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们学汉语闹出的笑话!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

“看车!”
中国老师带领十来位外国留学生,步行去天津动物园看熊猫等动物。离开学校大门要过一条很宽的马路,疾驶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呼啸而过。
老师嘱咐过马路的外国学生大声说:“看车,看车!”
没想到,几位外国学生立即停住脚步,傻乎乎地注视着来往车辆。
原来在这个语境中,老师说的“看车”,是注意来往车辆,确保安全的意思,可是外国学生却理解为“观看、注视车辆”,差点没把小命丢了。
——————
“反正胜败都是中国人赢……”
1983年,中国女排和美帼女排在世界杯小组赛上相遇,赛后中国报纸上出现了《中国队大胜美帼队》的标题。
过了几天,决赛里中国队和美帼队又碰到了一起,争夺冠军,中国报纸的标题换成了《中国队大败美帼队》。一位名叫考斯特的美帼留学生看了报纸后很高兴,以为美帼队赢了,并在中国同学面前显摆了一番,结果闹了笑话。
考斯特愤愤不平地说:“汉语太奇怪了,胜败都是中国人赢,那还比赛什么呢?”
——————
“亲爱的姑妈:”
在汉语词汇里,“娘”和“妈”是等义词,都指母亲。
一位到中国学汉语的英国留学生,在学校看上了一位漂亮的中国女生。
于是他给这位女生写求爱信,但一时忘了“娘”字怎么写,便自作聪明,以“妈”代“娘’,于是情书的开头:“亲爱的姑妈……”
——————
“我方便时,你可不能来!”
几位对外汉语老师邀请刚来华学汉语的外国男生吃饭。一名老师说“我出去方便一下”。
外国学生不懂其意,老师告知:方便就是去厕所排泄。这位外国学生记住了。
一天,一名女生说:“希望在你方便的时候,我到你这里来做客。”
留学生听后,立即摆手说:“不,不!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在我方便的时候不要来。”
——————
“哪里哪里”
汉语“哪里哪里”是自谦的意思,作为对友人赞扬的回应。
初通汉语的外国学生詹姆斯参加中国一对年轻人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漂亮,而新郎却谦虚地说:“哪里哪里。”
詹姆斯觉得新郎认为自己说的不明确,就用生硬的中国话接着说:“新娘的眉毛、眼睛、鼻子、嘴,都很漂亮啊!”
——————
“含笑九泉”
某节对外汉语课上,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人说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老师今天很开心很高兴的样子。”
学生们很活跃,纷纷说到:“眉开眼笑”“开怀大笑”“兴高采烈”……。
老师接着说,“说出来的成语里要含有数字,比如一、二、三、四……。”
一位美帼留学生反应很快,大声抢答:“老师,含笑九泉!”
——————
捣蛋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调皮这个词,顺便说一下捣蛋吧?”
学生(兴奋中):“老师我知道,导弹就是从天空中嗖一下飞过的那个吧!”
——————
一位外国小伙想要跟心仪已久的女孩告白,鼓足勇气,想对她说一句“我要你”,结果说成“我咬你”,当场被女孩子拒绝。
——————
狗食
中国人:阿姨,你的小狗真漂亮!外国人:是吗?谢谢。
中国人:你给他吃什么?外国人:吃狗屎。
后来,才发现原来他说的是“狗食”。
——————
中国很行
有一次,一位外国友人来中国旅游,和中国朋友在咖啡厅里聊天。
两人聊起中国文化,他觉得中国人一向很谦虚,但也很自大。比如,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到中国很行,中国建设很行,中国农业很行,中国交通很行。中国朋友很懵。
外国朋友往外一指,中国朋友哈哈大笑,原来是中国四大银行,外国友人把“银”看成“很”了。
——————
一肚子漂亮
歪果仁:老师,什么是一肚子气?
老师:一肚子气就是非常生气。
歪果仁:老师你非常漂亮,所以你是一肚子漂亮。
——————
便饭
中国人请客普遍客气,明明很丰盛的酒席,对客人也称是“便饭”。
有一次,一名外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准备了如此便饭,竖起大拇指,赞道:“这是一顿大便饭!”
此言一出,全桌的中国人顿时没有了味口。
——————
“富”和“贵”
上世八十年代后期,有一名美国学生分不清“富”和“贵”的区别,在造句时写道:
“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越来越贵了。”
——————
“咱一起上床吧!”
汉语动词“上”与“起”有时意思是相同,如“上楼”和“起身”都是身体向上的意思。但有时意思却相反,如“上床”和“起床”就是两码事。
一位美帼女生孩和辅导她学汉语的中国男邻居一起应邀出席朋友的晚会。因时间太晚,又喝多了酒,就留宿在朋友家里。
临休息前,美国女孩给中国男孩递来一张纸条:“明天我们一起上床吧!”
她的意思是明天一道起床离开。可是这张纸条,却害得中国男孩半宿没有睡安稳。
——————
“天津的王八很多!”
“同学们,你们说一说,到天津快半年了。你们对天津有什么印象?”
“老师,天津的汽车很多。”一位古巴女生说。
“老师,天津的自行车很多。”一位越南女生说。
“老师,天津的鱼香肉丝好吃!”一位乌克兰男生说。
“老师,天津的王八很多!”一位韩国男生说。
“什么?你说什么?”老师大惑不解!“你到前边来,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
韩国学生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七个工整的汉字:“天津的网吧很多!”
——————
“我会戴安全套的!”
一名外国留学生告诉老师,他常骑摩托车外出。
老师提醒他:北京大街上车很多,你骑摩托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位外国学生说:“老师,您尽管放心,我会戴安全套的。”当然他说的意思是“戴头盔”。
——————
“不是东西!”
一位自命为中国通的教授,向他的学生讲授中文课时说:“中国人把物品称为‘东西’,例如桌椅、电视机等等,但是有生命的动物就不称东西,例如虫、鸟、兽、人……等等,所以,你和他都不是东西,我自然也不是东西!”
——————
望文生意
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怎见得?”
洋人:“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
魏什么
德帼友人魏特茂,娶了中国太太。某日遇一老翁,两人寒暄起来。
老翁:“您贵姓?”
德佬:“我姓魏。”
老翁:“魏什么?”
德佬:“为什么?姓魏也要为什么?”
前一篇:往后余生,自在从容(1)|康娜
后一篇:历代女性诗词鉴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