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浩亮的名字,四十岁往上的国人都熟悉,因为浩亮和李玉和这两个透彻骨髓的名字是分不开的。浩亮是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成功的扮演者,一盏红灯点燃了国人的心;一腔《红灯记》唱醉了几亿人,一出《红灯记》火爆祖国大江南北。浩亮因扮演李玉和而成名,成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人物。浩亮高举红灯,改变了人生,在光鲜的荣誉路上,一度顺遂,顺风顺水,顺畅顺利。粉碎“四××”后,他的人生一度跌入低谷,进入80年代后,他又成为一位受人欢迎的戏校教师。不辞劳苦、无怨无悔,又登上了各地文艺舞台,李玉和又走进了观众的心里。尽管过去许多年,浩亮这个闪亮的名字和李玉和的形象至今仍然散发出经典的光芒。
浩亮原名钱浩梁,1934年12月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绍兴,兄弟七人,长兄钱浩栋,浩亮排行老二,三弟钱浩森,父亲希望子女成为国家的栋梁。他是梨园世家。父亲钱麟童,周信芳弟子,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新华京剧团麟派名角。浩亮6岁随父学艺,1943年进入上海戏曲学校,取名钱正伦,是正字辈的学生,与关正明、顾正秋、张正芳、孙正阳、程正泰等同科学艺。学过《乌盆记》、《文昭关》、《战樊城》等传统戏,浩亮个头高,抄手、拿顶、下腰、摔僵尸、四面跟头的练功都要下很大的功夫,他基本功的动作已经非常规范,非常飘逸。浩亮父亲曾说过:“演京戏还是得到北京去,在那里可以多学多看”的一句话改变了他人生的走向。1950年北京原四维戏校改建为中国实验戏曲学校(中国戏校前身),16岁的钱浩亮只身北上进京参加应试,以一出《林冲夜奔》得到主考周信芳的赏识,带艺进入学校研究班深造。师从尚和玉、迟月亭、沈三玉、茹富兰、傅德威等名师。他系统地学习了长靠武生戏,又受到了人称伯乐的史若虚校长的点拨,桃李盈门的李少春把浑身的本事悉心地传给了弟子,浩亮学习了《洪羊洞》、《王佐断臂》等余派剧目,对京剧艺术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1956年毕业加入中国实验京剧团担纲主演。1959年在演出《伐子都》时,浩亮扮演的公孙阏(子都)技惊四座,受到观众的高度喜爱和交口称赞,赢得一片喝彩声。风华正茂、飘逸凛然的浩亮万丈荣光,被认为是“全活”尚派大武生,成为京剧界一大亮点,同年还入了dang,这一年他25岁。
浩亮的扎实功底,给他艺术人生带来了耀眼的光环,1962年在李少春和袁世海等人的提携下,浩亮选调入中国京剧院一团。他的业务水平被京剧大师李少春看中,收为门下,传授剧目,但没有举行传统拜师仪式。李少春提携门人、培养新人令人可钦,李少春文承余叔岩,武宗杨小楼,是武生宗师。浩亮在这几年演出实践中,与一些流派名家,互为挎刀,互为主演,旗锣伞报,院子过道,从不挑活。浩亮1.78高身材,根脉纯正,宗派相承,工架丰满,动作边式,嗓音浑厚,念白厚实,扮相大气,戏路宽阔。1962年以来他一直是傍着李少春、袁世海等名角演戏,在一出新编历史剧《战渭南》中,李少春扮韩遂、袁世海扮曹操、浩亮扮马超,一炮打响,一分轰动。浩亮先后跟李少春学《野猪林》,跟李盛斌学《伐子都》,跟李洪春学《截江夺斗》,跟高盛林学《挑滑车》,跟傅德威学《金钱豹》,跟刘砚芳学《连环套》、跟盖叫天学《一箭仇》,凡此种种,博闻强识,广征博采,刻苦磨炼,化为己有。浩亮能唱杨(小楼)派、尚(和玉)派大武生戏、文武老生戏,还能演盖(叫天)派武生戏。代表剧目有《伐子都》、《艳阳楼》、《挑滑车》、《连环套》、《一箭仇》、《金钱豹》、《长坂坡》、《汉津口》、《甘宁百骑劫魏营》武生戏和勾脸武生戏,并经常与梅兰芳、张君秋、李少春等同台演出。后来又受到盖叫天、高盛麟、李盛斌等栽培传艺,在长靠武生、箭衣武生、短打武生等领域,他从老先生那学了丰厚传统的表演技法和大量的传统骨子老戏,声望日隆,声誉鹊起,引起梨园界内外的关注。他还主演文武并重的功夫戏,在演出《野猪林》时,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等名家为他助演。浩亮的演出是潇洒自如,声情并茂,少长咸集,衣香鬓影,年节期间,一天“三开箱”,有的观众赞誉浩亮是多少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在阳光正好,霓虹闪烁的大好时光里,浩亮有自身的先天优势,又有后天的良好机缘,前途繁盛充盈,浩亮演出《伐子都》一戏成名,得到了京剧界内外人士的认可,浩亮演出《艳阳楼》百炼成钢,全臻上乘,无一不能,均湛胜任,卓然成家,轰动九城。著名戏剧家吴祖光非常喜欢浩亮的武生剧目,并断言,钱浩亮继杨小楼、盖叫天之后,是最具实力的武生代表人物。
1963年中国京剧院首排《红灯记》,李少春扮演李玉和,李铁梅由钱浩亮的女朋友曲素英扮演,在一次走台时李少春发现曲素英比自己高,这样影响李玉和的高大形象,决定由花旦刘长瑜饰李铁梅A组,曲素英演B组李铁梅,这样浩亮和曲素英在《红灯记》B组联合演出。浩亮对李玉和人物塑造十分用心,阅读了大量有关中国革命史的著作,对李玉和的精神和境界进行了认真揣摩,表演充满激情,好评如潮,浩亮人气更高了,影响也更大了。1963年浩亮与曲素英因《红灯记》相识、相恋、结缘,两个优秀的艺术家彼此吸引,最后步入婚姻殿堂,浩亮29岁,曲素英25岁,由著名导演阿甲主持婚礼。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有两个不同版本,另一个是哈尔滨京剧团由云燕铭、梁一鸣、赵鸣华、张春鸣主演的《ge命自有后来人》,“四鸣”轰动京城。中国京剧院《红灯记》A、B两个剧组全国现代戏展演中大获成功,浩亮一戏成名,一戏成家。
浩亮的夫人曲素英,荀派表演艺术家。1938年生于北京。1950年入中国戏校,1958年戏校首届毕业生,进入中国戏校实验京剧团任主演,曾得到荀慧生大师的亲传《红楼二尤》、《钗头凤》。1962年调入中国京剧院二团,与李和曾、张云溪、张春华联袂主演《三打祝家庄》、《猎虎记》,还主演过《秦香莲》、《穆天王穆柯寨》、《武则天》、《红灯记》等。1972年在京剧电影《红色娘子军》中饰连长。曲素英是满腹才情,外表干练,内心沉稳,有追求,有矜持、彩虹般的漂亮,是一位有潜力的表演艺术家。夫妻是金玉良缘,齐眉举案,相依相伴,夫唱妇随,相濡以沫,鹣鲽情深,情比金坚,义比天高。为支持浩亮的工作,她较早地息影舞台,兀兀穷年,一起享受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一起行走在菜市场的小路上,如今又一起重返舞台。
浩亮在《红灯记》中扮演李玉和越演越精,获得了一致认可。1965年《红灯记》开始公演,公演时A组李玉和还是由李少春扮演,在南下巡演时,浩亮成了一路主演。1968年的一天,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给浩亮改了名字,将原来名字中的“梁”字改为“亮”字,省去钱姓,正式称浩亮,可谓浩大明亮之意。
1964年北京举办了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红灯记》参加了演出,大获成功。当时李少春身体欠佳,有时保证不了演出,浩亮不甘居右,在《红灯记》中频频亮相。在第六期《戏剧报》封面上刊载了浩亮扮演李玉和的剧照,浩亮在全国走红,从此浩亮在《红灯记》A组中扮演李玉和。

京剧《红灯记》被拍摄成电影,已成经典,难以超越,众口铄金,扮演李玉和的浩亮大名响誉海内外,演艺生涯达到了高光的地步,荣宠有加。《红灯记》为浩亮带来了无边的荣耀和幸运的光环,有了顶峰的艺术地位与政治地位,像手提那盏红灯一样高高悬挂在浩亮命运的头盔上,“红灯”曾经照亮了他的前路,却也埋下了解不开的伏笔。他被任命为中国京剧院×委副书ji,实际上是京剧院一把手。在那个年代里,在他身后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将他推进了汹涌澎湃的漩涡之中,原本敦厚朴实的浩亮品尝到了那种风光无限的滋味,在高位可能出现过颐指气使的官场作风,伤到一些人的心。1969年4月,浩亮当选为中ד九da”代表。1970年5月,浩亮开始参与×务院文化组的领导工作。1975年四届人da后浩亮又贵为文化bu副bu长。此后浩亮从狭窄的京剧院宿舍搬到了梅兰芳寓所。1975年9月,浩亮得知师父李少春病重住院的消息后,推掉了一切活动,到医院看望自己的老师,在老师的病床前,他流下了眼泪。9月21日下午4时30分一代英才,56岁的李少春离开了我们,……浩亮参加了恩师的追悼会。今天回想起来,在那个年代潮流中的浩亮能够做到这些,也是需要一定的生存智慧与勇气的,也说明浩亮对师父的一片情深。
1976年10月的春雷一声粉碎“四××”,浩亮走下了神坛。浩亮是一名有才华的演员,个性憨厚不骄狂,在文ge中也曾做过一些错事糊涂事,能够真心认识错误,免于起诉,文化bu的领导找浩亮谈话,鼓励他改正错误,重新做人,耐心等待组织对他工作的安排。此时的浩亮,充满着希望、接受与面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