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粽子涨价调查:生产厂只赚几分 超市为何能拿1元?

(2011-06-05 10:49:50)
标签:

杂谈

    端午将至,一些细心的居民发现今年部分厂家的粽子价格悄然上涨,每只上涨0.5元左右。记者调查后发现,一只肉粽,厂家只能赚到几分钱,而超市却通过“进场费”等多种费用“旱涝保收”,拿走了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售价三分之一归超市

  上海沈大成食品有限公司厂长潘宝珠介绍,在原材料、用工、物流等成本的压力下,粽子已经是公司所有产品中利润最薄的,按“分”为单位计算利润;而且为了市场份额,今年还没有涨价。

  潘宝珠介绍,按照规定,每个180克的肉粽中肉的含量为30克。今年肉价、粽叶、豆沙、糯米等原材料涨幅较大,“如果工人手准差一些,肉包到了35克以上,我们这个粽子就不赚钱了。”

  与企业成本难以压缩、利润空间缩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超市作为快消品的主要零售渠道之一,却通过各种费用“旱涝保收”。

  潘宝珠表示,自己的粽子进大部分超市扣率在30%-35%之间,有些大型超市要到40%。也就是说一个粽子售价3.5元,超市要拿走1元以上。

  采访中生产企业表示,与超市的协议里虽然明确未销售出去的产品由超市承担,“但是超市遇到损耗或者卖不出去的时候,还得我们兜底,如果我们不帮他们处理这些产品,他们就不和我们结账”。

  家乐福的一位供货商告诉记者,按照惯例,家用百货类产品要在家乐福上架,上海一家门店入场费就在6000元-7000元,然后每个单品每家店一 年要6000元左右的条码费,这些还只是台面上的。像粽子这样的季节性食品,热销高峰也就15天左右,但一个花车的费用就要5万元-6万元。

  进场费合理还需合情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日前称,进场费问题是中国零售行业、百货行业持续存在的一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合理性,是市场化进程中的现象。但收费不合理会影响到市场价格等,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起草零供关系相关合同规范。

  生产企业对记者表示,进场费高,导致了很多产品漂洋过海之后价格反而低于国内的奇怪现象。专家表示,国外也有进场费,但国内的一些零售商收取的 进场费偏高,收进场费合理也要合情,不能一味让供应商承担。进场费过高不利于我国零售企业从“保利型”向“价值型”转变、做大做强,反而容易养成零售企业 的“惰性”。超市赚1元,厂家只赚几分钱的粽子提醒人们,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是大势所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