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说不倒的老先生-京剧《宋士杰》唱词赏析(唐墨)

(2019-05-19 08:39:46)
标签:

杂谈

分类: 图文:京艺论丛
    宋士杰唱【散板】
    公堂之上上了刑,好似鳌鱼把钩吞。悲切切出了都察院,只见杨春与素贞。你本河南上蔡县,你是南京水西门。我三人从来不相认,宋士杰与你们是哪门子亲?我为你挨了四十板,我为你披枷戴锁边外去充军。可怜我年迈人离乡井,杨春、杨素贞,谁是我披麻戴孝人?
    京剧《四进士》刻画人物生动深刻,戏剧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入情合理,塑造了一位急公好义, 熟谙律法的宋士杰,故剧目又名《宋士杰》。到剧情最后,又一波三折,冤情虽然平反、了结, 宋士杰却因揽证告官,根据大明律法,巡按毛朋要将他披枷戴锁,发配充军。宋士杰遭此冤屈, 下得公堂, 看到杨春和杨素贞, 于是有了上引那段唱词“公堂之上上了刑”。
    这段唱词朴直但动情, 句句道出了宋士杰的心声。他悲悲切切走出察院, 见到杨春和杨素贞, 开口讲的就是“你本河南上蔡县,你是南京水西门。”纯朴的语言道出了 “我三人从来不相认”, “宋士杰与你们是哪门子亲”。老人吐露满心的冤屈: “我为你挨了四十板, 我为你披枷戴锁边外去充军。”这对于常人都是难以忍受的苦难和灾厄,何况是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边外充军,又岂是“离乡井”呢,这无疑是让他走上一条不归路!如今若是被枉曲断送了老命,他又不由得想到, 身后谁是“披麻戴孝的人”呢。唱词透彻淋漓地表达了宋士杰的满腹冤屈。这份冤屈, 显然不仅是为了杨春和素贞这份冤屈,为的是专制的律法和严酷的判罚。“好似鳌鱼把钩吞”,这形象的比喻 描摹出了老人当时的处境和感受,眼前是一条茫茫的绝路,生机渺茫,他能不老泪纵横、痛哭失声?
    这一段率直、真诚的唱词,也衬托出了他当时为杨素贞申冤,是把个人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的。作为熟悉大明律法的革职书吏,他并非不知道代民诉讼、控告官吏,即使胜了官司,也会受到严厉的惩处,但那时为了伸张正义,为了替弱女子素贞雪冤,他已在所不计。但是当冤案昭雪,素贞得到解脱,赃官、恶人受到惩处,而自己却要面临充军边外的残酷现实,这让老人不由得深感枉曲而悲从中来。
    本剧编剧也非常同情他塑造的这位侠肝义胆的善良老人,他不忍让他陷于悲苦的绝境,所以在开始时就设计了一段柳林写状的情节。这时,堂下的杨春和素贞发现堂上的巡按就是当初的代写诉状人。这就给了宋士杰以解脱的转机,便有了宋下面的精彩唱词:“尊声青天老大人,虽然百姓告得准,也是大人查得清,官司本是百姓告,无有状子告不成。”熟谙世故而又善于言词的宋士杰, 开口称“大人查得清”这一“查”字,也暗射是你秘行察访,先见过了素贞,查清了实情,而“无有状子告不成”更暗示出,我已知道,是你代写的诉状。你能以百姓身份代写诉状,那么我难道就不能帮她告状?
    这就逼得毛朋不得不承认;“本院奉命出帝京,明察暗访到柳林,只为不平把状写。”既然你可以为了不平写状,宋士杰就理直气壮地提出:“我宋士杰打的也是抱不平。”
    毛朋还想用官腔压制他:“百姓告官当问斩!”既然你已挑明,宋士杰就针锋相对地抗辩:“你在那柳林写状,犯法你是头一名。”
    毛朋毕竟是讲理的清官,此时自知理亏,无话可说,只得下来为宋士杰松绑,并表示佩服:“你才是说不倒的老先生。”这一句出自毛朋之口的唱词,体现了剧作者对宋士杰的颂扬为塑造坚持正义、能言善辩的宋士杰,添了点晴的一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