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都门”句:于都城外设宴饯别,却惆怅无有心绪。
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此处为旅船美称。
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鄂、湘、江、浙一代,战国时属楚,故云。
说:通“悦”。
【译文】
秋蝉声声哀婉凄切,傍晚在送别的长亭,一场大雨刚刚停歇。在都城的帐幕里我们无心饮酒,难舍难分之际艄公催着要开船启程,紧拉着手泪眼相看,竟然说不出话只有哽咽。可怜我这一去千里烟波茫茫,暮霭沉沉的南天一片空阔。
从古以来多情人就哀伤离别,更何况是在冷落萧瑟的清秋时节。今夜酒醒后船会行到何处?杨柳岸边,晨风料峭,天挂残月。这一去怕是要终年不归,离开你任什么良辰美景都是虚设。唉,纵然有千万种似水柔情,又能向何人诉说?
【题解】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是典型代表,表现的是其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长亭惜别情景。全词笼罩在一派愁云惨雾的浓重别绪里。所爱不在身边,良辰美景、万千风情无人共赏,皆成空幻。情义执着如斯。
明代李攀龙《草堂诗馀隽》评其:“‘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望极:极目远望。
黯黯:心情沮丧忧愁。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会:理解。阑:同“栏”。
拟把:打算。疏狂:狂放不羁。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消得:值得。
【译文】
微风轻拂,我倚靠在高楼栏杆边站了很久,凝望天边,夕阳的余晖里,烟霭迷蒙,远山的草色变得黯淡,一如我忧郁的心情,有谁理解我此时的惆怅?
打算放纵一下自己,痛痛快快地醉一场,纵情高歌,但强求欢乐反而了无趣味。为了她,即使身心憔悴,日渐消瘦,我也无怨无悔。
【题解】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从词中可看出柳永用情之深,如此执着——“虽九死其犹未悔”,难怪深得青楼歌女青睐,其词唱遍了街头巷尾。所谓“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不愧是名噪一时的歌词作家。
《采莲令》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注释】
翠娥:即翠蛾,美人之眉。此处借指美人。
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方寸:指心绪,心情。
重城不见:唐代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译文】
明月收敛了光华,淡淡霜天上曙光泛出,西行的游子此时心情最苦。美丽的姑娘拉着我的手,轧轧打开朱门送我上岔路。她亭亭伫立,千娇百媚的脸上,泪水横流,默默相看,这断肠场面我怎忍心回顾?
可叹这条小船,急匆匆摇桨乘风驰去,贪着赶路,怎知我们的离情别绪。我心中万般无奈,却只能暗暗饮恨,脉脉柔情可向谁诉?再回头看时,京城已经看不到,凄寒的江天外,只隐隐约约看到两三排烟树。
【题解】
该词与《雨霖铃》堪称柳永离情词的“双璧”。“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有似《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将那一刹那定格,成为永恒,一顾难忘,回首断肠。“便恁急桨凌波去”与《雨霖铃》中的“留恋处,兰舟催发”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将主人公既依恋又急于离去的复杂心情描写得惟妙惟肖。
《浪淘沙慢》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更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殚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注释】
“又闻”句:宋代龚颐正《芥隐笔记》:“阴铿有‘夜雨滴空阶’,柳耆卿用其语。”
因循:蹉跎岁月。
陡顿:突然。
殢云尤雨:喻缠绵欢爱。
秦云:秦楼云雨。形容男欢女爱。
【译文】
一觉梦醒,一缕寒风透窗而进,把孤灯吹熄。哪能忍受酒醒后的凄凉,又听见屋外空阶上夜雨滴滴。可叹我蹉跎困顿久作天涯客,辜负了美人多少盟誓,怎能忍心把从前的欢会,突然就变成忧愁悲戚。
愁苦至极,我一次次回想,在洞房深处,我们曾有多少次畅饮欢歌,双双嬉游在鸳鸯暖被里。那时哪里还去管它就要分离,耗费你的心力。我们尽情翻云覆雨,万种柔情,千般亲昵,两情依依,相怜相惜。
看如今,长夜漫漫,漏壶频滴,你我无端相隔分离。不知何时再能在一起。要有那一天我愿和你共枕亲昵,轻轻地向你细说,在水乡的每个夜晚,我是怎样数着更声把你思忆。
【题解】
此词为柳永于羁旅中,思忆所恋秦楼歌妓而作。他长年流连歌楼妓馆,“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为当时士大夫诟病,但深受民间喜爱。其慢词长于铺叙,淋漓抒情,善以口语俚曲入词,在此篇中均有体现。全词追忆当时欢爱,刻画此际相思,憧憬他年重逢,极致而露骨。但因态度坦荡,情感真实,风格虽秾艳,却无轻佻之感。清代刘熙载《艺概》评其:“绮罗香泽之态,所在多有,故觉风期未上耳。”
《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注释】
陇首云飞:南朝梁柳恽《捣衣诗》五首之二:“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陇首,山头。
关河:关塞河流。此指山河。
锦字:用织锦为回文事。出自唐代《晋书·列女传》,晋窦滔妻苏惠,字若兰,善属文。滔仕前秦符坚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苏氏在家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用以赠滔。诗长八百四十字,可以婉转循环以读,词甚凄婉。后用以指代妻寄夫之书信。
雨恨云愁:用战国时期楚国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事:“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后以云雨代男女欢合。此处指离愁别恨。
【译文】
山头暮云乱飞,江边日头已落,我久久凭栏凝望暮霭烟波。看那山河冷落萧条,千里万里一片凄清秋色,让人不忍凝眸。
想起遥远的京城,那位体态轻盈的仙女,别后至今也未见她把锦书捎。莫非是大雁不愿远行,独自休闲飞落汀洲,令我思绪悠悠。
回想当年,我们曾经有多少幽欢佳会,谁知聚散难以预料,如今都成了无限的恨愁。天各一方,不能再会,每当我登山临水,便勾起平生心事,让我黯然魂消。一整天闷闷无言,惆怅地走下高楼。
【题解】
此词抒写羁旅怀人伤别情绪。眼前所见山川河流,烟波浩渺,北雁南飞。清旷苍凉的秋景更衬得一个人的孤寂,牵出心底所怀之人,追忆旧日欢会之乐。而今形影相吊,只能无言下楼。全词写景疏朗阔大,情绪上层层递进,结构上首尾呼应,整体上形成一唱三叹的韵律之美。
《夜半乐》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里长天暮。
【注释】
樵风:指顺风,好风。
画鹢:船首画鹢鸟以图吉利,此处代指舟船。鹢,水鸟,不惧风暴,善飞翔。
鸣榔:用长木棒敲击船舷。指渔人唱着渔歌回家。
丁宁:同“叮咛”,临别郑重嘱咐。
【译文】
寒云笼罩,天色暗淡,我乘一叶小舟,兴致勃勃地离开江渚。越过千山万水,进入了若耶溪的深处。狂怒的波涛渐渐平息,山风突然间刮起,又听到商贾们相互打招呼。一片片风帆高高挂起,一条条画船轻快地驰过南浦。
看岸上酒旗随风飘舞,一座山村烟云迷蒙,村边还有几行经霜的树。夕阳下,打鱼人敲着木榔归去。残败的荷花零零落落,池边掩映一排排光秃的杨柳。岸边三三两两的,是一群浣纱的少女,她们躲避着行人,害羞地含笑相语。
行到此处,我勾起了思念,悔不该轻率地抛开闺中女子,像水中浮萍漂流难驻。唉,与她的约定不知何时才能兑现?别离的情怀凄凉,只空恨年终岁晚,归期受阻。泪水涟涟,凝望遥遥京城路,听那孤鸿声声回荡在悠远的暮天中。
【题解】
这是一首典型的慢词长调。柳永将自己乘兴泛舟南下时的旅途经历和沿途所见风情,用层层铺叙的写法表现出来。岸上江中,动态静态,人物风物,往复交织,互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初冬图。词人也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让人产生一种悲凉惆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