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许多人常拿别人姓名打趣。如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有个叫郭忠恕的人,拿一位聂姓朋友“开涮”:“近贵全为聩,攀龙即是聋。虽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聪。”这位聂姓朋友则以郭名中的“忠恕”二字对之:“勿笑有三耳,全胜畜二心。”
郭只好自取其辱。
北宋史学家刘攽,为人喜谐谑。
一日,刘攽戏问王觌道:“君公何故见卖。”这里的“见”字,表被动,意思是问王为什么要被卖呢?王则答曰:“卖公直甚分文。”“攽”字拆开来正好是“分文”,王意思是说说,“卖你不值分文”,刘攽自讨没趣。
蔡襄一日以陈亚的名字为对,戏谑道:“陈亚有心终是恶。”陈亚随口对曰:“蔡襄无口便成衰。”一时传为名对。清光绪年间,有人拿编修梁鼎芬任的姓名打趣,作联讽之:“一目当空,开口便成两片;念头中断,终身难免八刀。”此联把“鼎芬”二字“斩断”,梁看后非常生气。后知此联出自其门客尹亚天之手,梁也写了一副对联:“有心终是恶,无口岂能吞”,取名字“亚天”二字戏之,一时传为笑柄!
晚清重臣曾国藩曾与左宗棠经常打嘴仗。曾曾拿左姓名戏谑:“季子自命太高,与我性情相左”;讽刺左宗棠自命不凡,又将“左季高”这姓字倒嵌进去;左宗棠则反唇相讥:“藩侯以身许国,问他经济何曾?”意指你曾国藩要报效朝廷,可是你有什么经国济世的才能呢?也是将曾国藩的姓名倒嵌进去了,且对得工整。左听说曾宠爱一名小妾,并常为之洗脚。遂出联取笑:“替如夫人洗脚”,笑话曾给小妾洗脚。曾则随口说道:“赐同进士出身”,左宗棠没有考中进士,是被皇上“赐”了个称号,而这也是他一生之心头之恨,曾的下联恰恰击中了左的痛处,左自讨没趣,反取其辱。两人交锋,可谓伯仲之间!
姓名是一个人的代号,也是一个身份的象征,一般为长辈所赐,因此,最好不要拿对方姓名取笑,否则会自取其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