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名: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的语音和普通话十分接近,通过赵本山等喜剧演员的广泛传播,这种方言已广为人知,无论老少都能说上几句。东北方言的发音展现了东北人的直率和豪爽,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尽管东北方言有诸多变体,如大连话和沈阳话等,但最纯正的东北方言主要集中在铁岭和朝阳地区。有些特定的词汇可能让外地人难以理解,不过这些词汇在日常交流中并不频繁使用。
东北方言的难度指数为2,易学指数为9。
东北地区常用的表达有:
嘎哈呢——什么事;玻凌儿盖——膝盖;麻溜——快点;胳应——烦人;得瑟——爱出风头;扯犊子——闲聊;那嘎哒——那个地方;稀罕——喜欢;滚犊子——滚开;铁子、老铁——好朋友。
第九名:天津方言
天津方言具有浓厚的幽默感,经常被用于相声表演,以增强笑效。天津话的音调与普通话的差异较大,如果说得太快,外地人可能听不懂。
天津方言的难度指数为3,易学指数为7。
天津地区常用语包括:
掰哧——讲解;别介——不要;净意——故意;抠索——小气;消听——安静;热乎——热情;闲白儿——闲聊;犟嘴——顶嘴;显摆——炫耀;护犊子——偏袒孩子;挤兑——排挤。
第八名:山东方言
山东的胶东半岛地区的方言与东北的大连话相似,大多数人能理解。但在潍坊等内陆地区,方言就显得难懂。山东话因其独特的发音显得很“土”,但久听则能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和孟子在古代也是使用山东方言。
山东方言的难度指数为4,易学指数为7。
山东地区常用语包括:
俺——我;赶明儿——明天;去——弃;俩——了;拉呱——聊天;刺挠——挖苦或痒;清起来——早晨;一霎儿——一会儿;难揍儿——难以满足;半截儿不拉快儿——不完整;罗北——萝卜。
第七名:四川方言
四川方言在西南地区影响较大,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支。其语音、词汇、语法与普通话有较大一致性,但也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在声调上。四川话具有丰富的声母和韵母,及其特有的儿化音。四川人口众多,并且有许多人外出务工,使得四川方言广为人知。
四川方言的难度指数为5,易学指数为6。
四川地区常用语包括:
脑壳乔得很——脑子有问题;耙耳朵——畏妻;宝器方脑壳——笨蛋;晓得——知道;挨球——活该挨打;倒拐——转弯;巴适、安逸、稳当、要得——都表示好;扯皮、扯精——吵架。
第六名:长沙方言
长沙是湖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方言受到北方方言的影响较大,与普通话差异较小。长沙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湖南地区历史上涌现出多位杰出人物,如《红楼梦》中的方言就带有明显的湖南特色。
长沙方言的难度指数为6,易学指数为6。
长沙地区常用语包括:
你要何解咯?——你怎么办;你晓得啵——你知道吗;碰哒鬼咧——表示惊讶;妹佗——女孩;满哥——男孩;宝里宝气——蠢;叫花子——乞丐;哦爱恩——我爱你;想醉哒——想死了;宝崽子——蠢孩子。
第五名:陕西方言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陕西方言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从中可以窥见古老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由于地理上的东西狭长南北宽,各地方言差异显著,同一句话可能因发音和语速不同而意义不同。
陕西方言的难度指数为6.5,易学指数为6。
陕西地区常用语包括:
知达(zh
da)——这里;夜个——昨天;后个——后天;蹭——厉害;物达(wo
da)——那里;你来咧,包kei气——你来了,包在我这儿;羞先人——丢人现眼;么肆么肆、放开耍、你想弄撒?——随便玩,你想做什么?
第四名:上海话
上海话与浙江的杭州话和宁波话有许多相似之处。
上海话的难度指数为7.5,易学指数为6。
上海地区常用语包括:
门槛精——聪明的人;小赤佬——小孩;阿飞——流氓。
第三名:苏州话
苏州话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卷气,其最大特点是语音软。苏州话被誉为“吴侬软语”,尤其是女性说起来更加动听。与其他同属吴方言的方言相比,苏州话的柔和度最高。人们常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愿听宁波人平话。
苏州话的难度指数为8,易学指数为4。
苏州地区常用语包括:
倷好——你好;饭阿吃勒——吃饭了吗;弗好意思——不好意思;阿有人阿——有人吗;弗晓得——不知道。
并列第三名:闽南话
闽南话不仅在福建省内广泛流传,而且在台湾等地也极为流行。闽南话是汉语方言中最复杂、分歧最大的方言之一。
闽南话的难度指数为9,易学指数为3。
闽南地区常用语包括:
假奔——吃饭;家没——吃过了吗;日猴——你好;日是都落嚷——你是哪里人;派谢——对不起;民啊立——明天。
第二名:广东话
广东话不仅广泛流传,而且许多人至少能说准确几句。广东话独特的发音和文字,使其在本地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广州的公交车报站会优先使用广东话。
广东话的难度指数为9.5,易学指数为3。
广东地区常用语包括:
你系度做乜啊?——你在干什么?你叫咩名啊?——你叫什么名字?你食左饭未啊?——你吃饭了没?对唔住/唔好意思——对不起/不好意思;唔好意思阻你一阵——不好意思打扰你一下;你好!好耐无见!过得点啊?——你好!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
第一名:温州话
温州话因其复杂性和难度而被称为“南通话”。这种方言因其难以理解的程度而著称,以至于抗日战争期间,它被用作密语,让日苯侵略者难以破解。温州政府已将其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话的难度指数为10,易学指数为1。
温州地区常用语包括:
尼和——你好;吃瓦——吃饭;妈妈早啊——慢慢走;恩思虚你——我喜欢你;踢郭——早上;啊虚——晚上;恩些你——我想你;服和——不好;副哟卡次——不客气;毛该亿——没关系。
(转自纵横地理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