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尚小云的“童伶大王”时代(9)|李伶伶著

(2022-12-28 22:31:46)
分类: 图文:粉墨人生
尚小云的“童伶大王”时代(9)|李伶伶著
《秦良玉》,尚小云饰秦良玉

        九、初次创排新戏
        辛亥阁命之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戏曲观众的审美情趣也随之发生改变。大批女观众得以走进剧场,颠覆了生行演员统治舞台的旧传统。因为她们要“看”戏,而不是像以往的男性观众那样去戏园“听”戏。既是看戏,就要看漂亮的人表演漂亮的戏。于是,柔美的旦角逐渐取代粗犷的生行而占据舞台的显要位置。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等旦角演员一跃而为舞台主角。漂亮的戏,除要有漂亮的人演,也要有亮丽的衣饰装扮。为适应观众的审美变化,创新造型,就成为一种流行与趋势。这成了京剧界人士改革旧戏曲的动力和缘起。大量排演新戏,正是改革戏曲的重要途径。
        在梅兰芳的带动下,又因他的新戏广受关注,好评如潮,其他演员自然纷纷效仿。尚小云的《楚汉争》应运而生了。可以说,在旦行领域,尚小云是继梅兰芳之后,第二个参与创排新戏的演员。当然,严格来说,《楚汉争》并非属于尚小云个人的新戏,更非“尚派”戏。
        尚小云真正意义上的新戏,是在《楚汉争》之后5年才编排并公演的,那就是《红绡》(又名《青门盗绡》或《昆仑剑侠传》)。尽管早在1918年尚小云就参与编演新戏,但在《楚汉争》后,他的新戏编排,实际上已停顿。较之尚小云,程砚秋年龄小,出道晚,却早在《红绡》之前,连续公演了数部新戏。从这个角度上说,也许正是因为程砚秋的后来者居上,刺激了尚小云滞后的创新理念,使他意识到不进则退,终于,第一部“尚派”新戏《红绡》问世了。
        如今,提到梅兰芳,总忽略不了齐如山;提到程砚秋,总忽略不了罗瘿公。他们这一辈的演员,与祖辈在演艺上的最大不同在于:不满足于照搬老辈留下来的表演程式,因为时代环境的影响而有了更多的思想,也有了更多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进步提升了艺人的社会地位,使得他们有机会,也有可能与文人名士有更多的接触和交往。在这些交往中,艺人通过文人感受文化,文人通过为艺人创作剧本、撰写评论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实践自己远大却实现无门的理想。
        那么,尚小云呢?与梅兰芳、程砚秋相仿,在他演艺生涯中,也有类似齐如山、罗瘿公这样的文人参与辅佐他的新戏编创。按照为尚小云编剧的先后顺序,他们分别是洵疏厂、清逸居士(爱新觉罗·溥绪)、还珠楼主(李寿民)。另外,齐如山、庄蕴宽、陈墨香也都曾为尚小云编过戏。
        《红绡》的编剧是洵疏厂。该剧是根据唐朝段成式小说《剑侠传》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有关侠士的故事:磨勒为有情人终成眷属而表现的仗义,磨勒对红绡手势不解而破的神奇,磨勒的“飞檐走壁”。应该说,该剧的主人公是红绡,但磨勒这个人物也相当出彩。尚小云饰演红绡,但塑造磨勒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实则透出尚小云对“侠”的追求。也就是从《红绡》开始,因“侠”而表现出的激烈、抗争、无所畏惧等,几乎贯串了尚小云所有的新戏。
        1923年12月23日,《红绡》在北京“广德楼”戏院首演。
        一个月以后的1月25日,尚小云又推出了《张敞画眉》。张敞是汉代宣帝时的名臣,与妻子感情甚笃。一日,妻子自花园摘花归,张敞为妻画眉。妻子问:“我与花孰美?”张敞说:“可比美。”正在此时,御史来见,深觉张敞为妻画眉的行为,轻佻不雅,有失体统,便上奏称其行为不检。皇帝召见张敞,责问。张敞说:“自古夫妇之间有甚于画眉者。”皇帝闻之释然,不再追究了。从这个故事情节来看,该剧只是说了一个夫妻恩爱的故事,并无深刻内涵。主人公的形象,与尚小云的性格,似乎也不大契合。
        在洵疏厂编剧《红绡》之前,清逸居士就已着手为尚小云编剧《秦良玉》。
        爱新觉罗·溥绪缘何以“清逸居士”署名?是因为前清曾多次下令禁止旗人养戏班和出入戏园,更不允许与“戏子”往来,这当然也包括为他们编写剧本。身为皇室子嗣,又袭封“庄亲王”的爱新觉罗·溥绪,只能隐姓埋名。实际上,他出身于“戏曲世家”,他的老祖,即第一代庄亲王允禄,是乾隆年间的戏曲音乐家兼戏曲剧作家。溥绪虽然出身显贵,但遭际坎坷。
        庚子之后,溥绪的伯父载垣因追随肃顺反对慈禧垂帘听政而被杀,家族不可避免地受到株连。辛亥革命后,民国优待皇族,溥绪得以袭封亲王。然而,“北京政变”后,他又不得不沦为贫民。几度沉浮,而又非人力所能掌控,使溥绪对人生更多了份悲观。也因为如此,他看破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作品是心灵的展示,溥绪的作品,也就更多地反映对下层受害者的同情,对善良、正义、侠气的赞颂,以及对丑恶的鞭挞。而他的这种创作思想,正好符合尚小云侠义、豪气的性格。这是他俩能够合作的基础。
        尚小云最早接触溥绪,是因为《楚汉争》。在这之前,溥绪长期与杨小楼合作,为杨编写过《野猪林》、《山神庙》、《吴三桂》等武生戏;为杨小楼、郝寿臣编写过《连环套》;为郝寿臣编写过《牛皋招亲》;为高庆奎编写过《煤山恨》。杨小楼是武生,郝寿臣是花脸,高庆奎是老生。也就是说,在与尚小云合作之前,溥绪与生行、净行演员都合作过。因此,他的作品充满阳刚之气,这对他之后与尚小云合作很有影响。他为尚小云编剧的人物形象,少见妩媚柔弱的美娇娘,而多是男儿气十足的飒爽女英豪,《秦良玉》便是其一。
        溥绪所编剧本,多取材于明清传奇和古话本小说,这种创作模式在当时很普遍。《秦良玉》是溥绪为尚小云编写的第一部作品,故事来源于乾隆年间董榕撰写的传奇《芝龛记》。在历史上,确有秦良玉其人,民间称其为“四川女杰”。在北京厂甸一带的棉花胡同上七条,曾有秦良玉练兵处。明朝思宗帝曾赠秦良玉诗云:“蜀锦征袍手制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秦良玉的故事,除了《芝龛记》,在《明史》、《蜀锦袍》等书中都有记载。
        尚小云在《秦良玉》中,唱工、武功戏均相当吃重。特别是秦良玉挥师入川时有大段“二簧”唱腔,很有特色,尽展其“铁嗓钢喉”的绝妙音色和坚实唱工。至于武功,当武花脸范宝亭饰演的闯塌天被秦良玉挑下马后就地两滚,动作飞快,而尚小云饰演的秦良玉此时要在锣鼓中立即将其刺死。这一场戏,不仅要求他配合范宝亭的快动作,而且还要分清一个在马上,一个已坠马,分寸比较难把握。但是,尚小云与范宝亭的合作,如评论家所说:“如惊蛇入壑,丝丝入扣,火炽而惊险。”每演至此,观众无不屏声静气,提心凝神。
        在装扮方面,《秦良玉》也有创意。尚小云特别设计了“喜鹊盔”。秦良玉戴着这顶喜鹊盔,突显其活泼开朗,又充满英武气的性格气质。
        在《秦良玉》之后,溥绪又为尚小云编了一出《五龙祚》(又名《李三娘》)。故事来源于南戏《刘知远白兔记》传奇。1924年10月19日,首演于“广德楼”。尚小云饰演李三娘,与之合作的演员有老生王又宸和于连泉、李万春等。
        《红绡》、《张敞画眉》、《秦良玉》、《五龙祚》这四出戏,是尚小云于1925年自组班社之前的新戏。他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连续不断地推出新戏,除了受环境影响、迎合市场需求外,也有面临着程砚秋等旦行后来者气势如虹的巨大压力。
        程砚秋比尚小云晚赴上海演出,但他于1922年在上海演出时,就有两部新戏献给戏迷,使得他的上海演出,备受关注。在他去上海前,他已自组了班社“和声社”,自然挂头牌,唱主角,而不必为别人“挎刀”。这一切,都让他的声名迅急上升。这时,尚小云尚无自己的班社,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新戏,只是固守着传统青衣本行,孜孜以演。尽管他的“铁嗓钢喉”、坚实的武功蜚声全国,但对于追求新、奇、特,且口味不断变化的戏迷来说,吸引力还是欠缺一些。

尚小云的“童伶大王”时代(9)|李伶伶著
《五龙祚》,尚小云饰李三娘

        1923年初,程砚秋刚从上海回京,在一次戏曲界为接济同业贫苦者,于第一舞台联合演出义务戏时,尚小云陡然发现,程砚秋已经不再是以往那个默默无闻的“梅兰芳弟子”了,他不仅能够参与名角儿齐聚的大义务戏,且戏码还排在尚小云之后,列倒数第三。
        不仅如此,1923年临近年尾时,也即在尚小云的第一部新戏《红绡》首演之前,比尚小云小4岁的程砚秋已经有了《龙马姻缘》、《梨花记》、《花舫缘》、《红拂传》、《花筵赚》(即《玉镜台》)、《风流棒》、《孔雀屏》、《鸳鸯冢》等八部新戏,大有超越尚小云、直追梅兰芳之势。可以说,程砚秋的《红拂传》是受梅兰芳《红线盗盒》的影响编排的,而尚小云的《红绡》则是得《红线盗盒》和《红拂传》的灵感创作的(外加荀慧生的《红娘》,这就是著名的四大名旦之“四红”)。难怪有评论家这样说:“梅演红线,程演红拂,均已脍炙人口,今尚又演红绡……此亦可见近年编剧界之趋势矣。”
        带着这许多新戏,程砚秋再次赴沪,自然大红。在他回京后,不只是尚小云,京城各班社,也都感受到了上座率的压力。当然,尚小云有压力的同时,也有动力。以他一贯要强的性格,迎接挑战,是他唯一的选择:“也好,也好,逼我非奋斗不可啊!”
        1924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为庆贺五十寿诞,遍邀京城名角儿赴奉天唱堂会,并由俞振庭负责承办。尚小云、程砚秋均在被邀名单之列。在奉天,程砚秋以《花舫缘》、《红拂传》、《风流棒》三出新戏献演,尚小云则以新作《张敞画眉》、《红绡》献唱。在收入方面,尚小云所得不在程砚秋之下。
        面对竞争,尚小云积极应对,不但加紧了编排新剧的步伐,同时又为自组班社积极筹划。
        (本文系作者所著《尚小云评传》第一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