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3】姥姥语录|倪萍著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
童年倪萍
我不敢为她送行
哥哥又来电话了:“妹妹,姥姥明天就火化了,你要不要来看最后一眼……来不来 ……来吗?说话呀!”
我其实是说话了,哥哥没听见。是啊,不出声儿的话,谁能听见?哥哥挂了电话,他知道我哭了。因为是第三个电话了,第三次不出声的哭。
嗓子被热泪堵着,脑子被姥姥搅成了一团。想去又不敢去,不去又知道这真是最后的一眼,是真正意义上与姥姥见的最后的一面。
“看一眼”,天哪!这是人间最看不得的一眼了。
理智与情感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你才知道它们是粘在一起的,根本掰不开。行为到了“生离死别”这个一生只能用一次的四个字上,可思维是不听脑子指挥的。
“看一眼”,看什么?看着姥姥被大火烧了?
姥姥一辈子最怕火了。白皙的皮肤,瘦小的身躯,只90斤的姥姥,一堆儿女,十间大房子,这一辈子不一直在燃烧自己吗?姥姥是从里往外烧,慢火熬着自己,暖着别人,连她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小脚老太太一直把自己烧得周身通透,连骨头都要焦了才无奈地躺下,这一躺就要被“规定动作”彻底燃烧了 ......燃烧了还被戴上美丽的花环叫“生生不息”,我怎么不信啊?怎么这么不情愿啊!
我问姥姥:你能承受吗? 我问自己:我能面对吗?
年轻的姥姥曾不怕火,灶膛里的火不旺了,姥姥敢把头伸进去用嘴吹火,一口气进去,一团火苗又把姥姥送出来。锅里顿时就冒热气了,姥姥的眉毛被燎去了一半儿,只为省根火柴。少了半个眉毛的姥姥好看又好笑。姥姥的办法是大师级的,小手指头蹭着灶膛上的烟灰,往眉上一抹,都不用照镜子,一对儿弯眉又回到了姥姥的脸上。
姥姥家里也曾遭遇过火灾,那是姥爷亲手点燃的大火。失去儿子的姥爷神情有些恍惚,他总觉得小舅没死,还在蚊帐里睡觉,他把家里所有的蚊帐都拿出来烧了。舅舅们要去扑火,姥姥却不让:“烧吧,烧了他心就熨帖了(舒服了)。蚊子咬几口死不了人,儿子咬爹,那个疼是谁也替不了的。”可蚊帐在那个年代是家里的大件呀,被烧的七顶蚊帐都是妈妈从青岛买来的化纤尼龙有顶有边的好蚊帐,姥姥却连眼皮儿也不抬地让姥爷烧。
蚊帐被烧成了一堆儿一堆儿的灰,姥姥一堆儿一堆儿地打扫着。姥爷的神情一天天坏起来,姥姥一天天地害怕火了。火柴一盒一盒地被姥姥揣起来,出远门儿的时候姥姥都装在口袋里,再后来姥姥睡觉都把火柴揣在身上,因为姥姥知道,失去儿子的父亲心痛的火种随时都会被点燃,更何况那些年姥爷基本上是用酒精支撑着生命,无情的大火随时都会吞噬这位可怜的烈士之父。
火化,多么文明的举动。
烧了,多么可怕的行为。
这回烧的既不是眉毛也不是蚊帐,是整个的姥姥。
大火要烧着你了!姥姥你受得了吗?会疼的。
前一篇:【转载2】姥姥语录|倪萍著
后一篇:【转载4】姥姥语录|倪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