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地名由来(2)|张卉妍

(2023-05-21 21:48:57)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老北京的地名由来(2)|张卉妍
白云观牌楼

        白云观的由来
        位于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地处幽静,被誉为“洞天胜境”,是老北京最大的道观,也是京城的一大旅游、祈福之处,凭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人的眼球,一年到头都香火不断。逢年过节更是十分热闹,参观的、祈福的、叫卖的,人来人往。白云观俨然已经成为老百姓了解中国传统风俗与道教文化的重要渠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2001年,白云观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白云观初建于唐代开元年间,那时候还只是一座寺庙,不叫白云观,而叫白云寺。那从什么时候起,“白云寺”成了“白云观”了呢?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丘处机。
        说起丘处机,很多爱看金庸武侠剧的人肯定知道,那是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中杨康的师傅啊!虽然金庸先生创作的《射雕英雄传》是一部虚构小说,但在历史上却真有丘处机其人。丘处机真名为丘左,道号长春,所以也被叫作丘长春。
        相传丘处机是山东人,小时候起就开始跟着师傅学琢玉,后来为了养家糊口,他就干起了琢玉这一行。丘处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经常帮助别人,他的善良打动了一位仙长,这位仙长就点化他皈依了道教,并将自己的仙术传授给了他。从此以后,丘处机四处云游,普化众生。
        在那时候的皇朝有一个规矩,就是每一个新上任的皇帝在执政后都要出一次家当一段时间的和尚,跟着娘娘也要出次家当当尼姑。可是那皇上和娘娘可是吃住在蜜窝里的人儿,哪能受得了当和尚尼姑的苦?所以那时候都是走走形式,找人替他们出家,替他们出家的人就叫作“替僧”。凡是当了替僧的人,无不身价大涨。
        有一年旱灾严重,老百姓们困苦不堪。皇帝在宫内设坛祀天也没管用,就想召集天下能人来求雨。这时娘娘举荐她的替僧白云寺王长老来求雨。王长老带着自己的几个小和尚在宫里净身、斋戒、诵经、拜佛,足足折腾了几天几夜,可还是没有下雨。皇帝一气之下罚了娘娘半年的俸禄,并且下令打了王长老一百大板,把他赶出了宫。接着,皇帝颁发圣旨,下了一道皇榜,上面写明,谁能求下甘露,普救众生,重重有赏。可皇榜贴了七天,也没有人敢揭。皇帝苦恼万分,寝食难安。正在第八天头上,皇帝忽听大臣来报,说有一个老道士把皇榜揭了,声称能够祈福降雨。皇帝听了赶紧派人将这位老道士迎进了宫。这位老道士是谁呢?不是别人,正是那丘处机。
        丘处机运用法术,手托金瓶、口念真经、挥洒琼浆玉露,不一会儿只见风云变幻,天空顿时阴沉下来,接着几声响雷,甘露飞洒、大雨淋淋,连着下了两天两夜。皇帝大为高兴,封了丘处机“仙师”的美名,加以重用,并赏了他许多金银财宝。
        这王长老听说丘老道施法给求下雨来,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哼,这牛鼻子老道不知施了什么妖道竟求下雨来,反看我倒被赶出了宫,不行,我得出出这口恶气!于是他买通了太监,以给娘娘斋戒为名又进了宫,见到娘娘把他的想法说了,那娘娘也因求雨的事儿被罚了半年的俸禄,并且近来皇帝也不怎么踏进自己宫门了。俸禄事小,恩宠事大呀!都怪这丘处机求下雨来,让我没有面子,不行,我非得治治他不可。于是,娘娘便和那王长老一拍即合。
        “那你说我们该如何整治他呢?”娘娘问那王长老。
        王长老来觐见娘娘之前,心里早有了谱,便对娘娘说:“等皇帝召见那丘老道时,您不妨向皇上提个醒儿,让那丘老道掐金断玉,当年张果老不就有掐金断玉的本事么!皇上既然称丘处机为仙师,他一定也能掐金断玉,如做不到,就借此事将他赶出宫去!”娘娘听了,心想这王长老的主意还不错。于是几天后,娘娘在觐见皇帝时对皇帝说:“都说前几天那能祈福降雨的丘处机神通广大,臣妾想见识一下他的本事,看看他有没有掐金断玉的本事。”皇上听了娘娘的话,也想看看丘处机的本事。于是便命人将丘处机叫了来。
        娘娘对丘处机说:“丘法师,都说你能呼风唤雨,今儿个皇上想瞧瞧你还有其他的本事不,不知你能不能掐金断玉?”说着递给丘处机一块金子和一块玉。
        丘处机接过金和玉说:“贫道不知娘娘想要我掐成个什么样子?”那娘娘本就为了使坏,心里也没个谱,就胡乱说道:“你想掐成什么形状都可以,随你的便吧!”
        丘处机看看了那块玉,随手一掐,那块玉就变了形状,接着丘处机又一下掐成一个方帽翅儿,顺手按在自己的道冠上。随后,丘处机又拿起那块金子,向金子吹了一口气,那金子就软成个面团子一般。丘处机用手指轻轻捏着像抽丝一样往外抽,每抽一条就往道冠上缠一条,也不知抽了多少条,都像头发丝那么细,不一会就织成了一个金道冠。
        皇帝见了丘处机的本事,又惊又喜,大声叫好,又大大赏了丘处机一番。娘娘见非但没有惩治了丘处机,还让他借此又表现了一番,还赢得了皇帝的奖赏,心里那个气啊!
        这次没有让丘处机出丑,娘娘和王长老不甘心,就又想了一计。一天,娘娘对皇帝说:“皇上,都说那丘法师神通广大,他的本事臣妾也见识到了。可臣妾得知白云寺王长老的法力也很高强。上次王长老祈雨没有成功,这段时间他潜心修炼,功力大涨,不妨让他二人比试一番,看谁的本事更高强。”皇帝听了,心想也未尝不可。于是问:“怎么个比试法啊?”
        娘娘赶紧进言:“如今臣妾有孕在身,马上就要生产了,皇上何不把王长老和丘法师一起召进宫,让他二人算算臣妾腹中胎儿究竟是龙还是凤?谁算得准就说明谁的本事大。”
        皇帝听了,觉着十分有趣,于是点头应允了。进宫后,王长老有意显摆本事,遂抢在丘处机前面,说:“皇上,照贫僧看,娘娘怀的是个公主。”
        丘长春笑了笑,说道:“按贫道掐算,娘娘将为皇上养一龙子。”
        这王长老虽然祈雨失败,但到底也有一点法力,已算出娘娘怀的就是个公主。于是说道:“皇上,虽然贫僧的法力有限,但这件事敢保证没有算错,娘娘的的确确怀的是位公主。如果是贫僧算错了,贫僧愿将小庙白云寺送给丘法师。”丘处机听了笑而不语。
        娘娘临产的日子很快就到了,皇帝差人将王长老和丘处机请进宫来。等了一段时间后,宫人来向皇帝禀报,说是产了一位公主。王长老听了,得意万分,心想丘处机这次可栽大发了!只听丘处机哈哈大笑,不慌不忙地说:“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皇上命人将龙子抱出检验,如若贫道所言不实,贫道愿以死谢罪。”皇帝命太监将婴儿抱来,轻轻将襁褓一揭,见果然是个龙子。
        原来,丘处机已经算出娘娘所怀的是个公主,只是为了和王长老斗法,才故意说成是个龙子。
        可娘娘明明生的是个公主啊,怎么皇帝一看又成了龙子呢?原来,待娘娘产后,丘处机又施法用公主换来个太子。这王长老当然知道是丘处机施了法术,可自己的法力又比不过丘处机,只能干着急干生气,只得将自己的白云寺送给了丘处机。丘处机得了白云寺后稍加修缮就改名为白云观。
        后来,娘娘和王长老又想了个法子与丘处机斗法,便在白云观旁建了座叫作西风寺的庙宇,意在用“西风”吹化“白云”。谁知丘处机又在观山门内修了一座“窝风桥”,将那座西风寺给镇压了下去。
        最终,王长老气不过,归隐山林。而丘处机则凭借自己的法力得到了皇帝的第三次奖赏,皇帝还派人做了个上书他亲笔题写的“万古长春”字样的匾额。从此,老百姓们都叫丘处机为“长春真人”。白云观的香火也随着丘处机越来越大的名气而愈加旺盛起来。

老北京的地名由来(2)|张卉妍

        公主坟的由来
        在北京生活过的人,几乎都听说过公主坟这个地名。公主坟位于北京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西三环交会处,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很多人听了公主坟这个地名后,都心存疑问,这里为什么取名为公主坟呢,是因为这里曾经埋葬过什么公主吗?尤其是在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开播后,更多的人对京西公主坟内埋葬的公主是谁充满了好奇,可以说各种说法都有。有的说是这里埋藏着乾隆皇帝微服私巡时认的一位义女,也有的说埋葬的是清朝的一位公主——一位同清皇室并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公主,此人就是孝庄皇太后的义女孔四贞。
        第一个版本:乾隆义女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最喜欢微服私访,而且每次私访几乎都会带着两个死对头刘墉和和珅。
        话说有一天,乾隆一行人在路上走得长了,水又喝光了,于是便投宿在一户人家里。这家的老人是个十分热心的人,还让女儿小风为他们一行人做了饭吃。小风虽然只有八九岁,但不仅长得漂亮,还勤快灵巧,十分讨人喜欢。乾隆非常喜欢她,便收她为义女。临行前,乾隆对义女小风说:“日后有了什么难处,可以随时来京城的‘皇家大院’找干爹啊!”
        几年过去了,小风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由于家乡发生了连年的灾荒,小风父女俩的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这时候小风突然想起了几年前干爹临走时对自己说的话,于是她和父亲商议,想去京城投奔干爹去。父亲觉着生活实在无望,于是便答应和女儿一起去京城。
        父女二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京城,可是他们几乎寻遍了京城里所有的“黄家大院”,也没找到干爹的家。最终父女俩只得靠乞讨过生活。后来父亲因为年纪大,又吃不好,大病了一场。看着父亲那可怜的病容,小风伤心极了,愁得只是哭。
        在一次沿着护城河边乞讨时,小风没要着多少钱,再想起父亲的病因没钱医治更严重了,遂痛哭起来。这时,刘墉正好出来办事儿,见护城河边有一个姑娘在哭,就看了几眼,寻思着:“这姑娘好面熟啊!”走进一看,遂认出这是皇上前几年微服私访时认的干女儿。于是向小风问明原因,将她父女二人接回自己府中。到了刘墉府院,父女二人才知道,那干爹竟然就是乾隆皇帝,接他们的先生是丞相刘墉,“皇家大院”指的是皇官。父女二人又惊又喜又怕。
        第二天,刘墉便将小风父女的事情禀告给乾隆。乾隆遂召见了小风父女,把二人安排在宫中做事。又过了一段日子,小风父亲因病去世,只剩下小风一人待在宫中过活。可在皇宫里过活,虽然不愁吃穿,但繁文缛节太多了,再加上宫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势利眼:娘娘、格格因她长得好看,很嫉妒她,常对她冷言冷语;阿哥皇孙见她长得端庄秀丽,都对她不怀好意,总想欺侮她;太监、宫女也因她出身贫贱,又给不起赏钱,时不时地也指桑骂槐地数落她一通。俗话说:宁喝舒心的粥,不吃皱眉的饭。小风在宫里虽不缺吃穿,但受了不少委屈,整日以泪洗面。在父亲死后不久,就大病了一场,几天油盐不进、昏昏沉沉,最终一命呜呼!小风死后,乾隆本想着随便把她埋了了事,但刘墉建议说:“她虽不是皇上您的亲女儿,但到底也是您的义女,如果草草埋葬,您脸上可不光彩呀!”
        乾隆听了,觉得刘墉的话不无道理。于是传旨,按公主的品级给小风办了葬礼,把小风葬在了如今的复兴路西三环交会处,后世的人都管这个地方叫作公主坟。
        第二个版本:清汉族公主孔四贞
        孔四贞是清朝仅有的一个汉族公主。汉族人在清朝怎么会被封为公主呢?是这样的:孔四贞之父孔有德,原是一名明末降清的参将,后来成为清政府镇压各地起义军的得力大将。顺治九年(1652年)五月,孔有德的军队被抗清起义军围困起来。孔有德被杀,孔家被洗劫一空,全家人几乎都遭杀害,只余幼女孔四贞被部将救出,留下了一条命。
        当时的清朝皇帝顺治帝得知这一消息后,又惊又痛,遂命大臣将孔四贞接回皇宫,送交孝庄太后抚养。鉴于孔有德建功颇多,便特赐其女孔四贞食禄,封为和硕格格。从此,孔四贞便成为清朝仅有的一位汉族公主。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等三藩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发动叛乱。孔四贞的丈夫孙延龄也参加了叛乱。对丈夫的反清行为,孔四贞一直强烈反对。在孔四贞的影响下,孙延龄很快表示要投降清朝。吴三桂得知孙延龄降清的消息后,将其杀死,并幽禁了孔四贞。直到清军扫平三藩后,孔四贞才回到京城,死后便被清帝下令葬在京西,也就是今天被称为公主坟的地方。
        除了这两个版本之外,还有其他的版本,可谓众说纷纭。那么,在众多版本中,到底哪一个是真的呢?
        其实,关于埋葬在公主坟内的公主到底是谁,早在1965年修地铁时,谜底就已经揭开。当时文物部门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得出的答案是,以上两个版本都是传说,并非真正的历史。公主坟内真正埋葬的公主有两位,是清仁宗嘉庆皇帝的女儿。两位公主分别葬在东西两侧,东侧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她是嘉庆皇帝的第三个女儿,母亲是和裕皇贵妃,已婚,死时年三十一岁。西侧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是嘉庆皇帝的第四个女儿,母亲是孝淑睿皇后,已婚,死时年二十八岁。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疑惑:两位公主为什么给埋在了一起呢?原来,按照清朝的规矩,公主下嫁后,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冢。庄敬和硕公主和庄静固伦公主是同年而亡,仅隔二个月,于是就埋在一起了。因这里埋葬着两位清朝公主,于是后世人将此地称为公主坟。这才是符合历史真相的版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