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约1048—1118,一说约1030—1106),北宋词人。字叔原,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宰相晏殊的幼子,一生落拓不得志。】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释】
“落花”二句:出自唐代翁宏《春残》。
小蘋:歌女名。
心字罗衣:明代杨慎《词品》卷二:“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薰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又与此别。”
【译文】
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飞。
记得和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的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题解】
此词借对歌女小蘋和往日情事的追忆怀念,抒发物是人非、繁华易逝的慨叹。“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二句虽袭用前人成句,却意境浑成,胜过前人。全词用语天然,音韵和谐,是传唱度极高的佳作。
《鹧鸪天》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拼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注释】
约:拦阻。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花愁:花落春去而伤愁
朱颜:红颜,明指莲花,暗指采莲女自己。
【译文】
湖塘中长满了浮萍,姑娘们相约来到湖中,一起拨开浮萍采莲。来时,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烟的水汽,在长桨四周缭绕。采莲后回到岸上,月光已照满了高楼。
好花无语,流水无情,年年都为花落春去而伤愁。明天万一西风骤然强劲,无奈莲花抵抗不住秋寒,很快就会凋落。
【题解】
这是一首采莲词。词中主要描写莲花的美丽和采莲四周的环境,衬托出采莲女子的心灵美。
《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注释】
旧香:染在衣衫上的余香。
疏狂:狂放不羁的人。
无凭:无据,无可奈何,无法诉说。即难以言喻,难以表达。
【译文】
借着醉意拍打春衫,回味着昔日留下的芳香。上天为何如此绝情,要用离愁别恨折磨疏狂的情郎。年复一年道路上长出青草,日复一日阁楼中照进夕阳。
云儿渺渺,水波茫茫,征人回归的路程,怎么如此漫长。不尽的相思无法言喻,再莫要笔走花笺空垂泪两行。
【题解】
此词写男女的离情别恨。于往昔浓情蜜意的追忆中,流露出词人对旧情的依恋和对落魄人生的无限感慨。
《阮郎归》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注释】
旧香残粉:指旧日残剩的香粉。香粉,女性化妆用品。
衾凤:绣有凤凰图纹的彩被。
枕鸳:绣有鸳鸯图案的枕头。
和:连。
【译文】
旧日用残的香粉芳馥似当初,人儿的情意淡了反恨不如。一个春天还寄来几行书信,到了秋天书信越见稀疏。
绣凤被儿冷,鸳鸯枕儿孤,郁郁愁肠只待酒来宽舒。梦魂儿纵然有相逢把晤也成虚无,怎忍受连想做个虚幻的梦儿也无路。
【题解】
此词抒写的是居者思行者的情怀,但它同其他同类主题的作品比较,在技巧上自有特色。作者在词中运用层层开剥的手法,把人物面对的情感矛盾逐步推上尖端,推向绝境,从而展示了人生当中不可解脱的一种深沉的痛苦。
《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销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注释】
移破:移尽,或移遍。破,唐宋大曲术语。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
【译文】
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和离别的心上人相遇。梦境里黯然销魂无法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销魂误。
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无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题解】
此词写相思离愁,表达对心上人的追念。全词语言晓畅朴素,情绪曲折婉转,意境含蓄优美,通篇不见“愁”,而字字句句皆含愁,将相思入骨的痴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注释】
西楼:泛指欢宴之所。
“春梦”二句:春梦秋云,喻虚幻短暂、聚散无常之物。
吴山:泛指江南山水。
【译文】
醉别西楼的情景醒后全都忘记,就像那飘忽不定的春梦秋云,人生的聚散真是太容易。月光斜照窗棂我难以入睡,看画屏悠闲地展出吴山的葱翠。
衣上的酒痕和诗里的字,一点点,一行行,都是那凄凉的情意。可怜的红烛自怜没有好办法,只能在寒夜中白白地为人垂泪。
【题解】
本篇也是抒写离别之感,写的是伤别怀人。词人并没有描述具体的事件,而是描绘主人公寒夜无眠追忆醉别西楼,感慨聚散短暂,睹物思人倍感凄凉,孤栖无依只有红烛垂泪相伴。
《木兰花》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注释】
彩笔:唐代李延寿《南史·江淹传》载,江淹有五彩笔,因而文采俊发。后形容文思敏捷。
朝云信断:指佳人一去无音讯。
襄王春梦:指战国时期楚国宋玉《高唐赋序》所记楚襄王梦游高唐,遇神女荐枕之春梦。
紫骝:古骏马名,此处泛指骏马。
【译文】
她住的重重帘幕的秋千院落里,当年我曾在她绣楼写诗作赋。如今却只见雨后红杏立墙头,门外杨花柳絮在风中飘舞。
朝云飘逝,如今她在何方?怕是随着襄王的春梦归去。紫骝马还认得我们当年的游踪,嘶鸣着跑过画桥驰向东边小路。
【木兰花评点】
本篇写旧地重游的情景,在暮春的一天重来当年欢会的楼前,但人去楼空佳人已不知何去,只有满院荒芜之景和认得旧游踪的骏马的嘶鸣。
《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注释】
“就砚”句:眼泪滴到砚中,就用它来研墨。旋,马上。
【译文】
枫叶红金菊黄已是秋深,我思念千里以外的远行人。天上的浮云散尽,鸿雁杳无踪影,我到哪里投寄书信?
靠着窗滴泪一串串,正好用它研墨把笔运。渐渐写到离别以来,最伤心之处,泪水把信笺的红色冲了个干净。
【题解】
此词为小山写别情离恨脍炙人口的名篇。处处借物写情,用笔婉曲,与小山惯常“情溢词外”的风格迥然有别,是其词中异调,却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