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1】姥姥语录|倪萍著

(2022-05-15 09:01:27)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转载1】姥姥语录|倪萍著

        新版序:想姥姥

        二〇〇八年姥姥走了,这八年里我想姥姥,许多次梦里和姥姥相遇。
        姥姥,我想你了!
        每年清明节,人家都去扫墓上坟,只有我坐在家里和姥姥聊天。
        姥姥,你在那边还好吗?
        姥姥,你还穿着那件丝罗的大襟衣服吗?
        姥姥,你手上那个金蝴蝶戒指还亮闪闪吗?
        姥姥,我想你了
        你走了以后,我写了本《姥姥语录》。六年过去了,这本书依然红火,读者对你那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么喜欢啊!大家认识了一个善良、智慧、平凡、普通的老太太,一个鬼精鬼精的姥姥——我的姥姥。
        我其实一直想写你、画你,只是离你太近了,总觉得伸不开胳膊蹬不开腿。你走了,远了,反而看你更清亮了。你年轻时说的那些“废话”,我都像宝贝一样“拾到篮子里都是菜”,有的都不用择,下到锅里就养命。那些萝卜、白菜不值什么钱,却是最顺口、最对胃的好东西。
        你一辈子不唠叨,说话掷地有声,讲理。
        你一辈子不动大气,平静如水,却冷暖分明,不烫谁也不冻谁。多吃一口你说饱了,少吃一口你也说饱了,心和身子都是富有余地的,怎么着都行,没什么不可以。我说你这是给别人以宽容,你说最宽的路还是留给了自己。
        好多人看《姥姥语录》都哭了,你肯定得笑话他们,也肯定得笑话我,因为是我领着他们先哭的。我写你的时候就哭了,是看见那一阳台的月季花哭的。
        姥姥,我想你了
        还记得我们给你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吗?全家老小围着你,我们争着跟你照相,你说照吧,这是最后一张相片了。姥姥,你知道你要走了啊?
        你说过你没活够,你说这样的好日子哪有个够,我听了心疼。即使最富裕的日子我也觉得好日子刚刚开始,你该跟着我们一起过。现如今这么好的生活,你都没有享受到,这么繁华的景象,你也没有见过。姥姥,好日子里哪能没有你啊!
        姥姥,我想你了
        花开的时候想起你,挪着个小脚,拎着个小壶,每一片叶子你都不落下地给它们喝上口水,你说花和叶都是命,命连着命,少了谁都成不了个命。
        饭桌上有了好吃的又想起你,粽叶上粘一粒米你也把它刮进碗里,你说收个粮食不容易,丢一粒就是丢一仓。
        春节的时候,我更想你。想着你做的糖瓜,想着你蒸的发糕,想着你捏的属相,还有你炸的麻花,滚的汤圆,那份欢喜啊姥姥,你在的年才叫年!
        我们都想你了,姥姥
        夏天热,你说:“出出汗好,人要是一点儿不往外漏,那再怎么往里进啊?”冬天冷得缩手缩脚,你说:“要是不冷,哪还知道上牙得碰下牙,左手得搓右手啊?”
        家里人多的时候你说旺兴,人少的时候你说清静。问你这么多孩子里你最喜欢谁,你说谁缺喜欢就喜欢谁。你是佛呀,姥姥!你说佛得供着,你供着佛,你不是佛。
        夜里睡不着,翻出你的相片。想起你在世的时候,每天打扮得干干净净坐在窗前,真像是一位学者啊!如今只有在梦里才能与你相遇了,早上醒来哭湿了枕巾
        姥姥,你在那边过得好吗?我不敢想。因为你从来不相信有那边,你说在这边过得好,在那边就过得好,在这边过得不好,在那边就过得不好。你整天说的都是绕口令一样的大白话,绕来绕去都是些人人明白的理儿,可是做起来往往就不太情愿。
        我有时幻想你其实没走,姥姥,你还待在家里,家里的好些事你还在指点着,家里的好些人你还在帮衬着。就连我录《等着我》,你也坐在观众席里看着我。想着你还跟我们在一起,我心里就很踏实。
        姥姥,你走后,家里发生了很多事。虎子上高中了,学习特别好;倪妮结婚了,生了两个儿子你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吧?
        姥姥,因为想你,我开始画画了。那些小鸡啊、花草啊,都是我小时候在你的锅台上画过的。
        你说过,你外甥(山东等地称外孙、外孙女为外甥)小萍干啥都行,都是好样的。我就是在你的夸奖下长大的,我如今真的什么都行,姥姥,你说对了。
        姥姥在有多么幸福,有谁知道?!
        姥姥,我想你了

        序:心到就好

        写本《姥姥语录》是姥姥生前我俩就说定了的。
        记得第一次跟姥姥说这事的时候,她那个只剩下一颗牙的嘴笑得都流出了哈喇子:“人家毛zx说的话才能叫语录,我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婆子说的些没用的话还敢叫语录,那不叫人笑掉大牙?”
        躺在姥姥床上的我也笑翻了。你想嘛,一个只剩下一颗牙的人还说“笑掉大牙”,多可笑呀。
        我跟姥姥商量:“是现在写,还是……”
        姥姥接话可快了:“等我死了再写吧,反正丢人我也不知道了。光着腚推磨,转着圈丢人,你自己丢去吧,反正你脸皮也厚。”
        “你可别后悔呀老太太,你是作者之一,咱俩联合出版。刘鸿卿、倪萍,我把你大名写在前头,稿费咱俩各一半儿。”
        姥姥眼睛一亮。
        想起十四年前写《日子》那会儿,姥姥陪在我身边,我坐着写,她站着翻,我写一张她翻一页,可怜的姥姥翻半天也不知道我都写了些啥,偶尔给她念一段,她还常常制止:“别为我耽误那些工夫了。起早贪黑地写能挣多少钱?”
        “一本书二十二块。”
        “那还真不上算,写这么些个字才二十二块,连个工夫钱都挣不回。不上算,不上算……”
        呜,姥姥以为我一共才挣二十二块呢!
        只剩一颗牙的姥姥忧伤地望着窗外:“咳,俺这阵儿要钱可是一点用也没有了。天黑了,俺得走喽,俺那个地方一分钱也不用花……”姥姥知道自己要走了。
        前年,活了九十九岁的姥姥真的走了,我的天也黑了。
        姥姥是我家的一杆秤,遇到啥事上姥姥的秤上称一称,半斤八两所差无几。
        姥姥走了,留下了秤。
        姥姥的秤有两杆,大秤、小秤。她的大秤是人人都可以称的,叫公家的秤,是以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公平为准星的,小秤是自家的秤。大秤、小秤的秤砣分量相差很大。
        我也曾让她秤过《姥姥语录》,姥姥说:“上大秤称也就二两吧,咱家的秤能称个十两八两的。”
        在姥姥的眼里,家里多大的事上了公家的秤都是很轻的分量。姥姥说得真准,现如今图书市场那么繁荣,好书有的是,一本小画书真的也就二两吧。但我还是拿起笔写了,因为姥姥语录得张贴出去。
        姥姥的语录当真那么需要让外人看看吗?列出三十个题目后我也茫然了。真像姥姥说的那样,字里字外都是些“人人都明白的理儿,家家都遇上过的事儿”,有必要再唠叨吗?
        稿纸放在桌子上,每天该忙啥忙啥。怪了,常常是忙完了该忙的事就身不由己坐到桌前往稿纸上写字。几天下来,满纸写的都是姥姥的语录。
        这些萝卜白菜的理儿,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我怎么那么念念不忘呀?是我老了吧?是我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吧?可是认识姥姥的人,熟悉我的朋友见了我总是问起姥姥,提起姥姥语录。
        敬一丹每回见了我一定有一句话是不忘的:“姥姥还好吧?”只是一年比一年问得语气迟缓。
        去年主持人“六十年六十人”的颁奖活动在浙江举行,她见了我又问:“姥姥……还……好吗?”我说:“不好,走了。”一丹说她始终不敢问,是因为姥姥快一百岁了,问候都得小心翼翼。
        中午吃饭,张越、岩松、一丹我们坐一桌,又说起了姥姥,说得敬一丹大眼睛哗哗地流泪,其实我们说的也都是些白菜萝卡的事。张越说“三八”今年是百年庆典,她就想请姥姥这样一位普通百姓做嘉宾。我心想,如果姥姥在,她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拿到全国观众面前,不就真成了姥姥说的让观众“笑掉大牙”了?姥姥说:“人那,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称,没个分量你向大秤上称称试试?那个秤砣准星动都不动。” 
        白岩松也是。去年我和他去上海参加《南方周末》二十五周年庆,回来的飞机上我们又说起姥姥。一路的飞行,一路的姥姥。飞机落地了,姥姥还在我俩的嘴边挂着。
        岩松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临说再见,他还嘱咐我:“倪姐,快写写姥姥吧,我们需要姥姥的精神。”
        我咬着牙不写姥姥。
        《南方周末》希望我开个专栏专门写姥姥,为此他们的副主编和张英还专程来北京找我说这个事儿,我也始终没有动笔。其实这些年本子上胡写乱划了很多字,但很少写姥姥——近乡情怯?不知道。姥姥是我最爱的人,是我最了解的人,也是离我最近的人,可是落在纸上却常常模糊不清,好像我就是她,她就是我。
        随着姥姥的远去,我充盈的泪水逐渐往心里流淌的时候,想念灌满了我的灵魂,我开始寻找姥姥。家里每一个角落、每一样东西都是我们和姥姥一同拥有的,现在这个人不在了,我找不到了。
        可是冥冥之中,姥姥又无处不在。
        我知道,我是一直不敢找!我知道,还用找吗?姥姥一直都在我心里,在我的灵魂里。不用想念,姥姥没死,走了的只是那个躯体。
        我开始和姥姥说话了。
        儿子说:“妈妈,这几天你老说山东话。”
        “是吗?” 
        我知道,不是我在说,是姥姥在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