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字联鉴赏

(2023-11-27 21:18:35)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隐字联鉴赏

隐字联,又叫缺如联,或却字联,即上下联各缺一字,把联中的关键字隐去,把成语典故、古人名句、俚言俗语融入联中,形成要表达的意思。“隐字联”既含而不露,又使人一目了然,在对联的众多形式中自成一格。

请看一户穷人写的春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此联为宋朝吕蒙正所作。吕少时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有一年春节,家中缺衣少食,过得冷冷清清,与富贵人家不可同日而语,苦读寒窗的吕蒙正写下了这幅对联。这幅对联巧用“隐字”修辞,上联隐“一”,下联隐“十”,谐音“无衣无食”,横批无“东西”,可谓叫苦有方。此联立意奇巧,很形象地表达了穷人过年三难。它不但是一篇缺如联,还是一副数字联,若把它视为谐音联也是可以的。类似的对联如下: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二四七三
——上联隐“缺衣”下联隐“少食”,横批隐“儿死妻散”。

再请看一副嘲庸医的对联: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相传有一个叫“吉生”的庸医,水平低下,却爱自吹,有人便在其门上贴了这副楹联予以嘲讽。在上下联镶嵌的成语中,每个成语都故意漏写了一个字,所漏写的字合起来恰是他的名字。这样的漏字法作的楹联,艺术效果比不漏“吉生”二字更佳。

再看一副贺婚联:

人称新郎新娘,原本是旧相思一对;
你吃喜糖喜酒,能不有风味几番?
——这副联中故意漏去一字,让前来贺喜的人自己去品味,自我感觉用什么字好就填上什么字,填不上来,说明这种风味难以用语言表达。这一漏字,正是寓联意于联外。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漏“水”,下联漏“酒”,意味隽永。再看下一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漏“八”,下联漏“耻”。据说,这个对联是明末清初降臣洪承畴做寿时,一书生赠他一副对联:人们不解其义,有人测之曰:“首句隐忘八,次句隐无耻也”,气得洪承畴暴跳如雷。此联也有一说为人们为卖国贼袁世凯所作。
更巧妙的是下一联。据说,袁世凯死后,有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这副楹联故意不按楹联作法之常规去写,上联五个字,下联六个字,使其不能成对,这样的对联按属对要求是绝对不可以的。但此联正是用属对中的“失对”术语,向人们暗示“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之意,作者利用缺如的手法出其不意地表达了言外之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借此,方使这一巧联流传于世。

在对联中用相关的话暗示要讲的事物,也就是将要讲的隐藏起来,这种制联方法称作隐如。隐如手法,似乎谜语。
请看这样一副对联:

数声吹起湘江月;
一枕招来巫峡云。
——上联“数声吹起湘江月”只说吹,却未言吹的是什么,然而读者却很容易联想到那清脆悦耳的笛声。下联“一枕招来巫峡云”,显而易见,那枕边尤物不是梦,又是何物?宋玉《高唐赋序》说楚王梦与巫山神女相会于高唐。神女曰:“旦为行云,暮为行雨。”上联写笛,下联写梦,意境幽远,令人心动。

再如:

字写三秋离北塞;
路通一线到鹏图。
——上联隐“雁”,下联隐“指南针”。

用隐如法制作的对联虽与谜联相类,但却有本质的区别。用制谜法制作对联,乃以依物制联,是将谜面对联化,实际上就是用对联形式制作的谜语;而用隐如法制作对联,乃是以联喻物,是将所要描写的事物暗藏于联中,使人们通过联想对作者的用意加以理解。如下几联:

一肩风雪三千里;
两眼乾坤十二时。
——上联隐“轿夫”。 下联隐“猫”。

 兵书三卷桥边授;
 忍字百篇家内藏。 
 ——隐“张”。上联典指西汉张良事。下联典指唐代张公艺事。

与汝同销万古;
问君还有几多。
——此联为香港影星莫愁死后,一位记者朋友为她撰写的一副挽联。该二句原本不对,隐去“愁”字后恰恰是浑然天成,字词、意境俱佳的联作。

士为知己;
卿本佳人。
——清朝王士卿贪污被处死一案发生后,有人作联挽曰:“士为知己;卿本佳人。”上联出自《战国策》中“士为知己者死”,下联出自《北史》中“卿本佳人,奈何作贼?”该联联首嵌名,联尾歇后,直呼其名,巧妙地讽刺王士卿是“死人”和“贼人”。

国之将亡必有;
老而不死是为。
——章太炎与康有为政见不合,曾作嵌字联骂康: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句是《中庸》“国之将亡,必有妖孽”隐去“妖孽”二字;下句是《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隐去“贼”字。
能作如此妙联,章太炎不愧为国学大师。

未晚先投二十八;
鸡鸣早看三十三。
——过去的小旅店(客栈)门口常见“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之类对联。曾有位聪明的店主,将该联改为:未晚先投二十八;鸡鸣早看三十三。古代天文学有“二十八宿”、“三十三天”之说,(这里的“宿”和“天”二字隐去,)更使人觉得别有趣味。

到门不敢题凡鸟;
谪居犹得近蓬莱。
——上联隐“凤”字,下联隐“仙”字。凤,正体字为“鳯”,拆字即凡鸟。古言蓬莱为仙人所居之所,故下联隐“仙”。“凤仙”应指近代歌妓小凤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