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体真假趣谈(4)|吴斗雷编著

(2024-01-29 21:08:26)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人体真假趣谈(4)|吴斗雷编著

        头发的颜色真与健康有关吗?
        真的!
        有的人发色泛红,有的人发色泛黄,有的人则有着一头乌黑油亮、丝光水滑的秀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外,与发色受疾病影响也有很大的关联。可以说,人的头发颜色和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你出现下列症状,就要当心了。
        青年人灰白发,常属营养不足,多见于甲状腺机能失调等。
        枯黄发者大多属于肾气不足,精血亏损,常见于肝胆系统疾病。
        黄褐色或淡黄色发者,通常为甲状腺功能低下;高度营养不良;重度缺铁性贫血和大病初愈等,导致机体内黑色素减少,使乌黑头发的基本物质缺乏,黑发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淡黄色。
        头发稀疏萎黄,多见于小儿发育先天不足,一般还伴有坐、站、行、说话、牙齿等“五迟”现象。
        少女头发黄可能是缺钙。头发干枯分叉易折断,通常与人体缺少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有关,但不可盲目补充,应该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后再对症下药。
        我国中医提出:“肾其华在发,发又为血之所余,血盛则发润,血亏则发枯”,说的是中医上肾与血、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头发的生长、脱落、润泽、枯槁,都与人的肾及气血有关系。对于女性而言,头发脱落,除个别是遗传所致外,大多数非正常脱发通常发生在产后,从怀孕、产后到哺乳都会使女性气血不足,从而导致头发大量脱落。此时,通常以补血为主,平时也要多吃些当归、何首乌、大枣等补血之物。
        日常生活中,受到脱发困扰的患者以男性居多。中医认为,精血同源,男子脱发多与肾精有关。若过早出现秃顶,一般都是精神压力过大所致。只要平时尽力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减轻压力,脱发症状也会很快消除的。
        进入中老年期后,人的头发慢慢变白了,是因肝血不足、肾气变虚所致。青壮年甚至少年长白发俗称“少白头”,主要是由于血热内蕴、多忧虑、精神紧张而导致的。至于老年人脱发,则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发展规律。但如果太过严重,就可能是气血亏虚所致。这时就应该倾向于补肝补肾了。

        人的脸型真的会受环境影响吗?
        真的!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人的脸型会受到周围环境的综合影响而发生改变,比如地形特征、气候因素、生活起居习惯、饮食来源等,从而出现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环境脸”现象。环境条件越独特,“环境脸”现象就越明显。
        比如说,生活在高纬度寒冷地带的人,由于光线强度弱、气温低,为了保温,头型就会大一些。鼻梁也比较高,鼻尖还有弯钩,以便在呼吸进冷空气后有一个较长的预热阶段。同时,眼睛也相对较大。与之相反,生活在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人,因为阳光强烈、气温较高,脸庞肤色就比较黝黑。为了便于散热,通常都头型偏小,鼻子较阔,嘴唇比较厚。而且,由于缺少阳光,水汽充盈,那里的人们大多有着白皙的肤色,脸型带有明显的“雾都”特征。

        人的脸型真会随着食物变换而发生变化吗?
        真的!
        据有关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人的脸型是会随着食物变换而发生变化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青年人,他们的脸型出现了越来越狭小的趋势。
        这是为什么呢?一般而言,头盖骨大小的变化主要是因上下颚骨和周围肌肉的变化所引起的。现代人使用的精细食物越来越多,使得人们的咀嚼力降低,颚骨中肌肉退化,天长日久的累积之下,人的脸型就会发生变化。
        但是,你也不用因此就担心离家几个月会变得面目全非。人的脸型并不会因短期内吃松软的食物就会明显变化的,只有长时间食用软食物,才会使骨质和肌肉变弱。而且只有经过几代人的演变,脸型才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

        女人真的也会长胡须吗?
        真的!
        虽然胡须通常被视为男人的专利,男人的胸膛与身体上长的毛也通常比女人多,但有的女人也是会长胡须的。
        在世界各地均存在着遗传上的差异。比如说,源自中欧的白人,胡须与体毛丰盛;而来自南非的布殊族黑人,几乎不长胡子与体毛。地中海一带的女人唇上往往有毛,臂上与腿上的体毛也十分茂密;北欧与亚洲的一些男人腿上无毛,脸上或体上长不长毛,是因人而异的。
        有些完全正常的健康女人,因轻度的荷尔蒙不平衡,面上与乳房长的毛比别人浓。有许多女人年龄渐长之后,其颌下与唇上也会长出毛来。这是因为年龄渐大时,其荷尔蒙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的缘故,是十分正常的。只有毛发特别浓密,新长了毛或者毛发脱落异常等情形才有必要去看医生。

        胳膊肘真是向内拐的吗?
        假的!
        有句俗话叫做“胳膊肘朝内拐”,意为帮亲不帮理。与之相对的“胳膊肘朝外拐”,则是帮理不帮亲之意,很有些“吃里爬外”的意味。但实际上,胳膊肘确实是轻度向外拐的,而非向内拐。
        当我们将两上肢向前伸直,掌心向上时,就可以清楚地发现胳膊肘真的是向外拐的。如果胳膊肘真向内拐,就是一种异常了,医学上称之为肘内翻,除少数肘内翻病人是因为先天性原因所致外,大部分都是儿时肘部骨折的后遗症。肘内翻病人行走时,患肢会拍打臀部,并导致支配肘关节活动的肌肉力量减弱。用力方向偏离,提物无力,长时间可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导致疼痛。
        虽然“胳膊肘向外拐”是正常的,但如果肘外翻超过了正常范围,就变成了另一种畸形——肘外翻,它与肘内翻发生的原因差不多。不仅外形难看,可能发生肘关节屈伸或前臂旋转功能障碍,还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肘内翻和肘外翻一般多见于青少年,患者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矫形治疗。由于上肢的生长发育主要是由肩、腕的骨髂来完成,所以应适当提前手术,早期矫正畸形。

        右手真的比左手更发达吗?
        真的!
        虽然人体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左右匀称的,但如果通过前后方向的正中面把身体分为两半,就会发现其实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的。外形上不对称,有的比较明显,能够很容易直接看出来。比如习惯用右手工作的人,因为右手的活动较多,得到锻炼的机会也就多,因此右臂右手的骨骼和肌肉就比左臂左手粗壮、发达,力量也大得多,而且右臂还要比左臂长1厘米左右。那么是不是右手就比左手更发达呢?
        的确如此。这可以说是遗传,也可以说有后天养成的因素。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喜欢用右手,例如写字、吃饭、提东西、打篮球、下棋、搔痒等等。据统计大约有95%—98%的人习惯于用右手。生理学把这种现象叫做“右利”现象。
        右手不论力气的大小、粗细和重量,都要比左手强。右手比左手发达,还影响到右腿比左腿发达。右腿比左腿发达的原因,就是因为右手比左手发达。发达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在劳动习惯用右手。而经生物学家的研究,人们习惯用右手,是在长期渐渐养成的习惯。在石器时代,人们成群结队的拿着石斧、石矛与野兽搏斗。在狩猎时,人们本能地弯着左手来保护胸膛左侧的心脏,而用右手拿着武器冲向野兽。从一千多年前遗留下来的古希腊的壁画中,也能看到这种情况:人们用右手握着矛,而左手拿着盾。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已经习惯使用右手了。即使有的儿童用左手书写或拿筷子吃饭,老师和家长通常也都会让他改过来。渐渐地“右利手”的现象就不仅仅是后天的习惯养成,而成了先天遗传了。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个只有四个月大的婴儿每天放在椅子上坐一段时间,椅子前面放着许多玩具,可以发现他两手伸出去拿玩具共124次,有74次是用右手,50次是用左手。到了后来,婴儿使用右手的次数逐渐增多,甚至当把玩具放在他的左手旁边时,他也是用右手去拿了。慢慢的,人的右手就比左手更发达了。

        大拇指只有一个关节真是缺陷吗?
        假的!
        人的手指大多都是由两个关节组成,只有大拇指是由一个关节组成。平时大拇指应用比较少,又比其它手指短一截,所以有些人认为大拇指应该再增加一截。但是,大拇指只有两节并不是一种缺陷,而是进化的结果。
        伸展开双手,你就会发现,每只手的五指各有用途。大拇指俗称“大拇哥”,虽然构造简单,但它是五指中工作最吃苦的一个。无论是什么重活、累活都少不了它的帮忙。比如,拉胡琴时,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它相帮扶着琴身;又如,弹风琴弹洋琴,在十八世纪以前也只用其它四指,后来德帼音乐家巴哈总算提拔它,请它也来弹琴。凡是遇着吃力的工作,总让它上前去应付。例如水要喷出来,用它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它拼命捺住;重东西要翻到去,得靠它用劲扳住;要吃果物了,可用它细细剥皮;要读书了,叫它翻书页;医生打针的时候,还要用它用力将药水注射到血管中去。
        所以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大拇指的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它比其它指头短,但绝不是缺陷,反而比其他指头具有更多的功能。

        每个人的指纹真的不一样吗?
        真的!
        老人们经常念叨这样一首民谣,叫做:“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把官做,九斗十斗享清福”。这里说的“斗”实际上就是指纹,当然,所谓的指纹决定命运纯粹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世界上根本没有指纹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指(趾)纹之所以会每个人都不相同,虽然尚不能完全弄清楚其机理,但应该与遗传、皮下纤维组织排列以及牵引张力不同有关系。
        指纹可分为三类:一种是斗型,由许多同心圆或螺旋型纹线组成;一种箕型,纹线类似于畚箕,一边开口;另一种是弓型。
        指纹是胎儿出生前一个月左右时形成的,此后即终身不变,即使因刀伤、火烫或化学腐蚀而表皮受损,新生的皮肤上仍是原来的指纹。由于指纹因人而异的特性,各国都有过用指纹代替图章或签字的历史。指纹类型是可以遗传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指纹比较接近。
        人体内的疾病往往会在体表皮肤上留下痕迹,现代医学科学已经研究出,指纹的变化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指(趾)纹在医学上对于研究和诊断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也有帮助。如果指(趾)纹排列完全不符合正常排列,即提示染色体或胚胎发育异常,应加以注意,可作进一步检查,以确定为何病,从而可能早期发现遗传异常,如DDWN综合征,或子宫中病毒感染产生的畸形,如风疹病毒感染。
        此外,由于指纹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不仅公安机关经常根据指纹来破案,现代社会也经常用其作为个人身份鉴定识别的标志。

        指甲真的没用吗?
        假的!
        指甲是表皮的角质层,都是一些死亡的细胞。指甲长了就会“藏污纳垢”,我们就必须经常修剪它们,以保持清洁卫生,也避免指甲划破身体的其他肌肤。那么,指甲是不是没有用的废物呢?
        当然不是了。指甲不仅可以保护手指,又有利于人们劳动和生活。如果没有指甲的保护,人的手指就会经常受到伤害。人做很多活动也都需要指甲来帮忙,比如抓痒痒、弹钢琴等。而且,指甲还可入药。中医学将人指甲叫做“人退”、“手爪甲”。可与其他药材一起治疗多种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破伤风、少小腹胀满、鸡爪风等。
        至于剪指甲不会疼,是因为指甲上既没有肉,也没有血管和神经,只是无知觉的死皮而已,所以人在剪指甲时并不会感到疼痛。

        手指甲真的比脚趾甲长得快吗?
        真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剪手指甲的频率要比剪脚趾甲的频率高得多,可见手指甲确实要比脚趾甲长得快。据试验测定,在一般情况下,手指甲每天可生长0.1毫米,脚趾甲每天则可生长0.05毫米。但每个人指甲生长速度也不一样,这受很多因素影响。春秋季节,人的新陈代谢旺盛,指甲就会生长得快些。如果指甲经常受到摩擦或者经常运动的话,也会长得快一些。即使是同一只手,不同手指的指甲的生长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