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3)

(2024-03-29 20:44:02)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3)

        《登山》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气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译文】
        雄伟高大的泰山,以极其清秀的灵气直冲青天。
        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间隔的空虚宅院,寂寞无声,幽静深邃。
        它绝非人间工匠的制造,而是大自然造物所开发的高楼大厦。
        变幻莫测的风云气象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这样使我的思想波动不定。
        决定离开变化多端的人境,搬到泰山中生活,恬然无为,延年益寿,安享天命。
        【赏析】
        谢道韫,东晋时女诗人,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同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这首诗又题《泰山吟》,为谢道韫登泰山时有感而作,表达了对泰山的赞美,尤其对神秘岩洞的叹赏,诗人浮想联翩,最后竟表示要与此山相守终老,怀抱之中,忘记俗世纷争的愿望。全诗创造了一个沉醉大自然、物我共融的非凡气象境界,大笔挥洒,笔力矫健,词气展拓,具有阳刚之美。

        《拟嵇中散<咏松诗>》谢道韫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译文】
        遥望高山上的松树,严冬里也不会凋谢。希望能到树下休憩,瞻仰万仞长的枝条。
        自己难以腾身高飞,只有等待王乔接引。可是不能随我所欲,命运随风飘动摇摆。
        【赏析】
        《拟嵇中散咏松诗》是晋代女诗人谢道韫模仿嵇康的《游仙诗》而创作的一首诗。相较之下,谢道韫的诗与嵇康诗可谓大同小异,谢诗不过是嵇诗的缩写。此诗赞扬嵇康无所畏惧的高尚人格,同时通过王子乔乘鹤升天的仙话传说,也写出了自己对于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伤感。全诗淡雅洒脱,纵横大气,以朴素磅礴的语言融情于景,在女性诗作中独树一帜。
        嵇康的《游仙诗》: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自遇一何高,独立迥无双。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飘摇戏玄圃,黄老路相逢。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踪。

        《拟青青河畔草》鲍令晖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译文】
        临窗的细竹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迎门有高大梧桐,绿荫笼罩。一位年华正盛的深闺少妇,神情凄清地步上高台凭栏远眺。
        她的贞操比那秋霜更加高洁,她的容颜比那春花更加艳丽。她并非害怕离别,她是怨恨丈夫早年从军远戎而久久不归。
        她弹琴只有那夜空中的明月在听,她画眉也只有春风在看。
        【赏析】
        鲍令晖,南朝宋诗人鲍照之妹。鲍令晖出嫁后与夫君鹣鲽情深,日常相处也多谈论诗文。新婚不久,夫君随军出征,一去杳无音讯。鲍令晖独守闺房,日夜思念丈夫, 却迟迟盼不到夫君归来的消息,于是拟《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从主人公的居处环境写起,描写了思妇对久别丈夫的一片挚情和盼归的急切心理,把征人之妇内心隐微的思想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出战乱年代广大征人之妇内心共有的痛苦和悲伤。全诗韵律优美,对仗工整,意境高古,风格清雅。

        《古意赠今人》鲍令晖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线。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余心不变。
        【译文】
        你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天天望君归,可是年复一年,这绷着的心弦总无缓解之时。
        我这里早已是春回大地,而你那儿大概还是冰霜犹在。北地的寒冷我已知道,但是南方我望夫的心情你不知道。
        心中的辛苦给谁说道?只能寄托那双飞的燕子来传情。忙得像织机上的梭子奔个不停,容颜姿色如风雨中的闪电转眼即逝。
        就算容颜芳华一下子就到了尽头,还有我对你的情意始终不会变。
        【赏析】
        此诗是鲍令晖代闺中思妇抒情写怀之作,写思妇对征人的相思之情。先写思妇惦念不安,久盼征人不归;再由己及彼,表现思妇回肠百转、痛苦而又执著的心态;最后抒发主人公所要寄托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诗人运用事因情生、事中含情、情事相融的手法,诗中所叙之事蕴含着浓郁的情意。

        《答外二首·其一》刘令娴
        花庭丽景斜,兰牖轻风度。落日更新妆,开帘对春树。
        鸣鹂叶中响,戏蝶花间骛。调瑟本要欢,心愁不成趣。
        良会诚非远,佳期今不遇。欲知幽怨多,春闺深且暮。
        【译文】
        夕阳余光,满庭花草,丽影西斜,窗外春兰的清香,随着轻风袭来。我更换新妆,打扮自己。打开门帘,走出房门,却不见人影,只好失意地把目光收束到院庭的春树上。
        只见黄鹂成双地栖居树上,相对而鸣,婉转动听;蝴蝶成对地追逐花丛之间,互相嬉戏,其乐融融。我回到房间,调瑟奏曲,想借以排遣愁思的困扰。但由于心愁,既弹不成什么曲调,也驱散不了心头的哀怨。
        相会之期虽然不会太远,但终归不是现在。埋藏于内心的幽怨之多,恰似紧闭的春日闺阁,既“深且暮(暗)”,吐而不尽。
        【赏析】
        梁代的徐悱与刘令娴是一对恩爱夫妻,二人同为诗人。徐悱在宫中任职,因公务关系不能与妻子相伴。这是诗人寄给她丈夫徐悱的一首情诗。徐悱有《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故令娴作《答外诗二首》,此其一,抒发了一个少妇春日里的闺怨。
        古时夫妻相称内外。“赠内”,是丈夫写给妻子的诗;“答外”是妻子回复丈夫的诗。刘令娴这两首诗,语言清丽,感情真挚,就其表现的内容来说,也是我国古代爱情诗中少见的。

        《咏灯》沈满愿
        绮筵日已暮,罗帷月未归。开花散鹄彩,含光出九微。
        风轩动丹焰,冰宇澹青辉。不吝轻蛾绕,惟恐晓蝇飞。
        【释义】
        从丰盛华美的筵席上醉酒归来之时,红日已然西沉,但玉兔却未东升。闺房内漆黑一团,点上一盏灯吧。火刀、火石相击,火星四溅,红白相杂,如鹄彩飞舞,在斗室之内,亦颇为美妙。
        微风自外面长廊的窗户中吹来,把刚刚点燃的灯光吹得忽起忽伏、忽明忽暗,宛如翩翩起舞的淑女身姿。不讨厌飞蛾绕来绕去,只恐怕晓蝇飞白昼到,灯便会被弃置不用。
        【赏析】
        沈满愿,吴兴武康人,出身官宦之家,左光禄大夫沈约之孙女,约梁武帝大同中前后在世。满愿有祖风,善作诗。此诗的主旨是借咏物而寄意,而难在状物逼真,贵在寄情高远。这首咏物诗,因其状物神似,寄意真切而得到人们的交口称誉,流传后世。

        《杨白花歌》胡太后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赏析】
        胡太后,即北朝魏宣武帝元恪嫔妃胡充华,孝明帝元诩生母,孝明帝立,尊为皇太后。
        杨白花,北朝后魏名将杨大眼之子。其武艺出众,相貌瑰伟。其时正孀居的宣武帝妃胡充华,即临朝称制的胡太后,与之发生私情。杨白花惧祸,逃奔南方梁朝,改名杨华。“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华》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辞甚凄惋”。
        此诗“用笔双关,饶有古趣”,读来颇令人感到芬芳悱侧,回肠荡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