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春节演戏有讲究|张双林

(2023-06-26 22:04: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图文:菊坛轶事
老北京春节演戏有讲究|张双林
    
        在戏曲是唯有的娱乐节目的年代,大家只能去听戏了。尤其是清末民初之际,春节里听戏就是很好的精神盛宴。那时的剧场内没有现代的灯光布景,但热衷此道者可以在闭目听戏时品出戏的真正味道。正如《北平岁时征》所载:“京都戏馆,俱于元旦开市。是日,各部梨园扮玄坛登场,呈金书‘开市大吉’四字为贺,各馆咸以先至为荣。除夕子夜,即张灯火以待。”大年初一就听戏,似已成惯例。那时京剧已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生旦净丑,文戏武戏,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戏曲界又称梨园界,它曾有严密的组织和规矩,设在天桥附近精忠庙的梨园公会对于春节间演戏是十分认真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戏曲并非是单纯的娱乐,而且还是宫廷礼仪,有的戏有一定的宗教内容,许多祭祀活动都有戏曲登台亮相,称之为“酬神”,演出的剧目被称为“酬神戏”。在“酬神”之外,戏曲还有教化作用,演什么讲究应时当令,不可造次。春节期间演的戏已形成了模式,戏班不能随便变动。
        昔日,戏班有腊月廿三“封箱”的习俗,在“封箱”之后,大年初一方可粉墨登场。不过,在“封箱”前后,戏曲界要搞一两次大的活动,以示梨园界的团结互助。如1929年春节前,“北平梨园全班会串”就是北京戏曲史上一件大事。所谓“会串”,与“反串”意思相同。据《百年春节》一书载:“北平梨园每至年关有会串之举,所得票资完全为救济穷苦同行之用”。据说此次活动本拟在年底前举行,因尚小云、梅兰芳未在京,迟迟未办。经梨园公会协商,还是在当年腊月二十四日举行。此次活动尚小云、梅兰芳虽未参加,但演员阵容依然十分强大。从当时的戏单看,果然如此。
        那次“会串”共有十二个大戏上演:全本《长坂坡》,由杨小楼程砚秋马连良高庆奎郝寿臣、贯大元、钱金福、孟小茹、王惠芳等人出演;《一门忠烈》,由余叔岩、傅小山、罗福山等主演;《辛安驿》,由荀慧生、金钟仁、马富禄等主演;《探母回令》,由陈德霖、言菊朋、朱琴心等主演;《虹霓关》,由徐碧雪等主演;《宝莲灯》,由王幼卿主演;《战滁州》,由尚和玉主演;《上天台》,由时慧宝主演;《乾元山》,由茹富兰主演;《五湖船》,由富连成全体学员演出;《平贵别窑》,由斌庆社全体学员演出;压轴戏由裘桂仙演《大回朝》。演员阵容强,剧目也丰富,成为了梨园界传颂多年的佳话。
        这种“会串之举”,系梨园界重要的慈善活动,故而在剧目上很随意、热闹,多为喜闻乐见的剧目。春节期间演的戏,各个剧团要在戏码上下一番功夫,推陈出新,戏码要有吉祥、喜庆的含意,与春节过年的气氛吻合。一些平日的剧目要“更名换姓”来突出吉祥、喜庆和欢愉。像《豆汁记》改为《鸿鸾禧》,当年豆汁是贫困人的食物,过年时再说豆汁太穷气了,故要改戏名。《刘备招亲》、《回荆州》改为喜气洋洋的《龙凤呈祥》。节日期间人们很忌讳杀了砍了一类字眼,因此将《打渔杀家》改称《庆顶珠》,而此戏与庆顶珠关系不大。《战长沙》由于沙与杀同音而改称《关黄对刀》,《坐楼杀惜》改称《乌龙院》,《御碑亭》改称《大团圆》等等,都刻意烘托节目气氛的吉祥喜庆。
        听戏看戏是春节中的大乐子,但在旧日有些忌讳,演的差不多都是轻松愉快的喜剧作品,像鬼怪冤报一类内容的较少。因是举家欢乐的日子,平日演的少儿不宜的“粉戏”如《马寡妇开店》《小寡妇上坟》等就不再演了。老北京中山西人多,他们不大喜欢《玉堂春》中“洪洞县里没好人”的台词,而洪洞县内的大槐树又是明初众多外迁山西人的出发地,说这里“没好人”自然会得罪山西人,在春节期间剧团尽量不演,不让山西老乡们不愉快。据《绮情楼杂记》记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个春节,为了慰劳生产工人,工会“特召集名伶演剧助兴”,京剧名旦张君秋特奉献拿手好戏《玉堂春》来慰问工人兄弟。“讵是日观剧者,多为山西人,而山西人最恶听《玉堂春》,盖以事出三晋也”,好事变成了坏事,“故张君秋出台不久,即被轰退”。
        在老北京曾有许多戏园子(剧场),大多分布在前门外,如广和、中和、庆东等等,举不胜举。与此同时,宣南地区的各省会馆中有不少大的会馆有戏楼,一些王府里也有戏楼、戏台。这些演戏场所,除一般的喜庆堂会外,在春节期间唱大戏酬宾娱乐也是热闹非凡,留下了不少梨园佳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