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戏:越调《双灵牌》(改编后叫《春风扇》)

(2014-04-07 08:19:03)
标签:

越调

双灵牌

春风扇

唱词

申凤梅

分类: 说戏及其系列

(一)从清朝《梨园集成》说起
     越调有一出很有名的传统戏叫《红书剑》,它是根据清光绪四年(1878年),成书于1880年的皮黄戏曲集《梨园集成》中的一部改编的。这部书中包括了从殷代《摘星楼》、周代《百子图》起,沿着列国、三国时代,历经唐宋,迄于明朝,按编年体例,共收录大小剧目47种。在明代剧目中有《红书剑》《捡柴》 《观灯》 《双合印》 《走雪》等。

 

     一百余年来,《梨园集成》一些剧目仍广为流传,见诸于当今京剧、汉剧、梆子诸剧种的舞台。比如说,《长坂坡》《鲁肃求计》《借东风》《鱼藏剑》《四郎探母》《闯幽州》《珠帘寨》《烧绵山》,以及本文介绍的《红书剑》等,皆以《梨园集成》所载剧本为蓝本改编。

     本书编者李世忠是河南固始人,久居并客死在安徽安庆。他原来生长于农村,离乡吃粮当兵,后来成为小军阀的一介武夫,却附庸风雅,酷爱戏剧。在他革职安庆期间,开办一个戏曲科班,当了梨园老板,广征名角,演起皮黄来了,期间结识了杨月楼等戏曲名家。

     李世忠在《梨园集成》自序中说:“昧阳春白雪之音,晓下里巴人之调,拟周郎之顾曲,愧少会心;学贺监之知音,有乘大雅。迩来频约善才,删除赝本”等语,说明《梨园集成》成书并非出于李一人之手,而是利用科班教学之便,由戏曲演员口述核对,请教师和当地文人捉刀修改提高的。具体讲,书中收集的这些剧目,就是他的戏班经常上演的剧本,经过加工整理付印的。

(二)越调《双灵牌》剧情晋剧

     《红书剑》,河南越调传统剧目。又名《二进士》、《抱灵牌》、《双灵牌》。写明代高珍与梅仲乃同窗好友,其师各赠红书与宝剑。两人同榜进士,同至西阳为官。高仆杜志因慢待梅仲被革。杜伪造情书,诬珍妻月娘与梅私通。珍逼月娘自尽。月娘男装出逃,遇千岁张鹏霄,被收为“义子”。杜志盗走梅仲红书、宝剑,冒其家人海世荣之名,在昌隆铺杀死人命,留下宝剑而逃。高因剑将梅仲下监。海世荣以子海聪代梅坐牢。梅仲改名梅聪,进京应试与月娘同榜高中。高珍盘粮遇杜志卖红书,究之,方知真情,便囚杜志,祭梅仲、月娘。高奉调进京,梅仲拦道,两人相认,同访状元(月娘),夫妻团圆。此剧乃红生、小生、青衣、丑并重之“大家戏”。“抱灵牌”一场是红生重头戏。 河南省戏曲工作室存有李金山张建堂口述抄本。豫剧有此剧目。

     以上是原来越调传统戏《红书剑》剧情简介,后来改编过程中,剧名改为《春风扇》,剧情也有所调整,由河南省越调剧团演出的《春风扇》 剧情简介是这样写的:  高珍和梅仲同窗读书、同榜及第、情同手足。正值高与爱妻徐氏月娘三年完婚的前夕,梅过府相贺,适逢高外出,梅匆匆离去时遗失春风折扇和青虹宝剑。高回见自己的披风并一纸淫词,疑梅徐有私,遂休妻恨友,在审理杀人案中又认定梅为凶手。三年后,梅仲、月娘在宰相府重现,迷雾顿开,阴云散尽。高痛心疾首、怀抱双灵、追惜爱妻月娘和挚友梅仲。你可以对照剧情相差无几。

     越调这出戏最早可查找出的文字资料是:1955年河南襄城县越调二团,演出剧目里就有《红书剑》这出戏。其他外省剧种(如晋剧等)也唱这出戏,下次再说。

 

     越调《双灵牌》视频有两个不同年代的版本,或者确切地说,是一个版本的两次演出。因为都是河南省越调剧团演出,较早的演出版本,剧本改编是王中民;艺术顾问是申凤梅;导演是任志玲;

     主演与饰演角色分别为:高珍——马兰;梅仲——李娟;  徐月娘——杨亚萍;杜智——张国庆; 张纪政——穆百成。

     另一个是2005年演出版本,经过改编,剧名定为《春风扇》。剧本改编和导演还是王中民和任志玲;

     主演与饰演角色换了几位演员外,其他还是原来演员,分别是高珍——马兰;梅仲——申小梅;  徐月娘——魏凤琴;杜智——张国庆; 张纪政——穆百成。

     越调《双灵牌》(后改名我《春风扇》)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大起大落,弯弯里套弯弯,有点让人捉摸不透,有点看“侦探电影”的味道。 高珍与梅仲乃同窗好友,又是同榜进士,同时为官。但高珍的“秘书”使了坏,弄得高珍不但“休了”妻子徐月娘,还牵涉到一桩命案, 梅仲也因那把宝剑被收监。而高珍却因审理此案名声大震,被称为“高青天”。 
     后半出戏剧情突然逆转,此剧因春风扇引起,后来又因那把扇子而一环一环的解开冤案,最后高珍发现三年前的案子搞错了,就祭起他的贤弟梅仲及妻子徐月娘了(他并不知道他们没死),这是这出戏叫《双灵牌》的原因。改剧名为《春风扇》,是因为剧情随几次出现的那把扇子而展开。
     这出戏演绎了人世间的是非曲直,悲欢离合,有亲情,有恩怨,有褒扬,有鞭挞,给人许多思考,是一出好戏。突然想到,越调《明镜记》能够盛传,是因为有申凤梅主演。这出戏虽然申凤梅是艺术顾问,且留下一段唱腔,但也没有流行开来。这,可能就是“明星效应”使然。


(三)越调《双灵牌》主要唱段(附唱词)赏析

     上面对剧情讲的很多。下面我选出四个唱段,并且根据字幕整理出匹配的唱词,一则可以更深一步理解这出戏,二则这出戏的唱词比较漂亮、文雅,很见功力,读唱词也是一种享受。


1、越调选段《双灵牌--哭妻》马兰演唱

【匹配唱词】高珍唱:

     眼望着/双灵牌/泪如雨降,

     心潮翻滚/天旋地荡/悔恨满腔。

     我的/梅贤弟,我的/徐月娘,

     往事如梦/我痛断肝肠。

     我的/梅贤弟,难忘咱/少年携手/把学上。

     难忘咱/十年并肩/度寒窗,难忘咱/雅歌投壶/对月朗。

     难忘咱/谈诗煮茗/到天光,难忘咱/京畿赶考/赴科场。

     同翻山/同过河/同披风霜,那一日啊,

     那一日/贪路程,小店/未赶上,

     半张饼/你一口/我一口,你一口/我一口/充饥肠。

     同上任/来新安/甚得名望,贤弟呀!

     谁不夸/咱弟兄/是栋梁一双。

     贤妻呀!青梅竹马/实难忘,恍如昨日/时不长。

     四岁同把/星星数,六岁拿笔/画月亮,

     咱八岁同把/风筝放,十岁罗雀/趁雪狂。

     年岁日长/萌爱意,不见面/想见面,

     见了面,就觉/耳熟心跳/口难张。

     花前月下/曾盟誓,咱虽不同生/愿同亡。

     自从贤妻/把门过,咱知冷知热/情深意长。

     难忘咱/软语温存/芙蓉帐,难忘咱/梧桐小院/话秋凉。

     难忘你/夜夜陪我/把书读,冬生火/夏打扇/金炉添香。

     我读书/读到三更晚,我的贤妻你,你亲手/为我端茶送汤。

     忆往昔/不由我/悲声大放,一滴血/一滴泪/悔恨满腔。

     月娘呀,

     在东庭/我若听你/一句话,你怎能/蒙冤含垢/扑秋江?

     我的贤弟呀,

     公堂上/我若信你/一个字,你怎能/黑牢铁窗/一命亡?

     万斤生铁/铸大错,高珍我/心亏如天塌一方。

     天塌一方/女娲补,心亏一斤/怎补偿?

     千错万错/我错错错,我悔恨莫及/愧难当。

     爱妻/挚友/俱冤死,众乡亲/怎知我高珍/为官甚荒唐。

     我的/梅贤弟、徐月嫂,

     头戴麻冠/身穿孝衣,向恁请罪/跪灵堂。

     今日才把/冤魂祭,我辞官/交印/老死山乡。


2、【高清戏曲】越调《双灵牌》选段 魏风琴等-

【匹配唱词】徐月娘唱:

     听寒蝉/鸣衰柳/树黄草瘦,千般苦/万重怨/怎说从头。

     咱夫妻/原本是/恩深意厚,哪料你/偏听偏信/寸笔如刀/把俺休。

     二爹娘/就住在/大江之右,儿的娘啊,带着在/不贞名/无颜奔投。

     荒野古道/残堤旧,西风落叶/满江秋。

     一江秋水/碧如透。也罢!不,不!我岂能/不明不白/赴冥幽!

     为洗一身/污与垢,且将形骸/人间留。

     忍着羞/忍着丑,忍着恨来/忍着仇。

     盼着云散/天日露,盼着是非/说从头。

     一朝还我/清白后,纵死黄泉/心也休。

     连天秋雨/来到陡,…………


3、越调《双灵牌》梅仲唱段--无辜蒙冤恨满腔-申小梅

【匹配唱词】梅仲唱:

     无辜蒙冤/恨满腔,牢房内/走出我/七尺轩昂。

     恨歹人/巧栽赃/毒蛇一样,怨高珍/信谗言/不辨友良。

     受愚弄/做蠢事/可悲可叹,亲为仇/友为敌/祸及萧墙。

     失剑扇/改淫词/同时同地,谁能够/此方便/夜入庭堂。

     纵然有人/能翻云来覆雨,你高青天,天不青/乌云茫茫。

     想昔日/多少忠臣/遭厄运,史书万卷/数篇章。

     古往今来/皆一样,我何必/牢骚枉断肠。

     静候明朝/头离项,留存正义/横秋霜。


4、视频:申凤梅《双灵牌》跪大堂相关视频

【匹配唱词】丁妈唱:

     我的大老爷,你稳坐/大堂,听民妇/与恁/诉诉冤呐!

     民妇俺/跪大堂/悲声大放,高老爷/请听我/诉诉冤枉。

     我家住/离城十里/洛川集上,母女俩/开小店/苦度时光。

     昨夜晚/三更后/大祸从天降,有一人/潜入了/我女的住房。

     我的女/与歹人/拼力挣抗,惊醒了/民妇我/住在隔墙。

     急慌忙/把儿的/房门来进,见女儿/胸膛被刺/一命身亡。

     可怜她/鲜血淋淋/尸体躺,我高声/呼喊,

     众街坊/一个个/手中拿棍棒,灯笼火把/捉强梁。

     那贼子/慌忙/柳林遁,丢下了/杀人宝剑/洛川旁,

     四处搜查/人不见,可怜儿/无缘无故/把命丧。

     撇下俺/孤苦伶仃/无依靠,我的高大人,你悬明镜/细察访,

     捉拿贼人/报冤枉,民妇/我感谢/大人恩无疆!


(四)越调《双灵牌》(即《春风扇》)全剧视频


1、越调《双灵牌》(原版本)

2、越调《春风扇》上


越调《春风扇》 下
                                                                           (2014年4月6日唐小宝初稿于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