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生气大全集(9)|若谷

(2024-03-27 20:57:07)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不生气大全集(9)|若谷

        韬光养晦冲青天
        虎寺禅院中的学僧们正在寺前的围墙上画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却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适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点评一下。
        无德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坏,但龙与虎的特性你们知道多少?现在应该要明白的是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自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它们也就能跳得更高。”
        学僧们非常欢喜地受教道:“老师真是一语道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借机说教道:“为人处世与参禅修道的道理一样,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学僧不解,问道:“老师!退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说道:“你们且听我的禅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诸仁者能会意吗?”
        那些学僧听到这里,都有所醒悟。
        学佛者的人格,有自尊的一面,他们有时顶天立地,孤傲不群,犹如龙抬头,虎相扑,但有时也非常自谦,犹如龙退缩,虎低头。这正说明了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的道理。
        怎样在观赏天鹅高贵优雅的姿态的同时又不剥夺它的飞翔习性?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便是尽量扩大水域的空间,因为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供它滑翔,如果助跑线的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施展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久而久之,这群天鹅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失去了飞翔的本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沉潜的日子相当于长长的助跑线,能够让你飞得更高、更远。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下心来日积月累地积蓄力量,才能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大智若愚成大业
        如果总有人对你说:“你真聪明。”请不要以为这是表扬话。这句话反映的实质可能是你不够聪明,有的可能只是小聪明。别不服气,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让人察觉到他的聪明的。这种人平时很容易被人忽略,或者让人感觉不到丝毫威胁,结果,任何好处都少不了他,可是你会觉得理所当然。这种人平时都有一副温顺如绵羊般的面孔,看似笨笨的,毫无魄力,然而,无数人却前仆后继地败在他手里,这种人用时下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大智若愚的人。他的最好演技就是装笨、装糊涂。装笨、装糊涂的最高境界便是大智若愚。
        三国中有一个大智若愚的杰出代表,即刘备。在许多人眼中刘备软弱无能,只知痛哭流涕,成就蜀国千古功业的只是其手下的文臣武将。武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骁将,文有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的卧龙凤雏。然而,刘备成就帝王霸业的关键在于他能够一一收服这些清高孤傲、桀骜不驯的文武之士,让其对自己甚至自己的儿子都肝脑涂地以求报答知遇之恩。这种人又怎么可能真的无能呢?如果他真的无能,那些英雄好汉又岂会为他卖命?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啊!
        当阳长阪坡摔阿斗,对子龙言:“竖子几损我一员大将也!”一句话换来赵云的万死不辞。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痛哭:“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一句话让诸葛孔明战战兢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枭雄刘备有识人之明,临终之时,曾经提醒孔明:“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他基于长期的共事,对马谡作出了中肯评价,不可大用并不是不用,又担心诸葛亮因亲近而任人失准,可谓高瞻远瞩。无奈孔明不以为然,后痛失街亭。
        刘备深知用人不疑的道理,对手下人推心置腹,看似毫无主见,实则成竹在胸。刘备深谙韬光养晦之道,连阴险狡诈的曹阿瞒都被他骗了。
        刘备新败于吕布,暂时栖身于曹操处。曹操对刘备有戒心,于是备好青梅煮酒请他来小酌,想借机考察一下他的志向。饭桌上,曹操问刘备当世有哪些英雄。刘备列举了袁术、袁绍、刘表、孙策等人,曹操都摇头否认。最后曹操用手指着刘备,又指指自己,说:“现在天下能称为英雄的,只有你与我!”刘备听了以后,吃了一惊,手中所拿的筷子不知不觉落在了地上。这时正是大雨要来了,雷声不断大响。刘备于是装作惊慌的样子,低头捡起筷子说:“雷声一震,吓得我筷子掉了。”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刘备说:“圣人也怕打雷,我怎么不怕呢?”巧妙地将曹操说的话用掉筷子的事掩饰过去。曹操于是就不怀疑刘备了。不久,刘备找机会逃离曹操的掌控,最后走上了三国争霸的大业。
        刘备一味装胆小装糊涂,给曹操一个胸无大志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印象,轻易骗过了曹操,后来成为曹操争霸事业中的强敌。
        大智若愚是一种难以达到的至高境界,自古以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而大智若愚之人却少之又少。好自夸其才者,必容易得罪于人;好批评他人之长短者,必容易招人之怨,此乃智者所不为也。故智者退藏其智,表面似愚,实则非愚也,表面糊涂,实则精明也。

        用忍耐成就未来
        人遭遇不测风云时,能站起来就站起来;站不起来就得见机振作,即要能忍,切不可撞得头破血流,让自己难有东山再起之日。当忍则忍,能屈能伸,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人要获得某方面的成就,必须学会忍耐,从某种程度上说,忍耐是成就事业所必需的。一切成就都来源于忍。孔子的克己复礼是忍耐,他的思想至今在人间散发着理性的光辉,成为众人提倡的奉行之本。刘邦在取得基本胜利后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是忍耐,终成就一代帝业;项羽急不可待,最终却是霸王别姬,饮恨乌江。韩信甘愿受胯下之辱是忍耐。司马迁受到宫刑忍耐而出《史记》。
        一次,滕文公面临强大的齐国将在邻国薛筑城时,心里非常恐慌,于是请教孟子应该怎么做。孟子回答说:“昔者大王居,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业。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举出了周朝先祖太王的例子,即太王为避狄人的侵犯,体恤百姓,到岐山避难。意在劝谏滕文公面临强敌时,不要与人争强斗胜,而是自己勉励为善,巩固内部,然后自立图强。
        孟子在这里提出了使国家保存下来的最实用的办法,也就是忍道。当国力不够强,无法与外敌抗衡时,为了生存下去就要忍。勾践卧薪尝胆也是忍。为国要忍,为人更要忍。苏轼在《留侯论》中提到,称得上豪杰的志士,一定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能算是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面对无缘无故地对他施加的侮辱也不动怒。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
        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刘邦能忍耐、项羽不能忍耐。项羽不能忍耐,因此在败北之际,选择了自刎,空留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歌。如果项羽能够回到江东,也许江东子弟还会跟随他,重谋天下,其结局也就不会如此悲惨。汉高祖能忍耐,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他忍了下来,后来找机会除掉了韩信。因此,人在该示弱时当示弱,该忍耐时当忍耐,万不可因一时之意气葬送自己的一生。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方面都需要忍。忍耐是一种执著,一种谋略;忍耐是一种意志,一种修炼;忍耐是一种信心,一种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
        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借以历练自己的心智。学会忍耐,在生命历程中实践忍耐,你就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收获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