轻轻地叫一声。水面不湿燕不湿,而心里,湿润一片。
        坚守还是:所有人全走了,全撤了,只有你在——哪怕光阴全走了,可是,你还在。
        坚守还是:万千帆船全飘过了,你依然在岸边。独活在时光之外。任凭绵绵遥望。苦等着那个人,那人终于不再来了。一个人,站在窗边,涕泣沾裳。
        万万千的坚守,爱情大概最难。
        因为,他不爱了,而她爱。
        求不得——世上最难的事就是求而不得。于是苦苦求,牵牵绊绊,坚守着自己对爱情的坚持。其实是坚守自己一个早就失去的阵地。还有何用呢?只不过,是对自己所有付出的一个交代罢了。
        感物怀所思。
        所思什么?那些剪不断的过去吗?不用怕,真的,有时间,慢慢可以洗涤一切。
        她曾一次次为爱情自杀。从腕间到心上,全是伤痕。到后来,结婚后相夫教子,呈现出岁月静好的光辉。
        不提过去了。
        有一日喝醉,不经意间提起旧人。她居然莞尔一笑:那天我在街上看到他,他居然也老了,白头发都有了……一丝抱怨也没有,只听出岁月的静水流深。汩汩的,听得人暗自惊心。
        那静好,其实也是坚守——坚守让一颗心没有崩溃,而是,活出温柔与安好。

        《玉兰》
        玉兰有一种轻薄。虽然看似浓烈,其实是最没有心机的花,有一些傻气——在早春,独自开得那样热烈,以为要引人,其实招来的,全是嫉妒。
        没有毒性的辣味,只有一股傻气。开败的玉兰,像一堆丢弃的卫生纸,白花花地扔在树上,很蔫。耷拉着头,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感觉。
        想起有一些花,是真妖。比如海棠,比如梅。看似小小的,一开就是那种致人于死地的诱惑——如一个妖媚女子恋上一个想要的男子,他休想再逃。而玉兰,拼尽了所有也是自恋。自恋的结果是最后成为一块谁也不想要的脏兮兮的白手帕。
        这种花的个性太了然,所以,无法呈现出那种缱绻之美。而男人想要的,大多是委婉的心思,是欲拒还迎。
        这个春天,我与玉兰在苏州的留园、网师园相遇。
        相互呆呆地看了一眼。
        我知道,我们都够傻。
        可是,玉兰一定自己知道,努力地绽放一次就够了——不管是为了春天,还是为了自己。

        《茶,爱情》
        窗外的桃花和玉兰开得正艳,我自己拿了一个白瓷碗,撮了一点儿茶叶,然后沏上一杯。
        这样的下午是用来浪费的。
        我们就这样在春天发着呆。
        我问了他们喝的茶叶价钱,他们说,十块钱。我笑了。茶叶的味道和心情有关呀,对我的口味,喝得神清气爽了,口有余香了,就是好茶。如果心情粗糙,喝千金的茶,也是树叶。多像爱情,一眼看上去,喜欢了,上刀山下火海也值了。不喜欢,你给我命我也觉得你贱气。

        《面具》
        她戴着面具。
        不仅仅是她。
        所有人,全戴着面具。上演人世的悲欢。所有人,全是戏子。
        喜欢坐地铁,或者远行的火车。
        大部分是卸了面具的人。因为陌生,因为隔阂,不需要再讨好,所以,冷漠地看着彼此,或者,看着窗外,总之,是不负责的那种样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真实,就是冷漠的东西。
        可以不发一言,可以就那样坐很多个小时。不用再礼貌地和任何人打招呼;随意地发出任何声响;打电话说着甜蜜的话,不介意被别人听到。
        不必起伏不定,不怕顾此失彼。
        摘了面具的人,多么狰狞。如果你能爱上一个摘了面具的人,一定是真的爱上他了。——他吃饭响声大,睡觉打呼噜,他偶尔一脸眼屎。
        照相时,也戴着面具。
        再自然的照相,也是作秀。
        越是自然,越靠近作秀。
        镜头前,是一场戏。戏里的人,完全不知自己是谁。对镜自怜,笑容夸张。要命的温柔。一低头,一举手,一投足——这些动作,与内心并无关联。是表演而已。
        真相往往是:在火车接轨处,偷偷吸两口烟,想念一个人。
        或者午夜失眠,四处游走。
        更或者,酒巴里,一个人买醉,痛哭。
        戴着面具的人,眼神游移。
        摘了面具,眼神寂寞。
        这一生,总得上演一些悲欢——戴各种各样的面具。
        可是,我愿意摘下时,你一眼就能认出我——这千万人中,只有我,只有我,在前生,就远远地和你打了一声招呼呀。

        《栖息》
        “无论睡在哪里,我都睡在风里。”这句话真禅意啊。
        无论是在哪里,都是栖息。
        灵魂的居无定所真是好,永生不安定。虽然看起来貌似坚定,其实很决绝,绝不眷恋。
        在哪里都是飘浮不定。
        她说,我是个四处游移的人。不仅仅是身体,还有灵魂。我怕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那样我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在路上也栖息,另一种栖息。
        永远是异乡客。在他乡,过客,陌生。
        在南锣鼓巷,有个酒吧叫过客。这名字真是一针见血。无论到哪里,都是彼此的过客。能留下稍许的印迹就很好,或淡或浓。栖息在他人的枝上,风雨飘摇。栖息在时间的枝上,一片荒烟。
        每每看到地铁里大批陌生人没有任何表情的样子,都会觉得真实。微笑是不真实的,只有这陌生,冷漠孤独。甚至不接纳,不来往,才是最纯粹的。
        因为各自栖息。
        你栖你的枝上。
        我栖我的枝上。
        偶尔交缠。这片刻惊魂的刹那,唤作爱。
        如果一生交缠在一起,是相互栖息在彼此的灵魂上。
        多数时候,她必得独自穿过那些大风呼啸的夜晚。看到自己悬挂于枝头,摇摇欲坠。
        其实,她欣赏这飘渺的姿势,胜过安定千万倍。因为更加呈现出一种难得的绝色倾城,于一个孤芳自赏的人来说,实在是美不胜收。
        如果你欣赏,请让她独自栖息。

        《何况总有雨(1)》
        真的,江南的雨是温润无骨的。一进江南,便被一种气息笼罩了,也可以说,被一种气象罩住了。那种感觉稍显暧昧、颓唐。
        可是,恰恰好。
        来江南多次,每次的雨都是细细的、润润的,生怕惊动了什么似的。而江南,苏州的雨又为最。
        最什么?最软?最湿?最粉?最让人心心念念。
        说不得,仿佛禅意。什么是禅意?大概就是这苏州的雨吧。一下就是一夜,绵绵软软的。有芭蕉上落了那绿的泪;推开窗,看到昏黄的灯下有细雨缠绵;有不怕冷的女子,还在早春就光着胳膊穿了旗袍,叨着烟,一边抽一边看风景。旗袍上有暗哑的斑驳,光阴似的,让人心里着实一紧。
        隔着窗听雨,似在听宋词一样。
        唯有苏州的雨让人突然就生生地惆怅起来。浮生六记,这一记大概是最心疼的。
        也不是想起谁,也不是记得什么旧事。
        就是在这软软的下午,是下午吗?重新想了一下。是的,是下午。
        在明涵堂的下午,住在“猫的天空之城”的后面,有厚重的木门。推开的刹那,是惊动了时间的。因为有吱哑吱哑的声音。像电影,很像电影。
        小院种着芭蕉。二进门是江南的木门,一扇扇的。推开来,看到厅里有两把老椅子,也有时光斑驳的痕迹。
        我就住在这样一间老房子里听雨。地面是青砖,潮极了,泛着很老很久远的味道。地气一股股接上来,薰得我觉得是在明代。对面是玉涵堂。明代隶部尚书的旧居。打着小旗的导游带着游客一队队从我的窗下经过,好多光阴也从窗下经过。打马经过,碎碎念。很多光阴,稠蜜的雨。
        稀疏的心情,有些散淡。
        阴天恰恰好,雨也恰恰好。
        我去山塘街最老的那条街上,找老人聊天、听雨,都抱着胳膊,雨天生意惨淡。一杯茶,可有可无地喝着。雨中有卖栀子花和青团子的少女。
        一块钱一枝,青团子一块钱一个。只在清明前后有。
        青团子我多年前就吃过,绿色的,圆圆的,糯米做的,里面裹着豆馅。甜香粘,我曾写过,像吃爱情。
        我买了三个。一边听一边看雨。

        《何况总有雨(2)》
        这是苏州的雨。没有尘土味道,更多的雨落到了河里,小桥上。
        有打着油纸伞的姑娘走过,并不娉婷。我也以为丁香一样的姑娘是在苏州。那个叫戴望舒的诗人是杭州人。我一直以为他是苏州人更贴切,因为苏州的雨更适合丁香,或者说,丁香一样的姑娘。
        苏州的雨是有颜色的。粉,或者,粉白。
        是一种很俏丽的颜色,也颓,即使冷,也是艳艳的那种冷法。
        雨中去过寒山寺。
        坐三轮车去。我喜欢有三轮车的城市,缓慢,不慌张。在山塘街的时候,我每天坐三轮车穿过那条长长的巷子,一次两块钱,像民国时期。
        而那边的人,也仿佛是在民国,几十年没有变化。缝纫机地响着,男人和女人一人踩着一个。我多年没有看到过做衣服的人了。还有照相馆,简陋到只写照相两个字。——我突然想到胡兰成。他在温州时曾经说,不知今夕是何年。我也忘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何况总有雨。
        寒山寺只是名字好听,黄色大影壁那里并无趣味。去烧了一炷香,据说寒山寺的香很灵。
        点了一支烟,坐在离枫桥极近的地方发一会儿呆。雨仍然在下。苏州的雨,因为染了这些故事,更显得意味深长。有意味的东西总是让人凭吊的。张继落榜后的名作成就了寒山寺。而枫桥二字,枫字让人浮想连连。
        更愿意选择有雨的时候去听评弹。说书人先唱一段梁祝,唱得泪水涟涟。底下的人全是六十岁以上的本地苏州人。有几个老人眼睛湿了。接下去是连说带唱。外面雨声潺潺。雨也听得到,雨也知道,苏州,必然着这一帘春雨绵绵才更风情。是那一低头的风情,是那不张扬的、低调的风情。
        有雨才是这个意味。
        那苏州的气象,因了雨,会格外缠绵起来。哪管隔了2500年,下呀下,下呀下。
        也是因了雨,我更愿意留连在这小城。和小桥流水,和玉兰花、香樟树在一起,感受这永远让人湿润的雨。——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和谁?当然是和苏州的雨。把我慢慢打湿吧,我愿意,我愿意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