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后余生,自在从容(3)|康娜

(2024-03-31 20:28:01)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往后余生,自在从容(3)|康娜

        花开富贵
        花开富贵,这花,当然指牡丹。
        有人说她:开,倾其所有;落,惊心动魄;不开,则安之若素。王者之号,冠万花之首,驰四海之名,且以富贵称之。
        关于国花,曾有人建议可取梅之风骨菊之隐逸兰之清幽莲之高洁……但唯有牡丹成为国花,终是有因的。
        你看那丹青里的牡丹,开得华丽丽的,描眉画目,穿金戴银,气象万千,妖娆极了,像一个光艳照人的贵妇,睥睨群芳,富贵逼人,符合人们向往幸福、繁荣、富强的意向,内外兼修,堪称完美。
        《红楼梦》里,以牡丹喻薛宝钗:“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宝钗体态丰满,举止端庄,出身于金陵四大家族的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铁,过着玉食珍馐、鲜衣怒马的日子。作为名门闺秀,贾府上下均对她另眼相看,又是“沉稳型,外冷内热”的性子,大家风度,以牡丹喻宝钗,确是贴切。但她事事周全,事事圆满,平白地没有了滋味。
        对于太强大的东西,总觉得有些虚张声势,内心抗拒。
        暮春时节,牡丹花朵盛开,花大盈尺,白色微带红晕,晶莹润泽,如美人肌肤,清香四溢,冠居群芳,一副“花王”的气派。若把桃花喻为小家碧玉,牡丹就是后宫之首。我却独独喜欢兰、梅的君子气节,风骨卓然。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李唐王朝,也并非人人爱牡丹。传说武则天饮酒赏雪,酒后题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
        百花仙子即令所有花都开放,但唯独牡丹未开。武则天大怒,一把火将牡丹花烧为焦灰,并将别处牡丹连根拔出,贬出长安,扔至洛阳邙山。
        洛阳邙山沟壑交错,偏僻凄凉,本以为牡丹会在此绝种。谁知却让那千年帝都洛阳成了名震中外的牡丹花城。
        原来,牡丹也自有傲气。
        杨贵妃是牡丹,丰满圆润。整个盛唐气质里,就有着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丰丽华硕、光彩四溢、无比威仪的调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也难怪唐以牡丹为美了。
        很久前就听说过菏泽,牡丹之都。清时县志记载:“每至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想那千株牡丹连接成海,一定是史无前例的盛况。
        前日去菏泽,坐了火车,在菏泽火车站,看到有人卖牡丹。一根根枝条,灰蒙蒙的,带着绛红色的芽苞,六元一枝。
        但爱人说,牡丹不好养,根很粗壮,需要深挖厚藏,所以一般室内是养不成的,得到室外养。而城里的房子鸽子楼般,怎么养?
        看来看去,临走还是没有买。
        那可是殷殷的牡丹苗呀!一直在心里惦记着。
        好友是个粗线条,上山下河,大大咧咧。
        有日去她家里,竟见厅堂上挂了一幅两米长的十字绣,叶子碧绿油亮,花鲜艳粉嫩,舒体的“花开富贵”精当有序。
        虽然家里装潢华丽,这幅牡丹图却是最最点睛之笔。
        一问,竟知是她自己一针针绣出来的,立刻刮目相看。
        她花了近半年的时间,磨下性子,用业余时间来绣,手指头被针戳破了好几次,眼睛酸疼得流眼泪,但她最终还是坚持绣完了。装裱,上墙。
        她就在厅堂之上,富丽堂皇,喜气安稳。我发现,我心里已经渐渐接纳她了。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诗人李唐是看透了世人,凉透了心,既然都那么贪慕富贵荣华,醉心声色犬马,早知如此,我还不如买点胭脂去画牡丹。
        可见,牡丹有多俗。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芸芸大众,老百姓都爱牡丹。花开富贵,华贵威严,谁不愿花好月圆、珠玉满堂呢?
        小时候,村里小伙儿姑娘结婚了,媳妇娘家陪的嫁妆就是斜纹老土布的大红被面,大朵大朵粉盈盈的缠枝牡丹,上面不是站立着小喜鹊,就是吉利喜庆的龙凤呈祥。娘家人都希望自家女儿,一辈子都喜庆安稳、富贵吉祥。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本就是俗人在俗世。
        牡丹两字,就带着俗气,也只有她,配得上富贵两个字。

        花乱开
        随手翻看老树的《花乱开》。主人公是一位头戴斗笠、身穿白衫的民国男子,不是爬在墙头、树上,躺在花丛、河边,就是树后抱柳、山间扛花,一副潇洒自在、随意洒脱模样。
        花开着就很好,加上一个“乱”字,就美得不行。花乱开,是一种玩世不恭、放任不羁、不受约束、随意洒脱的自在灵动,是“不愿凑热闹,春来我不来。风清天凉处,树枝斜着开”的任性妄为。
        我想开就开,今天开,明天开,想何时开,便何时开;斜着开,横着开,想怎样开,就怎样开;我高兴我就开,我不高兴便含着苞儿不开。我只管听从我的心,遵循己意,世界喧闹,世态炎凉,我才不管。就如老树那一句:青山在远,秋风欲狂。世间破事,去他个娘。
        其实,春夏秋冬季,七八九十月,每朵花也都在用心开着,用心了,才会开得繁、开得美、开得乱。诗画千万件,不及一枝花,花乱开,其实也是遍地生花,处处生花的意思。
        “一点春心在,何须要人陪。 独坐乱花里, 闲翻金瓶梅。”山脚、海边、小径、湖畔、村落旁、乱花里,白衫男子翻看闲书,杂花野树里,他有着自己的孤独,也有着自己的欢喜,日子顺水流淌、不急不缓,一个人独享天地光阴,谁能不羡慕那份超然世外的潇洒、闲逸?
        “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说尽千般不是,有意总在心里。”春风徐徐,男子肩扛梅花,步伐轻盈,去寻他心爱的女子,“江山何足道,花开只为你”,不管她在也好,不在也好,他只是把心中的一点天真、一点痴心送给她。
        这画面太美,一副迷死人不偿命的样子。
        一个人若拥有点浪漫情怀,已足以让人倾心;若还有着点幽默,就更不得了。读那题诗:“有时特恨一人,就想把他干掉。过后重新想起,自己真是可笑。”字句里有着的俗世生活味、凡人的真性情,又有着禅家的顿悟和智慧,语言敦厚、朴素、可爱,让人莞尔。
        朱自清品丰子恺画:“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这话我是非常赞同的。无论书画,每个作品都沾染着作者自己独特的味儿,有些带给人诗意,有些带给人快乐,味蕾不同,境界不同。
        现在大家都喜欢搞艺术,若是搞得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就有些索然无味。像老树这样“乱世写大意,混水摸小鱼”,简单里有内容,繁复里有意境,把搞艺术变成玩艺术,就很不容易。寥寥几笔,简意洒脱,让人会心微笑、放松,还觉得很有趣、很好玩儿,举千钧若扛一羽,就更不容易了。
        老树的诗画风格自然、俗中藏雅,多为茶事、起居、吃饭等小情小思,山中访友,林中下棋,河里荡舟,花间品茗,篱前观月,日常心境,直白自然,毫无挂碍,野树四处,杂花乱开,却有着江湖风大、我自逍遥的从容与旷达。
        很多人说,老树的画风类似丰子恺,其实,对物成画,应心成诗,画者都是在画自己,画己心,喜欢就喜欢,何必去纠结是谁、像谁。要说,倒觉得两人都有一种朴实又空灵、现实又浪漫的格调在里面,让人拍案叫绝,心里爽快。
        雪小禅讲:“只想做一朵艳不求名的陌上花,不妖不香,沧老天真。淡淡开在自己的园中,不嫌孤独寂寞,不嫌稍微有了荒凉秋色的颓然,在月光练白的如水秋凉中,开给自己看。你欣赏或者不欣赏,我无所谓 。”这也是一种“花乱开”的态度。
        春天里的花,夏日里的花,秋风里的花,开不过心中的花。
        春风浩荡,繁花似锦,花乱开,开得率性,开得放任,开得恣意,实在难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