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派《西厢记》欣赏(2):“离人怕听一声去”唱段欣赏(附唱词)


标签:
豫剧阎立品西厢记唱词说戏 |
分类: 赏戏 |
一提起王实甫的《西厢记》,马上就会想到那段“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经典唱词。这段唱词是在最后一场《长亭送别》出现的,为我们描绘了一派美丽且带有几分萧杀的秋天景色,把我们带入无限地遐想的秋思之中。崔莺莺对张珙缠绵依恋,两人刚刚订下白首之约,就要劳燕分飞,莺莺自然是难舍难分,在送别一场中,她满心装的都是离愁别恨之情,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
豫剧阎立品大师的“离人怕听一声去”唱段,远不及原著中文皱皱的让现代一般人看不太懂的唱词,也不及越剧、京剧中那样唯美,单从一向被认为品位不高的豫剧来说,却见少有的雅致。
阎立品的《西厢记》是她毕生耗费了大量心血,反复几稿创作的最接近王实甫原著的《西厢记》。早在她22岁在安徽界首演出过豫剧《红娘》(在界首请京剧男旦郝效莲教授身段、化妆,并按照京剧荀派剧目《红娘》给阎立品排演了豫剧版的《红娘》),在此基础上,35岁在洛阳豫剧团移植越剧《碧玉簪》和《盘夫索夫》期间,又加工整理了豫剧《西厢记》。62岁退休后又重排了《西厢记》,在郑州连续演出了7天,常香玉等名家到现场观看,受到专家及戏迷的一致好评,这出戏也成为她的告别演出,并写下了《演<西厢>,谈<西厢>》的文章。
阎立品自幼学戏,没有上过几天学,但依靠她的勤奋与努力,成为豫剧六大名旦中,就文化程度来说比较高一些,与陈素真难分仲伯。教过阎立品的老师很多,她有一字之师,有文化老师,有武功老师,还有音乐老师,曾受过众多知识界人士的指教与熏陶。她的《秦雪梅》就是在老本子的基础上一字一句编写出来的,唱腔也是她一点一滴“扣”出来的,《西厢记》也是如此,她参照不少《西厢记》的版本,由她编写,弟弟阎立仁执笔,1983年的豫剧剧本《西厢记十二场豫剧》终于问世。
豫剧剧本《西厢记》,作者:阎立品,阎立仁执笔
页数:118
电子书链接:http://book.chaoxing.com/ebook/read_10790703.html
http://cover1.chaoxing.com/cover/cover2.dll?iid=626160686a61606861649d983630323237343431
《西厢记》是阎流派大师的得意作品之一。一直到晚年病中,阎立品曾和弟弟阎立仁多次探讨对这出戏的修改意见,想更多地增加这部古典剧中喜剧的成分,还想在身体康复后继续演出。可惜,她没有能够实现这个愿望。
下面请欣赏阎大师与弟子张美贞演唱的音频,我分了两种类型:单独唱段和两人合唱的片段。因为都是同一场的,我把唱词放在两者中间,以便在听唱腔时,稍推动鼠标就能看到唱词。
(一)师徒二人分别演唱的“离人怕听一声去”音频
豫剧《西厢记》第十二场
(为欣赏方便,用红色标注的是上面两个音频的唱词,而阎立品与张美贞合作的“长亭送别”片段,还有加上张珙演唱的绿色唱词。最后面阎立品与邵州合作的《西厢记》之“长亭送别”片段,前面的对白没有给出戏词。同时注意阎大师的《西厢记》版本也在不停改动,个别之处在不同音频中也有不同。)
崔莺莺:
【慢二八板】离人怕听一声去,离别情的相思味更加难息。
君不见满川红叶如血洗,尽是离人眼中滴。
却不料合欢还未饮离愁相继,只为了小小前程蝇头微利,
就让人生生离别鸳鸯分栖,若能够长相守枝生连理,强似那状元及第夫贵荣妻。
张珙:【二八板】
君瑞此去非得以,怨夫人明叫相聚暗逼咱分离。
虽然是夫妻被迫各东西,一定要争做鸳鸯效比翼。
望请珍重保玉体,免得我远行分心机。
崔莺莺:【二八板】
此一去鞍马秋风君自调理,
路途遥自量力你要惜身体。
饮食热冷自留意,
天寒风凉多添衣。
荒村雨露宜眠早,
野店风霜应起迟。
关山万里信要常寄,
你休要一去无消息。
金榜上中与不中你莫在意,
你休要金榜不中无归期。
得官不得官你要早还故里,
莫令我望穿秋水常在西楼倚。
千言万语说不尽离情别绪,
天样纸也写不完咱这悲恨的别离曲。
咱离恨多大车小车也载不起,
怎化作白云片片向空飞。
知你今夜宿哪里,
梦中也好去寻你。
有句话儿君须记:
莫招惹那异乡花草免生是非。
此一番应试若及第,切莫要——
切莫要停妻你再你再娶妻啊。
张珙:【二八板】
你的金玉良言我谨记,
劝贤妻莫为此多劳心机。
君瑞岂是负心子,
再无谁似贤妻令我恋惜。
此一去定要展我的志气,
不让贤妻叹无期。
得了官迎接你到任上去,
不得官也回来伴娇妻。
崔莺莺:【飞板】
夫妻泪落如秋雨,
山也哭来地也泣。
泪入黄河河水涨,
恨压华山山峰低。
眼泪可随黄水去,
离恨怎伴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