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小知识】第二百三十六期:改变世界的五十种飞机(十四)

标签:
飞机教育喷气式杂谈战斗机 |
分类: 航空小知识 |


米格-15采用机头进气模式。机身上方为水泡形座舱盖,内置弹射座椅。气流在机头由进气道内的隔板分为左右两股。机翼位于机身中部靠前,后掠角35度,带4枚翼刀,翼下可挂两只副油箱或炸弹。因此,米格-15是苏联第一种实用的后掠翼飞机,已初具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雏形。机翼穿透机身,与进气道内的隔板总计将气流分为4股。在机翼前缘放有一定量的铅,以降低机翼对扭曲刚性的需求。飞机不装备雷达,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彗星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民航飞机。由英国著名的飞机制造厂商德·哈维兰公司设计生产。该机于1946年开始设计,1949年完成首飞。该机长34米,翼展35米,高8.7米装备4台罗尔斯-罗伊斯公司AVON

彗星飞机采用后掠式机翼,安装4台喷气式发动机,安装在机翼中靠近机身的位置,这种布局来自活塞式发动机的布局经验,可以保持机翼、机身、尾翼的空气动力部件的简洁。机身用铝制蒙皮制造,采用密封式机舱,在万米的高空飞行时平稳性和舒适性也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彗星飞机的好景不长,早期的设计上存在缺陷。1953年至1954年期间,“彗星”1型客机接连发生了3次坠毁事故,导致彗星飞机机停飞。后来调查研究显示,由于“彗星”使用了增压客舱,对客舱加压的结构设计经验不足,长时间飞行以及频繁起降使机体反复承受增压和减压而引发金属疲劳是发生“彗星”1型客机解体坠毁事故的原因。这是民航历史上首次发生因金属疲劳导致的空难事件。随后彗星飞机经过多次改进,但也没有改变的命运,不久之后就败给了波音707飞机。
东航机务茶社温馨提示:
航空小知识板块近期将推出改变世界的五十种飞机系列介绍,敬请留意!
下期专题预告:改变世界的五十种飞机(十五)
您也曾有过翱翔蓝天的梦想,您也喜欢看飞机?您也有关于飞机或飞行的问题想知道答案?请您“【航空小知识】+问题”编辑好邮件发到邮箱:cea_young@sina.cn或新浪航空频道邮箱skynews@vip.sina.com我们将尽力给予您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