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宋·辛弃疾词作9首赏析

(2023-12-23 20:59:48)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南宋·辛弃疾词作9首赏析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
        【题解】
        这首词是词人闲居带湖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词人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
        星如雨:形容满天的烟花。星,指焰火。
        玉壶:喻明月。一说指精美的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句: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元宵节时头上所佩装饰品。此指盛装妇人。
        【译文】
        像东风一夜吹绽千树繁花,又吹得满天繁星如雨下。宝马雕车芳香飘洒。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光渐渐西斜,一夜鱼龙飞舞笑语喧哗。
        头戴娥儿、雪柳、黄金缕,她们笑语盈盈恣意玩耍。我在人群中寻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无意之间却在,灯火稀落处发现了她。
        【题解】
        此词为元夕感怀之作,是历来描写上元灯会作品中最负盛名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结尾句的多种解读。描写苦苦寻觅意中人,千百遍寻而不遇,蓦然回首却就在身边。稼轩自言其志,以此寄托政治失意后不愿同流合污的孤高志节。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茅檐:指茅屋。
        溪上:溪边。
        吴音:吴地的方音。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水东面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题解】
        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黄沙道: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铅山。
        “明月”句: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醒了睡在树枝上的喜鹊。别枝,斜枝。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驻足聆听那一片蛙声,好似在为人们的丰收而欢唱着……
        你看,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八颗星星,转眼山前便洒落了两三点雨。大雨将至,赶紧避雨,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跑到溪头转弯处,茅店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题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闲居上饶时的词作,着意描写了黄沙岭的夜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神州:这里指沦陷的中原地区。
        北固楼:即北固亭。
        坐断:坐镇,占据,割据。
        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题解】
        本词借古讽今,追怀了一代英豪孙权,气势豪迈,感情激昂,同时还流露出为国民而忧愤的真挚情感。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释】
        岑:远山。
        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海螺状的发髻,喻高矮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吴钩:吴地所制一种弯形宝刀。
        求田问舍:求田问舍,置地买房。
        【译文】
        千里楚天一派凄清秋意,水随碧天流去秋色无边无际。放眼眺望远处的山峰,仿佛都在传送愁恨,有的像玉簪有的如螺髻。夕阳斜照楼头,孤雁声声哀啼,我这个江南游子,把吴钩宝剑反复端详,把栏杆全都拍遍,没有人能够理会,我此时登临的心意。
        不要说什么鲈鱼味美,秋风起也不会学季鹰弃官归。更不会学许汜买房置地,要是那样将羞于去见,雄才大气的英雄刘备。可惜大好岁月空流逝,徒然为风雨飘摇的国事忧愁,树都会愁老人又怎能不老垂?啊,有哪个人,能唤来红巾翠袖的美人,为我擦干英雄末路的悲泪。
        【题解】
        此词写登临所见所感,借以抒发思乡北归之念、矢志报国之愿、壮志难酬之悲。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此词是其早期最负盛名的词作之一。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郁孤台:位于今江西赣州西北贺兰山顶,因树木葱郁,地势孤峙得名。
        清江水:指赣江,长江支流之一。源出江西福建边界武夷山西麓,自南向北纵贯江西省。
        【译文】
        郁孤台下滔滔奔流的赣江水,流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我向西北遥望故都长安,可怜只见到千万重山峦。
        青山重重也难把流水挡住,它毕竟还会向东流去。暮色苍茫我正满怀愁郁,又听到鹧鸪声声震我耳鼓。
        【题解】
        此词写登郁孤台所见所感,乃即景抒怀之作。《菩萨蛮》词牌多儿女柔情,此词却慷慨寄意,含蕴深沉的家国之思、沦亡之痛、失志之悲,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可谓小令中绝唱。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
        寄奴: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朝刘宋开国皇帝。
        元嘉:刘裕之子宋文帝刘义隆年号。
        封狼居胥:用汉武帝朝霍去病远征匈奴,封狼居胥山以贺故事,反讽刘义隆好大喜功。
        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行宫佛狸祠。
        【译文】
        千古江山依旧,却无处寻找孙权这样的英雄。当年繁华的歌楼舞榭,饮宴风流,都被风雨吹散。斜阳照草树,普通的街巷老屋,人说刘裕曾居住。谁能想,他曾指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山河势如出山猛虎。
        元嘉帝草率出兵,想建功立业,却仓皇逃命不敢北顾。距今已四十三年,眺望中原,仍记得硝烟弥漫的扬州路。不堪回首,如今在佛狸的庙里,竟是社鼓隆隆、神鸦乱舞。还有谁询问,廉颇老了,饭量是否如故?
        【题解】
        此词为登高怀古之作,全词雄浑豪壮,沉郁悲凉,是稼轩词艺术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释】
        遣兴:遣发意兴,抒写意兴。
        那:同“哪”。
        “近来”二句:语本《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文】
        喝醉酒我暂且尽情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信了它们一点用也没有。
        昨晚我在松树旁醉倒,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摆动要把我扶救,连忙用手一推说:“去!”
        【题解】
        此词当作于辛弃疾闲居瓢泉期间。此时南宋朝廷只图享乐,不思恢复,现实昏暗,是非颠倒。词人忧心如焚,一肚子不合时宜,又不便明言,于是创作此词以发泄胸中愤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