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大家族里,最尖锐的矛盾不是来自婆媳而是妻妾。那时的媳妇早已习惯于婆婆高高在上的地位,并一味地维护这种制度与尊严。这点不管是邢夫人、王夫人还是凤姐几乎无一例外,做得都很好。但妻妾间的床笫之争,却风起云涌,硝烟不断。
红楼里的男人都有妾,并且一般还是先有妾后有妻。男主人公往往在十几岁,刚有性能力时,家里就会在其身边放上两个丫鬟,供其使用。纳妾也很简单,可以是买,也可以是丫鬟收房,还可以是赠与,并不需要明媒正娶那些繁文缛节,开个脸,磕个头就完事了。像香菱还有嫣红是买来的,赵姨娘周姨娘是丫头收的房,秋桐则是贾赦赏赐贾琏的。像平儿和袭人只是通房大丫头,还没晋升到妾的位置,无需开脸,也不见得非要磕头,主人点个头就完事了。所以袭人渐入金屋时,只给王夫人磕了头,因瞒着贾政和贾母,王熙凤就吩咐,不用过去给贾母磕头了。
在红楼里,宝玉的哥哥贾珠二十岁就死了,但房里已有两个。是不是妾没明说,后来均被李纨打发走了,估计是没有开脸的通房大丫头。贾琏在红楼开篇时,除了凤姐,只有平儿一个通房大丫头,最早的几个,已被凤姐清理掉了。最后贾琏偷娶了尤二姐,贾赦又赏了一个丫鬟秋桐,算是一妻两妾一个通房大丫头。红楼梦里对尤二姐的定义是娶而不是纳,置了外宅,母妹随同入住。贾琏连私房钱也一并交其管理,可见待遇之高,还令下人以奶奶呼之,就有了新二奶奶,旧二奶奶之说。在古代只有妻才可以称作夫人、太太、奶奶之类的,妾只能唤作姨娘。贾琏当时是被美色冲昏了头,忘记家里还有个母老虎蹲着,不知咋奉承二姐为是。所以当凤姐盘问兴儿时,兴儿说走了嘴,带出了二奶奶的字样,连忙自己掌嘴。那时的凤姐才是虎狼屯于阶陛尚不知,人家明摆着不是想做一个妾那么简单,而是另立朝廷,谋权篡位。凤姐也就毫不客气,一道手斩尽杀绝了。
贾赦,也就是荣国府的长子,他的妾最多。每次邢夫人出场,都是华服丽妃一堆,前呼后拥的。凤姐也说老太太说过:“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贾赦好色,和孙绍祖一样不仅丫头淫遍,并一生都在纳妾进行时。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一把胡子了,还想着鸳鸯。但由于鸳鸯的刚烈,贾母的反对,未果,就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嫣红。
贾政,也就是宝玉的父亲,在里面是一个正人君子形象,但也有一妻两妾。分别是王夫人、赵姨娘和周姨娘。红楼里最尖锐的矛盾就围绕这房展开。别的院落虽也是你死我活,但还不至于太祸及子孙。当然,凤姐是一箭双雕,害死了尤二姐和她腹中的胎儿。贾政这边,周姨娘没有子嗣,相对安静些。赵姨娘却不同,生有一哥一姐,就有了资本和筹码,也就埋下了兄弟逐鹿的祸根。
在红楼里,斗争最惨烈的是香菱。夏金桂那是亲自披挂上阵,丑态百出,闹得鸡犬不宁,并不顾及住在亲戚之家,丢尽薛家的颜面。最精彩的是凤姐,运筹帷幄,指挥千里,弄连环,使小巧,借剑杀人,计谋绝倒天下。最能保持身份和涵养的要算王夫人,但有时气急了也会大骂:“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这是第二十五回,宝玉烫伤,王夫人在骂赵姨娘。这就是环境的力量,贵妇可以变成泼妇。妻妾制度就是,你必须天天要面对自己不喜欢甚至是怀恨在心的人,并且还要共侍一夫,那怕她是娼门出身。
二
那么妻和妾到底有何区别呢?
首先是家庭背景不同,也就是娘家的贫富差距。那时讲门当户对,有钱人家的小姐是不会做妾的,大家族也不会娶太寒素家庭的女子为妻,几乎都是政治经济联姻,像贾母、王夫人、凤姐、李纨皆是。但填房续弦可以相对宽松些,家世不用那么显赫,如邢夫人、尤氏等。妾,一般是攀附富贵或家里贫穷,想拿女儿换点钱,也就等同卖掉。一般稍有点体面的人家,是不会这样做的。即便是寒门,也多半选择找个同等之家,安安稳稳过日子。
二是仪式不同。妻要三媒六聘,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要择选吉日,张灯结彩,用八抬大轿风风光光从大门抬入。妾只要花一定数目的银子,从角门入住,挂不挂红,摆不摆酒均可。像娇杏就是当夜抬入,香菱是摆了酒,明公正道地做了房里人。丫头收房更简单,本就私有,连钱都不用花,并且很多丫鬟都是争着抢着上位。
三是嫁妆不同。妻是要有陪嫁的,妾是不需要的。古代有聘礼和陪嫁一说,多少箱子抬进来,多少箱子抬出去,并且一般陪嫁的数目相当可观。王熙凤就对贾琏说过:“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说出来的话也不怕臊!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到底需要多少,我们不妨看下。五十五回探春当家,因家里入不敷出,日趋艰难。凤姐和平儿闲虑家里以后的几件大事,说宝玉黛玉一娶一嫁,由老太太拿私房,不用动用官中的;迎春是大老爷那边的不用管,剩下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这里歧视贾环,意思是说可以在不显眼的地方节省点,但并不敢明目张胆不公,因为那时庶出嫡出的地位是一样的,已没太大区别。剩下的无非就是探春和惜春了,惜春虽是贾珍之妹,但在襁褓间就等同被荣府收养了。也就是说这姐俩的陪嫁各需一万,这个数字远远超过贾环娶亲的钱。如果黛玉和宝玉不成,外嫁的话,也要这么多。实际黛玉非常命苦,第四十五回旧疾复发,宝钗探视,两人说体己话。黛玉说自己是无依无靠投奔这里的,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宝钗就戏她:“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虽是轻描淡写一笔,也就告诉我们,黛玉平时的吃穿用度,请医看病都是小钱,最犯愁最大的开销是这笔嫁妆。那一万两银子到底合现在多少钱呢?大概是四、五百万人民币,不奢侈的话,够一个女人花一辈子的了,当然这是豪门。
迎春出嫁是贾赦操办的,但赦佬很不地道,自己好色又赌。曾收过孙绍祖五千两银子,孙要了几次无果,就指着迎春大骂:“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至于贾赦给了多少陪嫁不知道。但总体不是个人,钱都留着自己娶小老婆,胡花乱搞用了。但不管聘还是陪都只是代表一种诚意,一种对婚姻重视的态度,如存有别想,终是祸根!
第八十回,蒙回末总批:“此文一为择婿者说法,一为择妻者说法,择婿者必以得人物轩昂、家道丰厚、因袭公子为快,择妻者必以得容貌艳丽、妆奁富厚、子女盈门为快,殊不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试者桂花夏家指择孙家,何等可羡可乐。卒至迎春含悲,薛蟠遗恨,可慨矣夫!”是说第八十回这一回,主要写了嫁娶两件大事。选女婿的都以为择到器宇轩昂、家资富饶的是一件幸事。娶媳妇的都以为找到容貌亮丽、嫁妆丰厚的才是快事。实际这就像孔子以貌取人,失去子羽一样。试想要是夏金桂嫁给孙绍祖那样的人,该是多么可喜可慕的一件事……这里告诉我们过分注重钱貌实是婚姻一害,自古不变,也直指贾赦爱财。一大警警训也!
古代陪嫁还包括人,也就是活动的嫁妆。迎春出阁,宝玉就唉声跺脚地说又少了五个清净洁白的女儿,这里包括四个陪嫁丫头。一般陪房丫头也会被男主人收房,像平儿就如此。宝玉曾对莺儿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对紫鹃也说过:“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你叠被铺床。”
四是经济权利不同。妻是要当家的,有经济支配权和继承权。妾没有,只是领取一定的月例,生了儿子之后,儿子才有继承财产的权利。所以拼命生子,成了妻和妾共同的目标。尤氏就说过赵姨娘和周姨娘是两个苦瓠子。赵姨娘也对马道婆说,有什么好东西会落到我的手里。彩云也把王夫人的东西偷出来,送与贾环,这都反映妾的经济地位之低。曹侯的好就是看问题入木三分,冷静客观,他恨的人爱的人,远的人近的人,在他的笔下都更像人。
五是她们的月例不同,也就是工资待遇。在红楼里,王夫人每月是二十两纹银,赵姨娘是二两外加一吊钱,将近少十倍。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到了民国袁世凯是一妻九妾,几乎月例都在八十至一百块大洋之间,每生一子就多加叁元大洋,所以他就有十七个儿子,十五个女儿,因袁世凯自己就是妾生的,对妾相对好些。
第六姻亲关系不同。在古代,男方家族只承认和妻的姻亲关系,彼此互相走动,往来吊贺。妾,只要本人,并不承认其娘家。五十五回,赵姨娘忘了形,对探春说,你舅舅如今死了,我在这屋里熬油似这些年,又生了你和你弟弟,越发连个袭人也不如。探春气急:“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既这么说,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就是说有时连亲生子女都不承认这样的亲戚。我们现在的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会批判探春嫌贫爱富,攀高枝,冷漠不认生母,违背人伦等。但那时的宗法礼教就是这样,并且非常支持。所以探春用了“按理”而不是“按情”实际探春本就是堂堂大小姐,贾府千金,无需攀高枝,和生母的地位不能同日而语。
到了民国也是这样,袁世凯是一妻九妾。他的妻子就是因为一句话得罪了他,守了一辈子的活寡。有一次,袁世凯看见于氏系了一条红腰带,就调侃说像马班子。马班子意指烟花女子。于氏回说,我不是马班子,我是有姥姥的。有姥姥的意指有娘家,而袁世凯的母亲是妾,因妾的娘家不被承认,所以袁世凯是没姥姥的。不管于氏是不是有意,但直戳了他的痛。以后的岁月他们始终是相敬如宾,但再无夫妻之实,那年于氏还不足二十岁。
第七就是归宿不同,妾是不能和丈夫合葬的,灵位也不能进入家庙。像尤二姐就随便找个坟地埋了,并且活着时也不能参加祭祀。实际就是一个编外人员,替代品,确切地说只是一个生育和泄欲的工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