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伟人早年诗词鉴赏

(2023-11-28 20:51:55)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伟人早年诗词鉴赏

儿歌·应舞狮1902年正月)
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
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
注释:
伟人八岁时,春节于外婆家看舞狮,狮子恰巧舞到八岁的他跟前。当地有狮子到跟前时需吟诗的规矩,他即脱口而出此诗。这首活泼有趣的顺口溜,从一个儿童的视角,生动地描写了狮子的可爱形象和烧酒煮肉的热闹农村气氛。“擦菜子”是当地自制的一种腌菜,“擦菜子煮豆腐”是湖南人十分喜欢吃的菜。他的朴素语言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五古·吟天井1906年秋)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注释:
此诗是他少年时回答私塾老师的出题。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不满,不安于现状,希望有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思想处于最初的萌动期。

五古·咏指甲花1906年夏)
百花皆竞春,指甲独静眠。
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
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
万草被日出,惟婢傲火天。
渊明独爱菊,敦颐好青莲。
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
注释:
夏天,他到外婆家附近的保安寺玩耍。他看到寺院四周盛开着色彩斑斓的凤仙花。这是一种不择土壤、随处生长的小花,因花瓣可用来染指甲,故俗称指甲花。望着顽强生长、傲暑盛开的指甲花,少年的他不禁萌生写诗欲望,并联想起古人各得其趣的咏花诗文:陶渊明归隐田园,独爱菊花;周敦颐生性清高,独爱莲花。此时的他却偏爱枝叶弱小、意志坚强的指甲花。从保安寺归来,他吟成了这首五言诗。这首诗以浅近、明快的语言,描写了指甲花的生长特性和笑傲炎夏的坚强性格,结尾点明题旨,寄托了少年的他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杂言诗·耕田乐1907年)
耕田乐,天天有事做。
近冲一墩田,近水再墩望,多年副产积满仓。
农事毕,读书甚馨香,坐待时机自主张。

七绝·咏蛙1910年秋)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注释:
改郑正鹄诗。湖北名士郑正鹄曾作: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阴。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当时他初到湘乡县东山小学就读,刚从乡下来到城里,颇为鲜衣怒马的城里人所看不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写诗以明志,诗中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以蛙设喻,抒发他人小志大、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

七绝·赠父诗1910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释:
改西乡隆盛诗。1910年,他的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他却立志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答应他的要求。在离家赴前夕,他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首诗是少年的他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五言诗·登高泛海1913年10月)
登祝融之峰,一览众山小;
泛黄勃之海,启瞬江湖失。

五言诗·江畔1914年秋)
晚霭峰间起(萧),归人江上行(萧)。
云流千里远(萧),人对一帆轻(毛)。
落日荒林暗(毛),寒钟古寺生(萧)。
深林归倦鸟(萧),高阁倚佳人(毛)。
注释:
萧:友人萧瑜。

四言诗·《明耻篇》题志1915年)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注释:
五月七日:该天日笨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

五古·挽易昌陶1915年)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城南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浸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瀁游,零落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蒨,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里,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杂言诗·游泳启事1915年夏)
铁路之旁兮,水面汪洋。
深浅合度兮,生命无妨。
凡我同志兮,携手同行。
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场。
注释:
1915年他在湖南一师发的游泳启事。源于王以平《走出韶山冲》。

五律·朱张渡1916年冬)
共泛朱张渡,层冰涨橘汀。
鸟啼枫径寂,木落翠微冥。
攀险呼俦侣,盘空识健翎。
赫曦联韵在,千载德犹馨。
注释:
朱张渡:湖南地名。

杂言诗·意志之锻炼1917年4月1日)
夫力拔山气盖世,猛烈而已;
不斩楼兰誓不还,不畏而已;
化家为国,敢为而已;
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耐久而已。

七绝·赠刘翰林1917年夏)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竹杖草履谒学尊(萧)。
途见白云如晶海(萧),沾衣晨露浸饿身(毛)。
注释:
萧:友人萧瑜。

七律·骤雨东风1916年至1917年)
骤雨东风过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
(缺两句十四字……)
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
客行此去遵何路?坐眺长亭意转闲。
注释:
源于肖三文章回忆。

杂言诗·河出潼关1917年至1918年)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
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

四言韵语·奋斗1917年至1918年)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1918年春)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注释:
1918年6月,他湖南一师毕业,老师杨昌济邀去北京,他8月与李维汉等24人从长沙乘船到汉口,坐火车到河南,路遇大雨,只好步行到许昌。是为他第一次出省。

归国谣1918年春)
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
清溪却向青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

七绝·过魏都(与罗章龙联句)(1918年8月17日)
横槊赋诗意飞扬(罗),《自明本志》好文章(毛)。
萧条异代西田墓(毛),铜雀荒沦落夕阳(罗)。

祭文·祭母文1919年10月8日)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虞美人·枕上(赠杨开慧1921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贺新郎·别友(赠杨开慧1923年)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翻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
知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
重比翼,和云翥。
注释:
横塘:东门小吴门外清水塘。1921年冬至1923年4月,他租了清水塘边的一所茅屋,旧址现为纪念馆。“横塘”也是典故,在古诗中常作女子居住之处。唐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