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人楹联趣谈(5)

(2023-07-12 21:55:28)
标签:

杂谈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名人楹联趣谈(5)名人楹联趣谈(5)
楷书五言联·玄烨

        玄烨(1654—1722),清代康熙皇帝,满族。顺治帝第三子,顺治十八年八岁继位,与乾隆并称“康乾盛世”。康熙六十一年死于畅春园,终年69岁。葬清东陵,谥号“仁皇帝”。康熙帝自幼喜好书画,尤爱董其昌书法,常作书赐大臣及外邦,流传作品较多。楹联亦时有佳作。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这是玄烨挽郑成功的联。作为清朝的封建皇帝,能对坚持抗清的郑成功进行客观评价,处处流露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叹服与褒扬,实为难能可贵,数百年传为佳话。
        1662年7月,郑成功病逝于台弯。郑的后代将其遗体迁葬福建故土。康熙亲自敕派官员一路护送灵柩,并撰写此联,全联虽只32字,却有着丰富的内涵 。
        清兵入关以后,明朝四镇总兵离心离德。郑成功却拒不投降,以厦门、金门二岛为根据地,兴兵北伐,从崇明溯江而上,克镇江,围南京,后失败而返。上联正是对这一事实的概括。1661年3月1日,郑成功率领将士2.5万人登舰出发,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38年的台弯。郑成功收复台弯后,施行新政,仍然坚持反清复明。这就是康熙皇帝在下联中所赞扬的“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松高枝叶茂
        鹤老羽毛新
        玄烨十分器重学者陈梦雷,特意赏赐一所宅第,名“松鹤山房”并御书此联。“松高”,喻指陈梦雷既有气节,又有成就。“枝叶茂”,颂赞他学生甚众,影响广泛。“鹤志”,喻赞品行高洁,卓尔不群。“羽毛新”,誉指其自强不息,在学术造诣上有新的进展,同时希望他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老有所为,做出更大的贡献。另外,“松”、“鹤”皆祝人长寿的吉祥物,“松鹤延年”、“松鹤遐龄”即指此。

名人楹联趣谈(5)
周起渭肩扛锄头像

        周起渭(1665—1714),字渔璜,贵州贵阳人。清诗人。康熙年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荐升詹事府詹事。以诗、古文、词负盛名。与姜宸英、汤右曾、顾图河等相角逐。诗学苏轼、元好问、高启诸家。有《桐野诗抄》。
        林中无酒,雀子如何歌酒醉
        家里有米,母鸡因此叫谷多
        周起渭从小善对。有一次,他和启蒙老师在后院散步,忽然,一生蛋母鸡“谷多!谷多!”地叫着跑到他们跟前。塾师融景生情,口占一上联:“母鸡下蛋,谷多谷多,只有一个。”周随即指着树上叫着“酒醉!酒醉!”的小鸟对道:“小鸟上树,酒醉酒醉,并无半杯。”塾师进而出个问句对,曰:“林中无酒,雀子如何歌酒醉?”年幼的周起渭不假思索地答对:“家里有米,母鸡因此叫谷多。”

名人楹联趣谈(5)名人楹联趣谈(5)
徐本联·今人书

        徐本(1683—1747),字立人,号是斋,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尚书徐潮子。康熙年间进士。历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雍正末充协办大学士,协助鄂尔泰、张廷玉办理苗疆事务。高宗即位,命协办总理事务,晋东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充律例馆总裁。旋入值南书房,参预机要。乾隆九年(1744年)以病解任。
        防贼防奸防火烛
        费钱费力费工夫
        徐本担任过内阁大学士,告老回杭州后,也严于教化。当时正值社事繁忙,乡邻们昼夜演戏,许多戏场都请他写戏联。他大书七字联一副:“防贼防奸防火烛;费钱费力费工夫。”横批是“戏无益”。给乡邻们泼了一盆冷水。

名人楹联趣谈(5)名人楹联趣谈(5)
郑板桥撰书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道人,早年曾用理庵为其号,有时自署板桥居士、板桥道人等,江苏兴化人。清大学问家、书画家。幼时家贫,应科举,为康熙年间秀才、雍正年间举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做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擅画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善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长于诗文,清峻隽永,漫出真气。有《板桥全集》。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这是郑板桥为苏州网师园题写的对联。有意思的是,此联八个字中用了四个典故。“曾三”是孔子学生曾参的“五日三省吾身”;“颜四”是孔子另一个学生颜四的“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禹寸”是夏禹王爱惜“寸阴”;“陶分”是东晋陶侃珍惜“分阴”。后人抄录此联时,上下联前各添四个字,变为“学问无穷,曾三颜四;光阴有限,禹寸陶分”。劝导人们珍惜一寸一分光阴,注重修养,研究学问。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乾隆年间,潍县城里有一位年轻书生,姓韩名镐,字西京。此人天资聪明,勤奋好学,郑板桥做潍县知县时,常到衙署拜见郑板桥,向他请教学问。

名人楹联趣谈(5)名人楹联趣谈(5)
郑板桥撰书

        韩镐知识渊博,为文总是引经据典,读古论今,下笔千言。乡试来临,他觉得胸有成竹,中举准能十拿九稳,可是发榜一看,自己却落了榜。韩镐非常扫兴,觉得文章做得挺满意,为什么会落榜呢?他带着应试的几篇文章来到衙署,向郑板桥请教。郑板桥看了一遍又一遍,说道:“文章词汇丰富,斑驳陆离,五彩绚烂,不过有两个不足之处。”于是便给韩镐说起宋人欧阳修“逸马杀犬”的故事:
        欧阳修在翰林院时,有一天,他跟两位好友到城郊游逛。忽然一匹骏马从远道奔驰而来,此时路上有一只狗,由于躲避不及被踏死了。欧阳修说:“咱们用文字把这件事记下来,你们俩看如何记最为合适?”其中一个抢先说:“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另一个说:“有马逸街衢,卧犬遭之而毙。”两人说完,都望着欧阳修,等待他的评价。欧阳修说:“如果按你们俩的记法来写《春秋》《史记》,恐怕一万卷也写不完。”两人齐声说:“依你看应怎样记为好?”欧阳修说:“用‘逸马杀犬于衢’六个字,不就满可以了吗?”两人齐声称好。
        郑板桥对韩镐说:“你的文章不足之处就是写得太冗长烦琐,另外就是有些拘泥古法,平庸无奇。”接着又给韩镐讲起三国时曹植写《七步诗》的事:曹植自幼很有文才,曹操生前特别喜欢他。可是,其兄曹丕却嫉妒他。一天,对曹植说:听说你才思敏捷,现在我要你七步之内成诗一首。曹植于是作《七步诗》,曰:“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郑板桥说:“这样充满激情的诗,从前人的诗句中是抄不来的。作诗如不能独树一帜,只是玩弄词藻,是万万成不了举世佳文的。”
        为了让韩镐牢记自己的不足,郑板桥特意为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删繁就简三秋树”,下联是“领异标新二月花”。写完之后,又在上联写下“与韩生镐论文”六个小字,然后端端正正地盖上印。
        郑板桥那独特的“六分半书”刚健峻洁,笔势精悍,令韩镐称绝。韩镐说:“这副对联真是画龙点睛,师长的教诲都集中在这上面了。今后我将以此为座右铭,为文删繁就简,领异标新。”经过几年的努力,韩镐果然进步很快,在乡试时中了举人。

名人楹联趣谈(5)名人楹联趣谈(5)
庄有恭撰书

        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广东番禺(今广东广州)人。清书法家。乾隆初廷试第一。授修撰,累官福建巡抚。书法圆劲,学颜真卿、赵孟頫笔法,片楮只字,为人重视,争相珍藏。
        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庄有恭幼年有神童之誉。其家与镇粤将军官署相邻。有一次,庄放风筝,风筝正巧落在将军官署内宅中。庄径直入内索取。当时将军正与客人下棋,见庄有恭神采气度非凡,便问庄为何而来。庄以实相告。将军又问庄是否读过书,能否作对子。庄说“作对子,小事一桩,有什么难的。”将军问庄能对几字。庄说:“一字能对,一百字也能对。”将军见庄如此大言自夸,就指着办公堂室中张挂的一幅画出一上联:“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说:“就这里的一局棋,便可对了。”当即道出下联:“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