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19)

(2024-04-14 20:29:41)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19)

        《秋江晚泊·和豫章李夫人韵》李因
        石尤风急泊沙湾,日落寒江鸥鹭闲。
        秋水空明千里月,荒烟暝锁万重山。
        樵歌野唱犹行路,僧寺残钟独掩关。
        潦倒蓬窗愁客梦,漫批诗史手经删。
        【赏析】
        李因,字是庵,号龛山女史,晚号今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女诗人、画家。
        这是一首典型的以秋江夜宿为题材的律诗。“石尤”就是逆风、顶头风。元伊世珍《瑯嬛记》引《江湖纪闻》,传说尤姓商人行水路经商,经年不归,其妻石氏女思念成疾,临终发誓魂化逆风为天下妇人阻其夫远行,后遂以石尤称逆风。

        鹫岭山庄寻秋》李因
        十丈悬崖挂薜萝,参云峰顶见嵯峨。
        闲搜怪石秋林晚,独听残钟晓月过。
        黄叶山前人迹少,白榆天际鸟声多。
        冷泉亭下潺溪水,不许渔舟唱棹歌。
        【赏析】
        鹫岭山庄,从诗中“冷泉亭”可知,应位于杭州灵隐寺飞来峰。此诗通过描绘鹫岭的秋景,表现了诗人的闲雅意趣。

        《南乡子·闻雁》李因
        嘹呖过南楼,字字横空引起愁。欲作家书何处寄?谁投?目送孤鸿泪暗流。
        忆昔共追游,荻岸渔汀系小舟。又是那年时候也,休休,开到黄花知几秋。
        【赏析】
        “雁”这个意象在诗歌史上由来已久。这首词就是借最传统的“鸿雁传书”之意,表达了对亡夫葛徵奇的无限怀念。

        《秦淮竹枝词》纪映淮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赏析】
        纪映淮,字冒绿,小字阿男,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卒于清康熙中期。本诗一字不着“柳”字,但通篇全围绕秦淮秋柳而作。

        《桃叶渡》纪映淮
        清溪有桃叶,流水载佳人。名以王郎久,花犹古渡新。
        波摇秦代月,枝带晋时春。莫谓供凭览,因之可结邻。
        【赏析】
        这首诗写得清丽流畅,将桃叶渡的美丽传说和现实中的渡口结合在一起,在时间和空间上打通了过去和现在,在时光的往复盘旋间,含蓄而圆美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向往之情。

        《春日幽居》纪映淮
        细竹深阴覆碧纱,石床书帙尽抛斜。
        半帘细润侵寒雨,一衲孤馨染落花。
        流水穿林寻野鹤,夕阳归树护栖鸦。
        春山淡漠无人共,遥倩诗囊贮乱霞。
        【赏析】
        纪映淮的父亲纪青是天启年间进士,江南有名的才子。这首诗是纪映淮听说父亲不愿在清朝为官,因而隐居天台山时创作的一首七律。中国文人向来偏爱竹子,把它作为君子的象征。以竹自喻、与竹为邻,是历代文人骚客表达高洁抱负、崇高人格的常见手段。

        《感遇(其四)》刘淑
        文山死日忠难尽,诸葛扶天策未谐。
        莫笑钗环锋不利,时危却尽数应乖。
        【赏析】
        刘淑,字木屏,号个山人,江西安福人。明扬州知府刘铎女,庐陵王蔼妻。刘淑一生一直没有放弃过反清斗争。明亡之后,清军已打到南方,刘淑还是在顽强抵抗。这首诗最集中和明确地表达了一种绝望和悲壮的心情。

        《春日感怀》朱中楣
        青春作伴已还乡,赢得新诗富草堂。
        苏圃漫添湖水绿,柴桑难问径花黄。
        荒城处处伤离黍,旧燕飞飞觅画梁。
        家国可堪寥落甚,怡情何地是沧浪。
        【赏析】
        朱中楣,原名懿则,字远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明宗室辅国中尉朱议汶女,侍郎李元鼎室。《春日感怀》是朱中楣伤时感怀之作。明亡后,李元鼎出仕清朝,官场几经沉浮,朱中楣随宦期间亦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和流离患难。

        《雨余登避暑台》朱中楣
        晚妆才罢试齐纨,夏木阴阴落照残。
        欲向层台窥远堞,偶飞疏雨染重峦。
        湿云缓度莺声老,凉月还生燕语欢。
        共挹荷香思茗饮,轻风有意送梅酸。
        【赏析】
        此诗系朱中楣随夫举家南迁南昌后所作。全诗表现了作者隐逸生活的怡然自得。

        《湖中秋日》黄媛介
        忧危只有客心微,赢得湖光蔽竹扉。
        囊有千诗聊寄赏,家无四壁亦怀归。
        青山断处饶红叶,黄菊开时少白衣。
        近水阴晴容易变,忽惊风雨打窗飞。
        【赏析】
        黄媛介,字皆令,秀水(今浙江嘉兴)人。诗人黄媛贞姊,杨世功妻。这首七律大约作于顺治初清兵破城后,黄媛介同丈夫杨世功播迁吴越之际。由于经历战乱,流离失所,客游他乡,此诗笼罩了一层淡淡的悲凉情绪。

        《临江仙·秋日》黄媛介
        庭竹萧萧常对影,卷帘幽草初分。罗衣香褪懒重熏。
        有愁憎语燕,无事数归云。秋雨欲来风未起,芭蕉深掩重门。
        海棠无语伴消魂。碧山生远梦,新水涨平村。
        【赏析】这是一首典型的情景交融、悲秋自伤的闺怨词。上片五句以“愁”贯之。下片五句全是景语,却句句有情。

        《蝶恋花·西湖即事》黄媛介
        荡漾湖波千顷雪,金管声微,远听哀弦接。童子戏流心手彻,凝看转觉烟波活。
        岸阻山连商贾绝,去四来三,游艇轻于叶。放鹤栽梅诸胜歇,我来唯共湖头月。
        【赏析】
        这首词与《湖中秋日》的忧虑和《临江仙》(庭竹萧萧常对影)的愁闷不同,这首词的基调轻松活泼,可能作于播迁吴越稍稍安定之时。既来之,则安之。诗人暂时忘却流离之苦,泛舟西湖,所见所闻皆让她心情舒畅,难得有此闲趣。

        《春闺咏》黄媛贞
        云飞月落天将明,新莺娇啭前窗声。
        琴书相向两无赖,无端独自愁盈盈。
        娥娥红粉帘栊里,闲花满瓶插香水。
        流苏轻揭晓光寒,强自添衣情已矣。
        春风吹人人更愁,红日未满栏干头。
        如何如何梦不在,鹧鸪啼上花间楼。
        【赏析】
        黄媛贞,字皆德,秀水(今浙江嘉兴)人。诗人黄媛介妹,知府朱茂时继室。有《云卧斋诗集》。黄媛贞常年闭于深闺,后迫于家境而远嫁,自有种种哀怨纠结无处倾诉,只能发诸笔端。但她也是怨而不怒,点到为止。所以此诗虽然笼罩在忧愁的氛围之下,但情感并不强烈,只是倾吐而非控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