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
元夜:元宵之夜。北宋时元宵节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也是年轻人密约幽会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却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题解】
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释】
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玉勒:玉制的马衔。
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章台:汉长安街名。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译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登上高楼也望不见通向章台的大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题解】
此词一说是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作。全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用语自然,辞意深婉,实为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对少妇心理刻画写意尤为传神。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西湖:此指颍州西湖,位于今安徽阜阳。
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译文】
百花凋落后西湖依然美好,满地落花残红,漫天飞絮蒙蒙,垂柳轻拂栏杆整日吹着轻风。
笙歌唱罢游人纷纷归去,这才觉得春去楼空,慢慢放下窗帘,见双燕归来疾飞在细雨中。
【题解】
此词写暮春景致,暗喻人生暮年清净之乐。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共写下十首《采桑子》,此为第四首,寄托其繁华落尽之后,安然寄情湖山的晚岁情怀。末句,微雨中双燕穿帘而归,以动衬静,传神地点染出一幅乐享天年的家园图,充盈着恬然自足之美。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释】
从容:留恋,不舍。
紫陌:紫路。洛阳当时曾用紫色土铺路,故名。
“可惜”两句: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译文】
端起酒杯向东风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匆匆离去。洛阳城东郊外的小道已是柳枝满垂。大多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为人生短暂的相聚和分别所苦,离别的遗憾久久激荡在我的心田。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肯定会更加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一起游览?
【题解】
这是一首惜春忆春的小词。为作者与友人春日在洛阳东郊旧地重游时有感而作,写自己独游洛阳城东郊,饮酒观花时而产生的愿聚恐散的感情。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
候馆:迎候宾客的馆舍。出自《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征辔:坐骑的缰绳。
平芜:平坦向前延伸的草地。
【译文】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题解】
此词写早春离别。宋代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题作“相别”。词境从一派轻盈祥和的早春美景,过渡到渐至深浓的离愁别绪。春山春水,都是思念的载体。词意连绵流畅,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明代李攀龙《草堂诗馀隽》赞曰:“春水写愁,春山骋望,极切极婉。”
《诉衷情》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注释】
梅妆:在眉间描梅花形以为妆饰。
远山长:形容把眉毛画得又细又长,如水墨画的远山形状。古人常以远山喻离别,因而此处借以表达离恨的深长。
【译文】
清晨卷起结着轻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故而将双眉涂得像远山般长长。
回想那如烟往事,怜惜逝去的时光,更容易使人悲伤。想唱歌心里却发紧,想欢笑眉头却紧皱,这日子最让人痛断肝肠。
【题解】
本篇描写的是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抒写了歌女的相思离恨之情,将其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愁闷表现得淋漓尽致。
《木兰花》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释】
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即失去音信。
秋韵:秋声,萧杀之音。此处指风吹过竹林的冷清。
【译文】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踪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渐走渐远渐无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
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我斜依绣枕想在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未做成灯又燃尽。
【题解】
此词写闺思。上承花间词,以女性代言体表达思妇直白深沉之相思。全词围绕一个“恨”字,以景寓情,情感层层递进,把闺中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深曲婉丽,淋漓尽致。
《青玉案》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注释】
都来:算来。
浑可事:都是寻常事。浑,全。可事,小事、寻常之事。
【译文】
一年的春光算来能占几分?到如今早过了三分之二,叶绿葱翠红花姣嫣都是乐事。可是在绿杨婆娑的庭院里,在暖风吹动的帘幕下,却有个人心事重重面容憔悴。
即便是天天在长安买花载酒,又哪能比得上在家乡山里观赏桃李?不要怪春风吹落游子眼泪,相思之情难以表白,梦魂也飘忽无依,只有回到家乡才称心如意。
【题解】
此词为伤春、怀人、思归之作。《全宋词》将其归入无名氏词。
《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释】
四垂天:天幕仿佛从四面垂下,此处写湖上水天一色的情形。
戴花:在头上簪花。
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
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译文】
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春水碧波荡漾,不断击打着堤岸;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湖畔绿杨掩映的小楼中,传来笑语喧闹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
莫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戴鲜花,我随着委婉动听的《六幺》琵琶曲调,频频交杯换盏。人生什么时候能像饮酒一样惬意轻松,不必太多愁苦!
【题解】
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词的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
,下片写作者在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整首词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在言外,别有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