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沧州行》之二:了不起的谢家坝

标签:
中国大运河沧州谢家坝糯米大坝 |
分类: 古县踏访 |
了不起的谢家坝
——《快乐沧州行》之二
河北沧州东光县连镇是一个普通的北方村镇,却因为一段特殊的运河堤坝吸引了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的关注目光。就在今年6月份,我国又有两项千年文化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一项就是中国大运河;而大运河的申遗是分点分段来进行的,首批申遗的“两点一段”就包括了河北沧州东光县连镇的谢家坝。据说选择河北段运河来申遗,是因为河北段运河遗址的线路清晰,体系完整,能代表我国北方大运河遗产的特色。而谢家坝又为何能从河北段运河中脱颖而出呢?一打听才知原来这谢家坝确有其过人之处,因为它是一条用糯米浆拌灰土,一层一层夯筑起来的堤坝,一百多年过去了,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眼看一看。于是我和老伴离开献县单桥,顺着国道、省道向东南方向开,一路打问来到连镇运河五街、六街的交界处。这里正是南运河东岸的拐弯处,也即大运河河北段遗产区的最北端。老远就看到一段月牙形的黄褐色堤坝横卧在运河东岸,一展无遗。这段堤坝长218米,厚3.6米,高5米,总面积达1175平方米。河床里的水不多,浅浅的,静静地流淌着。
然而,当年的运河水可不是这样平静的。据资料记载,运河河北段弯道较多,穿沧州而过时在连镇这个地方拐了一道弯,夏季洪水爆发的季节,汹涌的河水常常把堤坝冲毁,沿岸老百姓叫苦不迭。清朝末年,官府与当地一位姓谢的富绅出资从南方买来大量糯米,组织民工架起大锅熬煮糯米,用糯米浆与灰土搅拌,倒入筑坝用的夹板,用木夯夯实。据说糯米大坝筑成后,这一带再没有发生过溃堤。为了纪念谢乡绅的义举,连镇这一段大坝被命名为“谢家坝”。
这糯米大坝到底有多坚固?我们听到了这样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2012年,当地政府对谢家坝进行修缮加固,本着修旧如旧、不变功能、不改原状的原则,修缮工程采用原工艺,两万余斤糯米熬煮成浆,提取当地土质,掺入石灰混合修筑。同时,施工人员准备了数以千计的木楔,用防腐剂和特殊胶水浸泡。这些木楔是准备钉在坝体上的,以保证新旧坝体更好地黏合成一体。然而,就在工人用锤子往坝体上钉钉子打眼儿时,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铁锤竟然无法将尖钉敲进去!最后,工人们只好改用电钻打眼儿,才保证了楔木楔工序的完成。
我们下到坝底,看到了新旧两部分坝体上明显的色差,以及坝体上一层一层夯筑的痕迹——一条一条的横纹。我们用手摩挲着黄褐色的堤坝:这就是那被运河水冲刷了200多年仍固若金汤的糯米大坝吗?那条曾经泽被两岸百姓免受水患侵扰的了不起的谢家坝吗?谢家坝申遗的成功,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兴奋,更多的是启迪。
请浏览图片(图片文字说明参考网络资料):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项世界遗产。河北段大运河“两点一段”即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位列其中。这是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的远景图。
http://s9/mw690/001SHHUjzy6N1ijnDVC88&690
南运河沧州-衡水-德州段上设置了众多的弯道,以达到减缓纵比降,降低河水流速方便行船的目的。由于弯道能较好的阻碍水流,弯道处也成为防洪的重点。为了保护弯道河岸附近的村镇聚居区,弯道附近的河堤被不断加固加高,成为运河沿岸的附属防洪设施。其中连镇谢家坝和华家口夯土险工是南运河上仅存的两座夯土坝,是大运河河堤防洪设施的典型代表。
http://s3/mw690/001SHHUjzy6N1ilhDb492&690
谢家坝在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谢家坝再现了中国近代在漕运水利设施中夯筑的先进工艺。
http://s3/mw690/001SHHUjzy6N1imD0cOc2&690
http://s13/mw690/001SHHUjzy6N1inc3YE4c&690
http://s4/mw690/001SHHUjzy6N1inWrsv73&690
http://s6/mw690/001SHHUjzy6N1ioyNYp55&690
负责运河河道维护和周边环境治理的谢家坝养护中心
http://s13/mw690/001SHHUjzy6N1iq9IE43c&690
谢家坝整个坝体长218米,厚3.6米,高5米。
http://s9/mw690/001SHHUjzy6N1ivhS88b8&690
2012年对谢家坝坝体进行了整修加固工程。坝体用糯米浆拌灰土逐层夯筑,故称“糯米大坝”。夯土以下为毛石垫层,基础为原土打入柏木桩筑成。
http://s12/mw690/001SHHUjzy6N1ixB4836b&690
在坝体整修加固工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用电钻才能在坝体上凿出孔来(图片为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文保所拍摄)。
http://s3/mw690/001SHHUjzy6N1iziB9w02&690
近观糯米大坝,可以看见逐层夯筑的痕迹——坝体上一条一条的横纹
http://s16/mw690/001SHHUjzy6N1iAXLIP7f&690
谢家坝筑成后,此处再没有出现过决堤状况,并留存至今。在运河水势震天的年代,谢家坝对防御洪水起到了重要作用,保护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http://s14/mw690/001SHHUjzy6N1iDvNoxad&690
运河落日美景
http://s1/mw690/001SHHUjzy6N1iFcPFC90&690
大运河从沧州市里穿过
http://s11/mw690/001SHHUjzy6N1iGnxBU1a&690
http://s10/mw690/001SHHUjzy6N1iH2VrXc9&690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