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苦海咏叹——京剧《苏武牧羊》唱词赏析(季望)

(2021-06-06 11:23:54)
分类: 图文:京艺论丛
【转载】苦海咏叹——京剧《苏武牧羊》唱词赏析(季望)
马连良《苏武牧羊》

    叹苏武身困在沙漠苦海, 
    眼睁睁君与臣就两下分开。 
    想当年在朝中辛苦终载, 
    朝朝待漏五更来。 
    屡闻战报传边外, 
    国家大事常萦怀。 
    高堂老母夫妻们多恩爱, 
    但愿得干戈平息免祸灾。 
    到如今被困在沙漠苦海, 
    腹内儿又无食饥饿难挨。 
    苏子卿持节施把忠心不改, 
    望苍天保佑我再等时来。 
    以上唱词选自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的《苏武牧羊》。故事说的是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匈奴王单于逼降,苏武宁死不从,被逐北海 (今贝加尔湖) 边牧羊,坚持十九年不屈。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苏武才被遣回朝。这是一出弘扬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的好戏。马连良在戏中设计了几段脍炙人口的著名唱腔:一是[二黄散板]“贤弟提起望家乡……”转[二黄导板]“登层台望家乡躬身下拜”,转[回龙]再转[二黄原板]的大段唱腔;二是 [二黄三眼] “叹苏武身困在沙漠苦海
……”转[原板]的唱段,都达到了使观众久听不厌、回肠荡气的艺术境界。 
    相比之下,我觉得“叹苏武身困在沙漠苦海”这个唱段,更加感人动容,更具有鼓舞神情的艺术效果。
    这个唱段,是具有典型民族色彩的抒情咏叹调,唱词写得相当精炼、优美。全部唱词十二句,分五个层次抒发苏武在冰天雪地中牧羊时思念家国的情怀。[二黄三眼]的唱腔板式,含有比较深沉的咏叹内涵。
    首句“叹苏武身困在沙漠苦海,眼睁睁君与臣就两下分开”,把苏武思念故国、身困北海、无限惆怅痛苦的心情表露出来。第二层次从“想当年在朝中辛苦终载”开始,到“国家大事常萦怀”,是倾诉当年在朝的情景。那时节他“朝朝待漏五更来”,“屡闻战报传边外”,常常把国家大事挂在心怀。接着转入他对家人的思念,“高堂老母夫妻们多恩爱”,唯一的期望是“干戈平息免祸灾”。 
    转入第四层次,是从回想中面对苦难的现实,“被困在沙漠苦海”,更苦恼难受的是“腹内儿又无食饥饿难挨”。据班固《苏武传》中所写,苏武到了北海后,匈奴没有及时供应粮食,他有时靠掘取野鼠所储藏的草实来充饥,苦捱时日。
    这段唱词中,马连良把原来的字句作了修改,这是非常入情合理的。比如原来转[原板]的唱词是:“想当年在朝中官居为宰”,改为“想当年在朝中辛劳终载”,既得体,又符合苏武在思念中的心情。又比如“闲来无事游郊外,闷来时家中把宴摆”,这两句似乎只能用来描述一些平庸官员的悠闲生活。现在修改为“屡闻战报传边外,国家大事常萦怀”,这就把苏武的忠贞思想和爱国情怀显现出来。 
    最后—个层次,是表述苏武的坚贞心声,提出他的愿望,唱词以“苏子卿持节旄把忠心不改”来充分表露。这里的节旄,不仅是苏武随身携带的汉节,更当作苏武坚贞不屈、忠于汉室的象征, 因此“持节旄把忠心不改”—句,十分有力地表现了苏武的爱国精神面貌。而最后“望苍天保佑我再等时来”,表现了苏武被困在沙漠苦海中,并没有丧失意志、没有悲观失望,而是祈求苍天保佑,期盼带来好运的愿望。 
    这段咏叹调,比较完美地显示了苏武的思想面貌和心理状态,层次分明,感情起伏有致,从回忆昔日的辛劳,想到当前的困境。苦难中表述忠心不改的抱负与决心,抒情中揭示出人物的真情实感,诉怀中传递出人物的爱国情愫。 
    我赞赏这样的唱词,我投入地学唱这个唱段,在行腔吟唱中欣赏唱词的文学性,在欣赏中增添与困难争斗的精神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