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学道历千魔而不退,遇辱坚百忍以自持。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面对世人对自己的侮辱甚至殴打,有几人能达到这两位大师的境界,做到不生气呢?
难忍能忍,难行能行
只要已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就要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地坚持下去。辱骂也罢,羞辱也罢,权当做为你喝彩加油的精神食粮,拿来当饭吞下。无论从表面看起来你的行为多么不合常理,无论众人看你的眼光多么怪异,无论别人对你的评价多么低俗,都要昂头挺胸,勇敢地走下去。套用一句佛家的话,就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
月船禅师不仅是一位有名的禅师,而且是一位绘画高手。他的画气势磅礴,但却贵得出奇,并且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要先收钱再作画。
有一天,一位女子请月船禅师作画,月船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酬劳?”女子回答:“你要多少就付多少,但要在我家当众作画。”
月船禅师答应跟着前去,原来那女子家中正在宴请宾客。月船禅师拿了酬劳当众作画之后,正想离开。那女子却对客人说道:“这位画家只知道要钱,画得虽好,但其中却透着金钱的污秽,这种画是不值得挂在客厅里的,它只能用来装饰我的一条裙子。”说着便将自己的一条裙子脱下,当众要月船禅师在上面作画。
月船禅师仍不动声色地问道:“你出多少钱?”女子答道:“随便你要。”月船禅师又要了一个高价,然后平心静气地在那女子裙子上作起画来,作完之后又若无其事地离开。
别人听说此事非常纳闷,月船禅师衣食无忧,为什么如此看重金钱?只要给钱,好像受任何侮辱都无所谓,真是不可思议。原来,月船禅师禅居之地常发生灾荒,而富人不肯出钱赈灾,因此他准备建造一座粮仓,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月船禅师之所以这样,也是想完成师父的遗愿——建造一座寺院,但他又不愿一味等待他人的布施,只好以作画筹集资金。此愿望完成之后,他便退隐山林,不再作画。
月船禅师,明确地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作画,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意义。因而,即使那位请他作画的女子当众侮辱他,他依然不为所动,只是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也许这是因为月船禅师的修养极好,有涵养的他能够容忍他人对自己的侮辱;也许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有意义,因而不在意别人的侮辱,一心一意为了实现理想。
为了理想甘愿受辱
在中外历史上,为了实现理想,最能忍的要数春秋时的越王勾践。为了复国报仇,他以曾经的帝王之躯,屈膝为奴。
周敬王二十七年,越国被吴国打败,吴王夫差同意了越国的求和。但提出要越王勾践夫妻去吴国做人质。为了生存,更为了日后的复国大计,勾践遵照夫差的要求,前往吴国当人质。
到了吴国以后,勾践住低矮的石屋,吃糠皮和野菜,穿着连身体都遮不住的粗布衣裳,每天像奴隶一样,勤勤恳恳地打柴、洗衣、养猪,且毫无怨言。
一天,勾践听说夫差生病了,就向太宰伯嚭请求探望。伯嚭奏请夫差,获得准许后,带着勾践来到了夫差的病塌前。勾践一见到夫差,就赶紧伏地而跪,说:“听说大王病了,心中万分着急,特意奏请前来探望。大王对我恩宠有加,我略懂一些医术,可以为大王诊断病情,希望能得到大王的允许,也可借此表我的效忠之心。”这时,正赶上夫差如厕。勾践等人都退到屋外,再次回到屋内时,勾践拿起夫差的粪便,放进嘴里仔细品尝。品尝后,勾践伏地称贺:“大王的病就要痊愈了。我刚才尝出大王的粪便是苦味,这预示您的病情要好转了。”
夫差很感动,当即表示:病好后便送勾践回国。
就这样,勾践以惊人的毅力和忍劲,忍耐了三年的屈辱折磨,尝尽了亡国之君的种种辛酸,终于得以返回故国。回去后,更是励精图治,以忍耐实现了复国强国的理想。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很少遇到勾践那样的大“辱”,然而小“辱”却时有发生,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人生在世,总得有点追求。无论身处多深的苦难中,只要找到生存的意义,找到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树立自己的理想,再大的困难也无法将你击倒。
忍辱不是胆怯
忍辱是比忍耐更深的层次。
有位青年脾气很暴躁,经常和别人打架,大家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这位青年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位禅师在说法。他听完后发誓痛改前非,于是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了,免得人见人烦,就算是别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只是忍耐地擦去,默默地承受!”
禅师听了青年的话,笑着说:“哎,何必呢?就让口水自己干了吧,何必擦掉呢?”
青年听后,有些惊讶,于是问禅师:“那怎么可能呢?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呢?”
禅师说:“这没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做蚊虫之类的停在脸上,不值得与他打架。虽然被吐了口水,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地接受吧!”
青年又问:“如果对方不是吐口水,而是用拳头打过来,那可怎么办呢?”
禅师回答:“这不一样吗!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禅师实在是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
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愣在那里,实在无话可说,火气消了,心有大悟。
禅师告诉青年的是“忍辱”,并身体力行,青年由此也会有所醒悟吧。禅师是心中无一辱,青年的心头火伤不到他半根毫毛。这就叫离相忍辱。
但现实中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人们还是嗔念顿起,怒火中烧,这个时候,想想佛祖的忍辱告诫吧。忍辱不是胆怯,而是让你韬光养晦。忍辱不一定能成大事,但忍辱一定能消解你许多的烦恼!
知耻而后勇
如果没有改造自我并进而改造自己境遇的态度和勇气,那么就只能沉寂于永远的耻辱之中。
美帼前总桶罗斯福在中年时突然得了一种怪病。这时他已经身为参议员,在政坛正是一帆风顺、大展前途的时候,遭此打击,差点心灰意冷,退隐还乡。
开始待在家里的时候,他一点也不能动,必须坐在轮椅上,但他讨厌整天依赖别人把他抬上抬下。后来,他到了晚上就背着别人一个人偷偷练习。
有一天,他告诉家人说,他发明了一种上楼梯的方法,要表演给大家看。原来,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来,挪到台阶上,然后再把腿拖上去,就这样一阶一阶艰难缓慢地爬上楼梯。
母亲看见他这样子,有些不忍心地劝他说:“你这样在地上拖来拖去的,给别人看见了多难看,孩子,别再折磨自己了。”
罗斯福摇了摇头,坚定地说:“这是我的耻辱,我必须面对我的耻辱!”
一味地逃避,最后只有一种可能:自己变得更加懦弱无能,走上彻底失败的道路。这时,你必须拿出敢于面对耻辱的勇气和决心,正视生活中的一切挫折,才能在风雨过后见到灿烂的阳光。
有一种智慧叫弯腰
人生之旅,坎坷多多,难免直面矮檐,遭遇逼仄。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低头,学会弯腰。
孟买佛学院是印渡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这所佛学院的特点是建院历史悠久,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佛学院所没有的,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但是,所有进入过这里的人,当他们再出来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细节使他们顿悟,正是这个细节让他们受益无穷。
这是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细节:孟买佛学院在它正门的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门非常小,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否则就会碰壁。
其实这就是孟买佛学院给它的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所有新来的人,老师都会引导他到这个小门旁,让他进出一次。很显然,所有的人都是弯腰侧身进出的,尽管有失礼仪和风度,却达到了目的。老师说,大门虽然能够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但很多时候,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方便的大门,或者,即使有大门也不是可以随便出入的。这时,只有学会了弯腰和侧身的人,只有暂时放下面子和虚荣的人,才能够出入。否则,你就只能被挡在院墙之外。
孟买佛学院的老师告诉他们的学生,佛家的哲学就在这个小门里。
其实,人生的哲学何尝不在这个小门里。人生之路,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是没有宽阔的大门的,所有的门都需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因此,在必要时,我们要能够学会弯曲,弯下自己的腰,才可得到生活的通行证。
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有风起浪涌的时候。如果迎面与之搏击,就可能会船毁人亡,此时何不退一步,先给自己一个海阔天空,然后再展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