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老有“四伴”可益寿延年
老年人如何才能避免孤独感,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呢?概括地说,应当充实生活内容。力求做到“四伴”:
1.以人为伴,和睦相处。以人为伴首先是指夫妻,几十年如一日忠贞不渝的夫妻,到了老年阶段,更应当相依为命、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2.以物为伴,自寻欢乐。大千世界奇花异木、鱼虫鸟兽、文物玩具,应有尽有。若能选择其心爱者,与之结伴,那么,“任是无情也动人”。这也能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使生活过得五彩缤纷,并永葆活力。
3.以艺为伴,其乐无穷。老年人离退休后闲居在家,如果无所事事,不仅心理上会感到不适,还会产生老朽感、寂寞感、孤独感、无价值感等。这种负性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为此,老年人离职居家,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志趣,如练书法、学绘画、吟诗、填词、集邮、创作、听音乐等,倘若有一两门入迷,将会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4.以游为伴,山海皆亲。我国名山秀水众多,老年人离退休后,可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和兴趣爱好,游之远近,可任选择。这可开阔视野,陶情养性,使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
《十叟长寿歌》有什么内容
《十叟长寿歌》是一首关于老年人养生保健的歌谣,在民间广为流传。全文为:
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来拜求,何以得高寿?一叟捻须曰:我弗嗜烟酒。
二叟笑莞尔,饭后百步走。三叟颔首频:淡泊甘蔬糗。
四叟拄石杖,安步当车久。五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
六叟运阴阳,太极日日走。七叟摩巨鼻:空气通窗牖。
八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九叟理短须,早起亦早休。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善哉十叟辞,妙诀一一剖。
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寿。
虽然十位老人说的都是最基本的养生道理,但对于今天快节奏生活的我们,要做到可非易事,别着急,一步一步来吧。安步当车,日日勤走,若能遵行,必能长寿。
《十寿歌》是什么内容
一要寿,横逆之来欢喜受;二要寿,灵台密闭无情窦;
三要寿,艳舞娇歌屏左右;四要寿,俭以保贫常守旧;
五要寿,远离恩爱如仇寇;六要寿,平生莫遣双眉皱;
七要寿,浮名不与人争斗;八要寿,待客忘费娱清昼;
九要寿,谨防坐卧风穿牖;十要寿,断酒莫教滋味厚。
灵台,指心灵、欲望。这里所述若要长寿的十点养生方法,归纳起来主要属于精神、起居、饮食三个方面。和上文的十叟当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新十寿歌》当记:
漫步梧桐玫瑰丛,公园友聚谈笑中;无忧少虑退休福,阅读旅游兴趣浓;
怨怒悲辛长忘却,热心服务不求功;笑颜常驻心开朗,善解闲愁意自松;
琴棋书画好消遣,家务拳操气血通;淡酒虽和宜少饮,卷烟含毒久伤躬;
早眠习静安魂梦,晨起跑步吸晓风;名缰利锁前车鉴,助人为乐添光荣;
修养锻炼要坚持,磊落胸怀老返童。
影响人类寿命有哪“二十八害”
(1)忧忿嫉妒;(2)懒惰发怒;(3)好色贪财;(4)烟酒过度;
(5)营养单一;(6)饮食无度;(7)忽视早餐;(8)食焦煳物;
(9)晚餐过饱;(10)身体过胖;(11)糖盐过量;(12)滥用补药;
(13)情绪困扰;(14)环境污染;(15)高枕无忧;(16)以车代步;
(17)好逸恶劳;(18)不愿用脑;(19)讳疾忌医;(20)运动不足;
(21)衣着脏乱;(22)嗜玩猫狗;(23)起居无节;(24)劳累过度;
(25)熬夜打牌;(26)电视入迷;(27)夫妻分居;(28)寂寞孤独。
为何养生要讲“平衡”
关于生命现象,历来说法各异,各有其理,也有偏颇。“生命在于运动”,从文字意义上讲,宇宙万物都在运动之中,人的生命亦然。“生命在于静止”,也有其理,这里说说“生命在于平衡”。
首先是环境平衡:一切健康长寿的生命,必须与环境保持平衡。要保护适宜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创造适宜人们生活的小环境。人与环境失衡,便会生病,甚至不能生存。
其次为营养平衡:要调和五味,不偏食。营养平衡,才能使人均衡发育生长。
再次是阴阳平衡:万物均有阴阳属性,一旦阴阳失调,人就会生病。《黄帝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
接下来是动静平衡:《内经》上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要保持健康,必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动静平衡。
还有重要的一点便是心理平衡: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精神崩溃会导致身体崩溃。生气和忧郁可以使人生病。可以说:“生命在于平衡”,失衡就会生病,以致丧生。
养生也要讲辩证法吗
在养生保健中,处理好下面一些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饱与饥:多食伤身,同时营养不足也会损害健康。唐代诗圣杜甫就是因为饱餐一顿耒阳县令送的烤牛肉而死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户部尚书马齐,自其祖父以下四代多享高寿,其中百岁以上有15人之多,马齐本人享年88岁。据传马家主要是善于饮食调摄,坚持“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而少”。现在有的人由于减肥心切,过分少吃而严重损害健康也是不可取的。养生格言中说:“吃饭八分饱,无病活到老。”节制饮食可减轻胃肠和内脏的负担,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长寿命。
动与静:《健康格言》中说:“久坐不动,易伤血气,脑力者应慎之;身动过剧,易损内脏,体力者应戒之”,“有动有静,无病无痛”。运动必须适量,超负荷的运动会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而引起疾病,从而缩短寿命。
乐与悲:有些老年人离退休后由于精神上无所寄托,往往产生失落感而闷闷不乐,这对健康极为不利。《灵枢》中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若能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社会交往,诸如扑克、棋类等娱乐游戏,有助于消除寂寞,增加生活乐趣。但有的人终日沉湎其中,导致神经失衡,甚至猝死在麻将桌上,那就更为可悲了。正如《健康格言》所说:“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多睡与少睡:古代养生家认为:“少眠乃老年人之大患”。有人提出“睡眠养生论”,认为睡眠好可以延长寿命,但并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美帼心脏病学会研究发现,每晚睡10小时的人比仅仅睡7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人数高一倍,因脑卒中而死亡的人数高3~4倍。所以,民谚说:“早睡早起,没病惹你。”
纵欲与禁欲:历代帝王多不长寿,与其恣情纵欲有关,但乾隆皇帝能够做到“远房帏”,“色勿迷”而寿至89岁。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精少则病,精尽则死。”明代《养生八笺》中说:“阴阳好合,接卸有度可以延年。”美国研究人员对1600人所作的调查发现,上年纪的人维持积极的性生活,有助于长久地保持他们的活力和较强的记忆力。如果老人放弃性生活,他们的智力就会很快衰退。显然,纵欲伤身,禁欲也有害健康,节欲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什么是长寿者的典型性格
美帼一位长寿问题专家讲,当一个人初次来到你的办公室,样子看上去比他所说的实际年龄年轻十至十五岁,假若这个人又表现出诙谐、快活的样子,那你可据此猜测他是位长寿者。如果此人光明磊落,机警灵活,心境乐观,喜欢助人,这些又是长寿者的标志。此人若对时事很关心,常感兴趣,这亦可作为长寿的依据。最后,你可向这位长寿者提个问题:“你对于死亡有想法吗?”如果他恳切地答道:“我生活得很美满快活,对过去的一切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对未来死亡的问题更毫无顾忌。”那么,这就是一位幸福长寿者的典型性格。
总之,性格开朗,有良好的性格修养的人,总是愉快、安定、自信、进取、谨慎、坦白、满足、庄重、热心的。相反,急躁、狭隘、不注意性格修养的人,往往时时诉苦、抱怨、紧张、做事厌烦、恍惚、喜孤寂、轻薄、失望、吞吞吐吐、好冲动发怒、易与人发生争执。
虽说性格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但是上了年纪的人,也应继续修养性格,尽量避免恶性因子刺激,将脾气稳定下来。
为何大德必得其寿呢
孔子告诫说:“大德必得其寿。”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根据自己行医之道总结出:“欲寿,唯其乐;欲乐,莫过于善。”由此看来,要想健康,想长寿,首先是修炼自己的“德”,做一个道德深厚的仁者。要当好人,行善事。
美帼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就健康和长寿问题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的调查,他们惊讶地发现,一个乐于助人、处处行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其预期寿命明显高于那些自私狭隘、心地险恶、与他人关系不和之人。如果你留意报刊上有关健康长寿奥秘的文章,也会得到一个很深的印象:大寿者必是大德者。这也正好印证了孔老夫子之言。其次是做人要“实”,做一个诚实守信的诚者。做人“实”是一种人格,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品德。它是做人之本、执政之要、为政之道,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基本要求。我们虽然不能人人执政、为政,但谁也离不开修身和齐家吧。再次是做人要“宽”,做一个心胸宽广的智者。别人嫉妒你,你不嫉妒别人;别人整你,你不整别人。这是一种宽广胸怀,也是一种品德。
(摘自《中老年长寿保健1000问》,作者:于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